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局 谱新篇丨奉贤青年英才走在新能源发展前沿,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近年来,上海市奉贤新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在“奉贤美 奉贤强”的路上,一批青年英才始终奋发向上,为新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例如,在新能源新材料发展领域,不少奉贤青年大踏步走在了前列,取得了显著成果和突破,助力国家“双碳”目标的实现。

上月,工信部、交通运输部会同相关部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政策持续加力,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护航。

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电池是最重要的组成零件,却也是一直以来最被消费者诟病的地方。电池充电和储能的问题也有待进一步突破,如若得不到有效发展成果,新能源汽车就没办法用清洁能源替代传统的不可再生能源,而这对于“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

郭邦军

上海屹锂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经理郭邦军近日获得了奉贤区第四届(2022)“滨海贤人”系列滨海青年英才的荣誉称号,据他介绍,他所在的创业团队都是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老师,目前正在研究新能源汽车固态电池。

“我们发现传统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有起火风险,这也成为我们研究时的一个重要关注点。另外一个我们要攻克的难题就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的充电和储能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郭邦军告诉记者,“所以我们把原来的电解液去掉,换成了固态物质做成固态电池,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的同时避免起火、爆炸,提高安全性。”

目前,郭邦军所在团队的固态电池研究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他表示,市面上大多新能源汽车电池的能量在250瓦时每公斤,但他所在团队所做的电池能量已经达到了420瓦时每公斤,电池能量值得到了成倍提升。

王言博

同样获得了“滨海青年英才”荣誉称号的还有上海交通大学助理教授王言博,他从2015年开始就在做太阳能电池的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新型低成本防腐技术——钙钛矿太阳能电池,这被行业内人士看作是“光伏领域的黑马”。

“在实验室内我们已经多次取得了小面积太阳能电池的效率突破,在稳定性方面也取得了多方面的进展。”王言博的相关成果已经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身份发表在《科学》(Science)(影响因子41),《自然能源》(Nature Energy)(影响因子60),《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12)等世界顶尖期刊上。

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秦春

编辑:陆天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奉贤   新能源   滨海   青年   太阳能电池   固态   助力   因子   能量   电池   英才   目标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