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里有话丨织密水网惠民生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 慕振东

一场春雨过后,长江三峡上空云雾缭绕。图为4月6日,在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拍摄的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发(郑家裕 摄)

图为正在建设的陕西省西安市东庄水利枢纽工程。该工程可为渭河拦下能造成严重淤积的高含沙洪水,实现供水和减淤目的。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日前,湖北姚家平水利枢纽建设启动,作为水利部今年重点推进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工程建成后将把恩施的防洪标准提高到50年一遇;广西大藤峡水利枢纽去冬今春八次应急补水调度圆满结束,共向粤港澳大湾区应急补水12.3亿立方米,确保群众用水安全……构建主骨架大动脉,抓好民生水利工程,一张循环通畅、调控有序的国家水网正加快形成,将充分释放水利工程综合效益,有力提升水资源配置能力。

水的承载空间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我国人多水少,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28%,水资源短缺成为制约生态环境质量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从最早的芍陂、都江堰等早期水利工程,到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中国几千年的治水实践告诉我们,要想国泰民安、岁稔年丰,必须善于治水。

建设国家水网是解决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问题的根本举措。国家水网,以自然河湖为基础、引调排水工程为通道、调蓄工程为结点、智慧调控为手段,集水资源优化配置、流域防洪减灾、水生态系统保护等功能于一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科学推进实施一批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前所未有的“四横三纵”国家水网主骨架和大动脉正在勾勒。建设者们矢志奋斗,攻克一个个世界级难题,书写了“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生动实践。2022年我国水利建设完成投资首次迈上1万亿元台阶,国家水网规划建设取得历史性进展。

江河之间,一座座水利工程相连相织。水网建设起来,会是中华民族在治水历程中又一个世纪画卷。坚定不移、久久为功,相关部门和单位要切实担负好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让大江大河有“大治”,持续推动我国生态环境改善由量变到质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7

标签:水网   秭归县   渭河   中央纪委   水利部   宜昌市   惠民   都江堰   水利枢纽   大动脉   水利工程   水资源   中国   我国   国家   工程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