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7年,国军少校被俘后大喊:告诉首长我是902,陈云亲自接见

《孙子兵法》中有一句名言叫“知彼知己,百战不殆”,说的就是要在打仗时做到了解敌人、了解自己,如此才能即便百战也不会有危险,取得胜利。

这一光辉的军事思想也成为了后世谋略中的典范,被广泛运用。

众所周知,在真实的战场上要想获悉敌军内部消息,明面上是十分困难的。于是,也就有了隐匿于暗处的谍报人员的诞生与发挥作用。

为了掌握敌人的相关军事部署行动,无数地下工作者们前仆后继,他们虽然不在枪林弹雨的前线,但他们的处境其实要比前线士兵更危险,稍有不慎便会万劫不复,身死名灭。

1947年10月,一位穿着国民党少校军装的人突然出现在辽南军区解放军活动区。

如此耀眼的目标,显然逃不过解放军战士的抓捕,他也随即被捕。不过就在被捕时,这个国民党少校却毫不慌张,反倒是声称他乃是自己人。

为了自证清白,他更是大声喝道——“我要见首长,我是代号902!”

就这样电话来到了主政辽东的陈云、肖劲光这里。听闻是902,陈云、肖劲光更是亲自接见了他。

这位人物,他就是为解放军提供大量重要情报的地下工作者赵炜。

少年投身革命 潜伏

赵炜是河北文安县人,生于1919年。

这一年国内发生了声势浩大的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寻求救国救亡的办法。在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他出生的家庭条件很是贫苦,小时候没有机会入私塾读书。为了生活,也必须先解决吃饭问题,他也早早就成了童工,给人当学徒,一边吃苦,一边学手艺。

但在军阀混战的影响下,他很难在一个地方长期待下去,只好四处奔走讨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军队蚕食中华大好河山,有志青年纷纷行动起来,能捐物的捐物,能出力的出力,能参军的参军,他也受到了感召决定参军救国,上阵杀敌。

通过多方打听,他一路辗转来到了广西桂林,这片山清水秀的地方原本是很宁静的,但因为日寇的疯狂进攻,这里其实已经成了部队的大后方,气氛很紧张,连中央军校第六分校也搬到了这里。

他考入分校后,成为了黄埔第十六期的学生,这所学校的最初创办者是李宗仁等桂系军阀将领,后来才成为黄埔军校的一部分,直接归蒋介石领导。

按照惯例,所有毕业生都要接受老蒋亲自授予的“中正剑”,他毕业后也领到了短剑,并且分配到了李宗仁指挥的第五战区担任机关枪连见实排长。

但该职务属于军训部队,主要任务是在后方训练新兵,基本不上前线。他对此很不满意,于是自作主张脱离工作岗位,跑到陕西去投奔已经担任师长的老熟人,希望可以在前线打鬼子。

但不料老熟人却很反感他擅自脱离部队的行为,不愿意接纳他,等他返回第五战区的时候,已经被开除了职务。

迫于无奈,他只好去找老同学朱建国,这位老同学此时在第五战区司令部当高级参谋,于是老同学朱建国把他介绍到第五战区绥靖组上班,该组的任务主要是破坏国共合作和防范八路军。

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该工作组要大量阅读中共宣传手册和理论书籍。时间长了,赵炜开始接受了中共的理念,思想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过他以为这是偶然的经历,但其实这一切都是老同学朱建国的有意安排,他的这位老同学早就已经成为了地下党员,见他很爱国很有责任感,便有意发展他。

1945年抗战胜利后,赵炜升任东北保安司令部少校参谋,利用工作关系可以接触到众多的军事机密消息。赵炜在路过天津的时候和老同学朱建国再次见面,此时朱建国认为时机已到,亮明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并劝说他弃暗投明,他果断听从了老同学的建议。

随后在老同学的安排下,1946年3月,他和北平地下组织的“王石坚”情报员见面,两人就此开始了单线联系。

王石坚在见面中向他展示了自己被敌人严刑拷打留下的疤痕,告诉他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轻易自主撤离。

王石坚后来将他的情况报告给了上级李克农,李克农给他安排了代号“902”。

最后,他利用担任东北保安司令部机密室主管少校参谋的职务便利,把蒋军的作战形势图、各军兵力驻地,战斗布防图都画了下来,交给了组织上的同志。

尤其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战场至关重要的三下江南和四保临江战役中,他提供的情报发挥了关键作用。

为了获取情报,他甚至冒险登上13军的列车找到在该军司令部担任参谋的同学,这事引起了蒋军高级将领石觉的怀疑,好在他本身是东北保安司令部的高级少校参谋,有理由来这里沟通情况,石觉也不好多说什么。

为了帮助解放军获胜,他利用国民党军管理上的疏忽,私造了一份发给13军的假电令,为解放军全歼13军主力创造了条件。

但蒋军在东北的连续战败引起了老蒋的震怒,南京方面要求特务加大力度打击地下党组织。

很快,和他长期保持联络的多个地下组织联络点都被特务找到,更令他吃惊的是王石坚同志和老同学朱建国也被捕了。他无法确定自己是否暴露,于是返回沈阳后没有立即回工作单位,而是到了未婚妻家里假装自己病了给单位领导打电话,没想到领导并不关心他的病况,而是一味的问他现在在哪里。他立刻意识到情况不对,结果他人刚走就发现有特务到了未婚妻家里。

见此情况他当机立断撤离,由于他对解放军的布防情况也有了解,所以一路上顺利就到了解放军的阵地前。

也就有了篇首他被解放军战士抓获的一幕。

在证明了赵炜的身份之后,他被安排到大连情报处,就此扎了根,直到1981年退休。

赵炜把一辈子投身到情报工作中,为国家做出了很大贡献,也载入了新中国的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少校   司令部   战区   国军   首长   参谋   解放军   前线   情报   地下   同学   情况   陈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