羽生结弦的花滑,为什么四面八方看都是美

随着花滑冰演节目的增多,观众们越来越多地有了欣赏多种形式、不同表演风格的冰演。不过,很多冰迷在现场看大部分其它选手的冰演时都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要挑一挑座位。

因为看多了花样滑冰的比赛和表演就会发现,绝大多数选手们受制于花滑这个项目的自身特点和比赛经验,他们更多的会把自己表演中最精彩的部分、最正面的镜头,留给花滑冰场的长边裁判侧。

这当然不是这些选手们的问题,花样滑冰本身就有因为向后滑的时间多,所以大部分时候会让观众们“看后背”的表演属性,加之很多选手从训练到编舞到表演都有严格遵照编舞安排,而编舞为了“最大程度得分”,会“最大程度把最好看的地方留给裁判视野”的习惯。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看惯了其他人的冰演节目,再看羽生结弦的,就会觉得特别惊喜——看他的表演,不需要挑票的位置。因为不论坐在哪里,无论是长边还是短边,无论是冰面P席还是山顶视角,都各有各的美。

羽生结弦的花滑的美,是来自四面八方、没有死角的。

就用刚刚结束的SOI冰演中这曲美出新高度的《One Summers’Day》举例,得益于电视台的多角度拍摄,我们可以模拟坐在不同位置的观众的欣赏视角。比如这个非常惊艳、更超级考验选手核心力量的榻式起身。

静态看,是这样的。

在长边一侧的视角,是这样的,当然这个摄影机视角比较特写,我们就模拟这是邴绵席第一排的位置视效吧!

但你如果坐在对面,且位置比较高呢?你就会看到这样的效果~

同一个动作,不同的位置,细微之处,同样是美,但美得各有风姿。

再看这个和小白龙考斯滕适配度超高的Besti squat。这个绝美的蹲坐大一字本身就被羽生结弦安排在短边的路线上,正面看翩若惊鸿~

背面看婉若游龙~

至于在说到这个几乎横贯了大半个冰场的燕式,仔细看,姿态本身飘然若仙,手部更是设计了诸多细节动作。

摄像机充当我们的望远镜,甚至脸上的神态都是可以写进表演教科书的投入与美。

这样的效果,当然来自羽生结弦的精心设计。事实上,不仅冰演,从现役比赛时,羽生结弦的节目追求的就是多角度、全方位的美。“要在节目中填充一颗颗珍宝,等待观众的发掘”,这是他和编舞师达成的共识,当然更多的来自他自己的要求。

节目细节多、展现全面,他在意的从来都不止是“裁判能看到什么”,更多的还是“我能带给观众们什么、我能带给花样滑冰什么”。

也正是带着这样的想法,羽生结弦的节目才能做到甚至连影子都是好看的。

而要做到这一点,不仅来自于他对节目的每个细节的精细打磨,更有他对观众的高度关注。过往的节目花絮中,我们都会看到羽生结弦不论在比赛现场还是在表演现场,都会提前到场,走到观众席、甚至是观众席的最高处,去模拟观众视线的镜头。

这一次参加SOI更是如此。后台花絮显示,当天一抵达场馆,羽生结弦做的第一件事儿就是走上看台,测试看台的音响回响。

他也特别关注到舞台四周有LED屏设计,所以在体会观众视野时也会特别注意。

而即便是开场只有1分钟的表演,他也会在后台非常仔细地自己对着iPad训练并反复回看,确认细节。

专注、热情、细节控。更重要的是,他站在观众的视角上,去设计、去体会,也正因此才塑造了这样四面八方都美、无处不美的节目。

所以你说,看这样的演出,还有必要挑位置么?当然没有。但是严格说的话,羽生结弦的花滑这四面八方的美也带给观众新的挑战,那就是哪怕是同样的节目,也想要多看几场——想要在不同的座位感受不同的美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0

标签:都会   花样滑冰   观众席   裁判   视角   选手   观众   细节   位置   节目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