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越来越聪明吗?人为什么会持续发情?

近日读了一本新书,与进化论(演化论)相关,史钧的《疯狂人类进化史》,本文将介绍这本书主要内容,人身体上一些有趣的现象以及其背后的演化原理。

一、人为什么会直立行走?有什么影响?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生物非直立行走,人为什么这样特殊呢?关于这个问题,科学家有很多解释,如今认同最广的理论是“气候变化理论”:东非古猿原本生活在森林中,如果没有意外它们永远都不会从树上下来,大约1000万年前,由于地壳运动,东非大地从中间裂开,大裂谷东边降雨逐渐减少,森林消失,古猿从树上下来到地面,然而地面的草丛让它们无法看得更远,它们不得不努力站起来……直到600万年前,第一批可以直立行走的古猿出现了。

直立行走带来了不少好处,但同时也给人更多压力,给人带来了更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各内脏容易下垂,骨骼容易磨损等一系列问题。直立行走促进了大脑的发展,是人从猿变化到人的一个重要历程,但是人又不只靠直立行走定义,还有其他重要依据如牙齿,脸型,盆骨等。

二、人为什么不长毛?

人为什么不像猫啊狗啊的,浑身覆盖着毛发,而是极少有毛发覆盖呢?很多科学家认同:“散热理论”:远古时期认为除了采摘野果,还要对猎物长途追杀,这种追杀方式就是长跑,而长跑需要人散热,脱去毛发有利于人的散热,所以今天的人都毛发很少,本质上是捕猎要求散热的情况导致的。

此外作者对胡子,眉毛,头发,阴毛等一些残余毛发提供了进化方向的解释。

三、为什么不同人肤色不同

作者提到以下两个因素:

  1. 自然选择,肤色不同影响人身体物质合成(主要提到叶酸和维生素D),两者各有利弊。但一个多,另一个就少,肤色是符合环境的最优均衡。
  2. 性选择,由于审美的原因,不同区域审美不同,符合审美的将更有机会交配,把肤色基因流传下来。

四、人脑是越来越大吗?脑容量大就一定聪明吗?

人脑容量在从猿到人的过程中增大很多,这受很多因素影响,如直立行走,接受复杂信息,双手的使用,食肉获得营养,社交等等,这些间接因素让人脑容量变大(直接因素仍然是基因突变)。

脑袋占身体比重不是越大越好,因为人身体接受营养有限,大脑进化意味着有些其他器官可能就会退化,比如我们人类消化系统并不好。所以大脑也要适量大,而且有学者发现,人的大脑相比两万年前的某种人反而脑容量缩小。

聪明的人不一定脑容量大,爱因斯坦死后捐献了他的大脑,科学家们并没有发现他的大脑很特殊。

五、人为什么持续性地发情?又依靠怎样手段?

很多生物都是交配季节才大程度发情,愿意去做爱,而在人类社会中,人却把做爱当成一件很常见的事,这种现象生物学上解释为“持续发情”。

持续发情原因还要从直立行走说起,由于人的直立行走,让人的身体结构发生了一些变化,女性的分娩通道变窄,人的孩子不得不早产(很多动物出生就能活动和交流了,各项器官发展全面,而人类幼崽儿却出生很长时间后仍然需要人的照顾),这种情况导致了如果母亲一人并不容易抚养孩子,所以需要男性(父亲)帮助,持续发情可以稳定母亲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方便两者共同照顾后代。

持续发情的手段是隐蔽排卵,也就是正常来讲,男性不知道女性什么时间排卵,也就导致男性必须守在女性身边,才能保证后代是自己的(好爸爸理论,还有其他理论),要不然可能是空交配一场,你知道,各种生物基因里就是要把繁衍做好,把基因传下去……

总结下来就是直立行走导致女性生育和抚养幼崽困难,为了更好的照顾后代,人进化除了隐秘排卵,进而持续发情,将男女关系更深刻联系到一起,以便于更好照顾后代。

六、两性择偶要求的生物学解释

男性偏向于和多个异性交配,而女性偏向于和质量高的男性交配,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生育代价”。

女性在生育过程中支付代价很大,需要怀孕,照顾后代,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险,这件事对女性代价很大,可能一生也进行不了几次,所以女性择偶一般偏高。而男性呢,生育代价小,严格来说如果没有社会因素,甚至没有任何后续影响就可以把基因传下去(这种差异让人进化出了持续发情,进而让男女共同养育后代的可能性增大),所以男性倾向于多和不同女性交配。

此外男性择偶偏向于年轻女性,因为远古时期没有测孕方法,年轻女性交配次数少,孩子更可能是自己的,后代更可能传下来。女性更偏向于成熟一些的男性,因为这更容易给予后代生存保障。

七、交配和婚配制度有什么关系?

婚配制度主要受后代抚养难度的影响,难抚养得话偏向于一夫一妻制,比如企鹅,父母一方不在就可能导致后代死亡,无法传下去基因,雄企鹅的逻辑是:稍不忠诚就可能断子绝孙。抚养难度低偏向一夫多妻制,如海豹后代完全由雌性养育就能完成,这时一只雄性海豹可能有上百妻妾,雄海豹逻辑是:越是花心,后代越多。(说到底一切生物的基因任务只是把基因流传下去而已了)。

人类处于企鹅和海豹之间位置,实行假性一夫一妻制,因为男人照料任务和人类幼崽抚养难度在企鹅和海豹之间,所以是一种一夫一妻和一夫多妻的混合状态。具体和社会制度,经济条件,男女比例和男女社会地位有联系。

一妻多夫制不太适用人类,因为一妻多夫首先要求雌性要能产下很多卵子来保证整个物种的延续(比如蚁后每天只负责交配),二是要求雌性有实力(生物界中应该要求体型比雄性大,人类社会中要求社会实力),比如鬣狗女王,人类女性从生物学上看并不太符合这些条件。

另外男女比例接近一比一,无论一夫多妻还是一妻多夫制度都会导致少量人拥有大部分交配资源,另外大多数实力差的不能遗传下去自己基因,没有交配权。

八、其他

本书还介绍了一些性知识在生物学解释,比如说男性生殖器构造,女性月经,痛经,绝经等生物学解释。感兴趣读者可以找到原书阅读更多内容。

九、总结与评价

整本书从生物学上解释了人类很多现状,整体语言很风趣幽默,从这个角度看是个很适合新人的科普类读物,但是部分内容很主观,让人觉得依据不足,有些言论隐隐起到引发男女对立的作用,不少女性读者对这本书或多或少有意见。整体来讲这本还是推荐的。

十、杂想

人不过是自然界中再普通不过的一环了,人有人的特殊性,但任何生物都有特殊性,从这个角度看,人还是那样普通。

另外正如作者所讲,如今人有区分于生物的性质,人有了社会这门新学科,会研究自己的历史和文化,所以当今决定人的基因有时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制约。这两者已经成为人的两个成长要素了。

好多情绪啊,爱情啊,在基因和激素面前像是被安排好的,听生物学实在不太适合感性人,当你真的听到它的理性解释,很多事情就变得没那么有趣了。我越发地觉得人的当前理性状态像是个笑话,人在自然和基因面前自主性显得无力,人是那样渺小。

欢迎读者朋友点赞,评论,来发布你对这本书和文章的看法,如果觉得有用,也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们哦!

点击关注,获得更多读书笔记推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1

标签:古猿   海豹   毛发   生物学   后代   基因   聪明   男性   人类   生物   女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