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岁女画家,不顾父母反对嫁给82岁老外,为爱流落异国守寡53年

为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阅读前请辛苦点下“关注”。我将每日更新优质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如果你坚持和他在一起,我们就断绝父女关系!

1952年,一个28岁的富家小姐,决定要与已经82岁的法国医生结婚。小姐的父亲得知此事后勃然大怒,坚决反对这门婚事。

然而,她并没有妥协,反而毅然决然跟随82岁的丈夫去了法国。

却没想到,在法国的生活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她在那足足过了53年的守寡生活。

一个年轻貌美的年轻中国姑娘,为何认定了年龄足以做她爷爷的外国男人做丈夫?

又是什么,让她在异国他乡守寡50多年?

不被祝福的婚姻

1952年,北京市一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正在照常处理工作。这时,一年轻女孩挽着一位头发花白的外国老爷爷走了进来。

“我们来办理结婚登记。”

工作人员提醒她:“领证需要双方都在场的。

女孩娇羞地看了一眼身边的外国人,而后将证件递给工作人员:“就是我们两个人。

工作人员惊呆了,连忙接过证件一看,女孩子名叫吴似丹,现年28岁。而男方让·奥古斯丁·贝熙业,已经82岁了!

工作人员是第一次办理年龄差距这样大的结婚登记业务,不免再三向吴似丹确认:“女士,您确定要和这位……男士结婚吗?

吴似丹微微一笑,目光坚定:“我确定!

领证后,吴似丹第一时间带着贝熙业回家,向父母分享这个好消息。吴似丹预料到了父母会对这桩婚事不满意,提前准备了很多说辞准备说服父母。

可无论她怎么说,父母铁了心要他们立即撤销婚姻登记。

吴父还说:“你们一天不离婚,你就一天不要叫我爸!

吴似丹红着眼眶,却始终不肯放开贝熙业的手:“我这辈子就认定他了!

吴父气得直摔杯子:“你为什么偏偏就看上了他?

柳暗花明的转机

吴似丹出生于富贵人家,父亲吴明远是一家大银行的经理,大伯则是在总统府任职秘书长的吴鼎昌。

吴似丹作为家中最小的女儿,从小都被家人捧在手心上,可谓是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然而,光鲜亮丽的外在下,也有不为人所知的痛楚。

吴似丹自出生起就患有肺疾,每日咳嗽不止,严重的时候还会咳出血来。

为了给她治病,家里人遍访名医,可医生们除了建议吴似丹静养之外别无良策。

就在吴家人心灰意冷之时,吴鼎昌为他们介绍了来自法国的医生,贝熙业。

贝熙业于民国初年来华,在法国驻中国大使馆当医官,1920年中法大学成立,他还被聘用为该校董事、教授兼校医。

贝熙业医术高明,为人善良,不仅为孙中山、袁世凯等高官看过病,还免费给一些穷苦百姓提供医疗援助。

为了给病人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贝熙业还在西郊凤凰岭半山建造了一栋别墅,名为 “贝家花园”。

吴明远得知此人的存在后,迫不及待地将贝熙业请到了家里。

贝熙业对吴似丹进行了一番诊断后,胸有成竹道:

“贵千金的病没有什么大问题,吃药调理加上适当的运动就能好。”

这是第一次有人给了吴似丹希望,她看着这位面相仁慈的医生,内心满满都是感激之情。

此后为了治病,吴明远经常带着吴似丹往返于吴家和贝家。但是,来回奔波并不利于吴似丹的身体恢复。

无话不谈的知己

出于医者仁心,贝熙业邀请吴似丹入住贝家花园。

贝家花园远离城区,风景秀美,空气清新,非常适合养生。爱女心切的吴父希望吴似丹尽早康复,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吴似丹就这样搬入了贝家花园。

在贝熙业的要求下,吴似丹除了需要按时吃药,每天还必须在花园中走动一两个小时。

吴似丹一个人走得无聊,常常走不了十分钟便跑回了房间。贝熙业见状,在诊治完病人后,会陪吴似丹在花园中漫步,也会陪她一起谈天说地。

二人虽然相差五十多岁,但精神世界高度相似,有着聊不完的话题。

吴似丹将贝熙业当成了良师益友,待病情彻底好转回到吴家后,吴似丹还经常去贝家花园看望贝熙业。

有时候贝熙业需要给别的病人治病,吴似丹会在一旁打下手。不需要她帮忙的时候,她就安静地坐在青草地上,对着清澈的湖水画画。

她的画虽然没有什么技巧,可十分有灵气,贝熙业不想她的才华被淹没。

贝熙业建议吴似丹的父亲,送她去系统地学习画画。

吴明远听从贝熙业的建议,将女儿送入了颇负盛名的辅仁大学美术系。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吴似丹的绘画天赋得到了极大的展现,还受到了不少名家的夸赞。

为了让女儿取得更大的成就,吴明远决定等吴似丹毕业后送她出国深造。然而,时局的动荡,让计划永远搁置了……

战火年代的扶持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作为外国医生,贝熙业对中国人的苦难并没有袖手旁观。他不仅主动加入了中国红十字会,还冒着生命危险向抗日根据地秘密运送药材。

一开始,贝熙业骑自行车运药,当时通往的公路多是土路,坑洼不平。

已近70岁高龄的贝熙业载着几十公斤的物品,艰难地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小路上,从未叫过一声苦,喊过一声累。

为了尽可能多地救治伤患,贝熙业决定改造贝家花园。

贝熙业将贝家花园改造成了临时诊所,还在花园中搭建棚房提供给居无定所的病人居住。

前线战况激烈,贝家花园人手紧缺,贝熙业也经常忙得脚不沾地。刚从辅仁大学毕业的吴似丹听说了这个消息后,主动提出要学习护理事务,去贝家花园帮贝熙业的忙。

吴父认为,国家危难之际,女儿能有这种觉悟,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情,吴父同意了女儿的请求,并暗中为贝家花园提供资金支持。

可吴父没有想到,吴似丹会因此爱上贝熙业!

日渐萌芽的爱情

作为贝熙业的助理,吴似丹看到了贝熙业作为医生救死扶伤的高贵品质,也看到了他作为外国人,却仍旧积极援助中国抗战的赤诚之心。

这颗赤诚之心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黑暗中的一方天地,也照亮了吴似丹的内心。为了救助伤患,有时候吴似丹会累得直接趴在桌子上睡着了,贝熙业总会默默地替她披上一件衣服。

乱世飘摇,吴似丹和贝熙业始终并肩作战,感情也越发深厚。

1945年,抗日战争取得胜利,贝家花园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宁静。经过这几年的朝夕相处,吴似丹早已爱上了贝熙业。

从小接受西式教育的她,对待感情也十分前卫,她思索再三,决定向贝熙业表明心迹。而贝熙业听到她的话却沉默了。

在这几年中,他何尝没有被吴似丹的勇敢善良打动。可贝熙业想到自己都是即将入黄土的人了,怎敢去耽误正值青春的吴似丹呢?

良久后,贝熙业才说:

“你走吧,以后如果没有必要,我们就不要再见面了。”

被拒绝了的吴似丹,哭着离开了贝家花园。

然而,两个人没有想到的是,四年后的再次相遇让这份感情再也压抑不住。

远渡重洋的追随

贝熙业在收拾病房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被人送去了医院。听闻消息的吴似丹忍不住前去探望,她彻夜不眠地守在贝熙业的病床前,虔诚地祈祷着贝熙业赶快醒过来。

吴似丹很后悔当年没有留在贝家花园,她默默在心里做了决定:只要贝熙业这次醒过来,无论会受到多少阻挠,她都要和他在一起!

经过治疗,贝熙业顺利摆脱危险,吴似丹喜极而泣,她哭着对贝熙业说:

“你既然可以跨越国界去救人,为什么不能跨越年龄来爱我呢?”

在鬼门关走过一遭,这一次,贝熙业终于敢直面自己的内心,他不想再辜负吴似丹的真情,两人的恋情从此刻开始了。

贝熙业出院之后,两人挑了一个阳光明媚的好天气,去领了结婚证。

然而,尽管两人都清楚这份感情会被世人所不理解,却没想到能严重到影响生活。

这段不同寻常的忘年恋不仅遭到了父母的强烈反对,还受到了来自外界的诸多非议。贝熙业和吴似丹权衡再三,决定离开北京,回到法国去生活。

乘船离开这一天,吴似丹站在港口回望北京城,想把故乡的景象牢记在心里,吴父吴母急匆匆地往港口这边跑来。

吴母劝道:“丹丹,你回来,爸妈不和你断绝关系了,你就留在北京好不好?

吴似丹眼眶一红,抱了抱吴母:“对不起妈妈,是女儿不孝,女儿去意已决,以后有机会我会回来看您和爸爸的!

说完,吴似丹毅然决然地登上了甲板,吴母哭得撕心裂肺。

吴似丹脚步一顿,回头看了一眼自己的母亲,而后坚定道:“得嫁此人,女儿此生不悔!

回到法国后,吴似丹夫妇二人在奥维涅新定居下来,两年后,吴似丹还生下一个健康的小男孩,一家三口过得幸福宁和。

然而,这段婚姻才存续了八年,便迎来了天人永隔。1960年,90岁的贝熙业因病去世,只留下吴似丹和小儿子相依为命。

即便如此,吴似丹也没有再嫁,她独自抚养儿子长大成人,用她的后半辈子来纪念这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小结

2013年,89岁的吴似丹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去世前,儿子问她还有没有什么遗愿。

吴似丹勉力一笑:“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希望来生,我和你爸爸能早点遇见。

这世上有的爱情可以跨越国界,有的可以跨越信仰,而有的可以跨越巨大的年龄鸿沟。

我们无法代替别人去感受,可吴似丹用她这漫长的一生向我们诠释了何为“一生一世一双人”。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愿所有人都能拥有爱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辅仁   抗日战争   父母   女画家   法国   异国   老外   病人   工作人员   年龄   女儿   医生   爱情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