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舟山争光”的信念给予他们拼搏的勇气-省十一届残运会中我市几位获奖选手的故事

来源:【舟山日报-舟山网】

前不久,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后续比赛在杭州落幕,舟山市代表团在羽毛球、游泳、田径等项目中获1金7银16铜。此外,在去年的省残运会提前项目比赛中,我市已获2金1银4铜。整体来说,在本届省残运会上,我市成绩亮眼。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那些残疾人运动员的辛苦付出。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这些获奖选手背后的故事。

我想成为一名职业游泳运动员

电话联系到游泳运动员乐雨琳,是4月7日中午1点多,她正在杭州赶往舟山的高速路上。那天上午,她像往常一样进行了三个小时的游泳常规训练。急匆匆吃了午饭后,她就被爸爸接到车上一路回家,为了参加第二天统一组织的中考英语听力测试。

就在此次省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不满16岁的乐雨琳获得游泳女子(S5)100米自由泳亚军及女子(S5)100米蛙泳季军。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她自己非常开心,身边的亲人朋友也给了她满满的祝福。这两块颇有分量的奖牌是对她多年不懈努力的最大认可。

乐雨琳如今是普陀东港中学初三年级学生。六个月大时,她因为高烧导致神经受损而双腿残疾。虽然能站能走,但双膝的弯曲既阻挡她追上同学的脚步,也限制她实现众多少女梦想。有时命运就是这样,虽有不公却无法改变,只能径直前进。

去年7月,浙江省残疾人游泳队来舟山选拔运动员,乐雨琳成为候选人。基于身体条件的优越及良好的水性,她被教练选中成为那次唯一进入省队的人选。“我以前从没游过泳,居然能被选中我也觉得意外。”乐雨琳说,她觉得进入省队是生命给予她的一次馈赠,她愿意为此全力以赴。

能进省队当然幸运,但试训后的乐雨琳也遇到了从未想到的困难。由于双腿残疾在水中完全不能使力,她在游泳时想要提速就只能依靠双臂。每次训练完,她的两条胳膊都会麻木甚至抽筋。“第一次下水时我虽不会游泳但能很好地浮在水上,那时我自己都觉得好有天赋。可后来才知道,想要赢可不是只有浮起来那么简单。”

面对困难,乐雨琳没有逃避。她就一个想法,既然来了就一定得做出点成绩,为自己、为亲人、为家乡争得荣耀。

游泳队里,很多前辈的往事也激励着年轻的乐雨琳,他们毫不在意身体的残缺,意志坚定,在泳池中奋力向前。与这样一群人朝夕相处,她自然不能退缩。慢慢地,她的成绩越来越好,去年10月被正式录入省队。

省队的集训压力很大,每天6小时浸泡在水中,乐雨琳的双手布满了裂口和水泡,看上一眼就让人心疼,但她却笑着说:“还好吧,只要每天去医务室涂药就行。”不仅如此,每天高强度的训练还让她疲惫不堪。双臂练到脱力,一手端着饭碗都在发抖,另一手却连筷子都拿不稳。

功夫不负有心人。日复一日的训练让乐雨琳的游泳技能进一步提高,体能状态也越来越好。在这次的省残运会上,乐雨琳在相应级别的100米自由泳中游出了1分54秒的好成绩。对比半年前刚进入省队时,这个时长她只能游出60米左右。

“我比第一名还是差了15秒。”乐雨琳有点遗憾地说,但很快她又变得兴致勃勃,“等这次考完试回去,我会跟着教练继续刻苦练习,我想在两年后的全国残运会上取得更好成绩。”

平时的训练让乐雨琳的生活三点一线,每天的轨迹就在宿舍、食堂和游泳馆之间。虽然训练项目繁重,她也没有忘记自己的学业。每天晚上,她都准时在宿舍上网课,作为初三学生,各科成绩都没有落下。

乐雨琳的人生,在游泳训练中找到了意义,也获得了自信。她说,未来她会继续强化肢体力量,提高平衡能力,成为一名职业运动员。“其实在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不仅是对自己付出的验证,也是对家乡的回报,这是最让人开心的事情。”她说。

比获得冠军更自豪的是为舟山争光

能为舟山争光应该是每个舟山人都有的朴素想法,像乐雨琳这样的职业运动员会有,像李冬梅和周杰这样的业余选手也会有。在此次浙江省第十一届残运会上,他俩合作拿下了羽毛球(下肢)混合双打冠军。虽然不是专业运动员,但他俩都为能赢得冠军、能代表舟山获得荣誉而感到自豪。

记者见到李冬梅时,她正在自家位于马岙的农场忙活。说到参加省残运会并获得冠军,李冬梅直言是运气好。然而事实上,从她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积极态度来看,并非如此。因为愿意付出的人,才会被好运气眷顾。

李冬梅原籍安徽,20年前嫁到舟山。那时,她跟丈夫都有着创业梦想,共同开启了农场经营。六七年前,她在一次劳作时发生意外,导致右腿膝盖半月板撕裂,从此落下残疾。

说到打羽毛球,李冬梅说,这是自己从小的爱好,曾经获得过市级冠军。李冬梅说,就在参加比赛的前几天,她的右腿旧伤复发,家人本不放心让她去,可她自己坚持带伤出战。

“坐在去比赛的大巴车上,她的右腿都不能弯曲,就那么直挺挺地从舟山坐到了杭州。”李冬梅的丈夫,说起来颇感心疼。“我也没想到她能拿冠军。她比赛的时候,我着实捏了把汗,好在她的腿没有再添新伤。”

“这次能拿冠军,我最应该感谢搭档周杰。”李冬梅说,周杰是一位技术过硬的好选手,虽然两人以前没有合作过,但是搭配起来还蛮有默契的。“双打比赛最重要的是信任,我们俩做到了,所以有了好的结果。”

周杰是舟山人,性格开朗、大方热情,如今在一家建筑企业上班。上大学时,他就钟爱羽毛球,经常在学校体育馆和朋友们打球。记者了解到,他的残疾是因为小时候意外从楼梯上跌落,伤了大脑皮层,连累到左腿神经。但是,多年来周杰对体育运动尤其热爱。长跑、篮球、羽毛球、自行车……都是他喜爱的项目。他的第一辆山地自行车是数年前买的,当时花了四五千元,现在一有空还会骑着它在舟山的山海间环绕,享受自由的感觉。

周杰说,热衷体育运动让他的生活充满乐趣。虽然在锻炼身体协调度的时候,也会意外受伤,但他并不畏惧:“有时运动强度太大,左腿就会不适,而且容易崴脚。但是没办法啊,我就是喜欢运动。”

谈起这次代表舟山获得冠军,周杰像个孩子一样纯粹地开心。“我觉得,认真地生活、做事就会有好的结果。”他说,希望4年后的省残运会自己还有机会参加,并再次取得好成绩。“那天上台领奖,当主持人宣布我们舟山队获得冠军时,我真的太自豪了。”

李冬梅和周杰是临时组队参加比赛的,但就是这样两位普普通通的残疾人,却靠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倾力配合,为舟山赢得了荣誉。普通人的身上,也会有闪光点,就像李冬梅和周杰,他们身残志坚,努力生活,这种精神值得学习。

结束采访时,李冬梅要给来农场品尝农家菜的客人们做大餐去了。一位回头客告诉记者,李冬梅的手艺很棒,他们都是慕名而来……

既要做好本职工作

还要抽时间练习项目

此次,舟山有多位业余选手参加了省残运会。其中大部分如同李冬梅和周杰一样,既要兼顾工作生活,又要在赛前抽时间练习,为了取得成绩而不懈努力。

王舟君和林君也是一对搭档,他们在这次省残运会上获得草地掷球男子(B8)双打冠军。王舟君在市残联工作,林君是定海盐仓街道的工作人员,他俩都是轻度肢体残疾。去年6月底参加草地掷球比赛前,他们在工作之余配合练习了一个多月,培养了默契,增进了技能。

说起草地掷球,很多人或许觉得它很神秘。其实这是杭州亚残运会22个正式比赛项目之一。简单来说,草地掷球就是运动员手握掷球,按照一定的规则在球场线道上进行角逐。比赛时,由一方运动员在赛道上投掷白色目标球,通过推滚掷球靠近目标球,并围绕目标球在线道上互相进行攻防对抗。最终,以测量掷球与目标球距离确定得分,多者获胜。

草地掷球的比赛用球是一个扁圆且重量不对称的“偏心”球体,在靠近目标球的过程中,能走弧线,绕开障碍到达目的地。“其实草地掷球有点像冰壶,只不过一个在冰面上,一个在草地上。”王舟君告诉记者。

说起这次在省残运会上夺冠,王舟君坦言:“全靠赛前那段时间的配合练习。”去年五六月间,王舟君和林君确定组队参加草地掷球比赛,之前他俩对这一项目也只是知道而已。那段时间,他们每天上班前和下班后都去位于新城的一块场地练习。“我们那时早上6点半就赶到球场练习,一个半小时后再赶回单位上班。傍晚一下班后再赶去,练上两小时左右。”林君说,要兼顾工作和练习确实有些辛苦,但最后赢得了比赛,为舟山争了光,他觉得值得。

“这次省残运会比赛中,有来自全省的11支代表队,选手多为肢体或视力残障的运动员。”王舟君说,他们虽然不是专业选手,但是依靠赛前的强化练习提高了专项耐力和专注力,最终赢得了比赛,真的很开心。

付出总有收获。这次省残运会上,还有很多选手为舟山争得了荣誉:张伟龙获得了象棋(肢体)冠军;张燕获得了羽毛球(听力)女子单打亚军;陈磊获得了飞镖男子(听力)亚军。如果说,健全的运动员比拼的是人类最健壮的体魄,那这些残疾人运动员比拼的就是最坚韧的灵魂。

照片由市残联提供

本文来自【舟山日报-舟山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舟山   选手   残疾人   羽毛球   残疾   我市   草地   运动员   信念   勇气   游泳   成绩   冠军   故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