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科普:辽宁简史(四)

上一回咱们一口气聊忘了战国到隋唐的辽宁历史,这次咱么一直聊到明清

第四回 辽金元明清时期(公元916年—公元1840年)的辽宁

契丹族属东胡鲜卑族系,公元916年,迭剌部夷离堇兼联盟军事首领阿保机建立契丹(后改辽、大契丹、大辽)政权。辽朝极盛时期,疆域南据燕云,北至外兴安岭,东临日本海,西近阿尔泰山,是继匈奴、鲜卑、突厥、回鹘之后在北方兴起的又一个对中原产生巨大影响的游牧政权。辽国给北宋锤够呛,最后结为兄弟之国,北宋每年给岁币,也就是“保护费”。



女真族,兴起于松花江流域,在其首领完颜阿骨打的带领下,于公元1115年建立“大金”国,定都上京会宁府(今哈尔滨阿城)。后灭辽破北宋。1153年,海陵王迁都燕京(今北京),定名中都。1214年,金宣宗因受蒙古人所迫而迁都南京(今开封)。1234年,金朝灭亡。金朝统治时期,长期居住在辽宁大地上的女真、契丹、渤海、汉等民族成员,均为本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作出了各自的贡献,同时也促进了辽宁地区的民族融合。金国把宋朝两皇帝给逮回了东北,也就是“靖康耻”的由来,当然也给南宋锤够呛。



元朝政府在全国共设十一个行省,其中与辽宁有关的辽阳行省管辖七路二道一府,辖区包括今东北三省和内蒙古一部及外兴安岭以南广大地区。四通八达的驿站的建立,将省内各地与中原内地紧密联系起来,从而加强了边疆政治经济和军事建设。元代的辽宁仍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区,驿路的畅通带来商贸的繁荣,铜、铁权的出土见证了元代度量衡制度,元代陶瓷在对外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

随着明朝的建立,辽宁结束了自辽金元以来游牧、渔猎民族统治达四百余年的历史,重新纳入到以汉人为主体的大一统政权之下。对辽宁而言,这是一个边患日甚却又相对安宁的时期。塞外蒙古、女真势力的威胁,促使明朝的军事重心逐渐向东北转移。明政府通过“筑城关、辟马市”等措施,使辽宁成为中央政府抵御北方民族南进的重要屏障和控制东北亚地区的经略中心。经过两百多年的经营开发,辽宁地区呈现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宗教兴旺、文化多元的局面,为女真的再次兴起奠定了基础。


明朝末年,建州女真在辽宁东部山区不断发展壮大,拉开了明清鼎革的序幕。女真杰出首领努尔哈赤及其继承者皇太极,经过五十余年的奋战,由辽左一隅,长驱西进,开创出大清王朝三百年基业。康雍乾时期,清政府灭南明、平三藩、收台湾、定新疆,成功抵制沙俄的入侵,迎来了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最后的辉煌——康乾盛世。作为清朝的“龙兴之地”,有清一代,辽宁的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繁荣富庶程度远超前代。康熙、乾隆等皇帝先后数次东巡祭祖,其间,盛京城又几经重修扩建,更加雄伟壮观,彰显陪都的繁华与皇家气派。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2

标签:辽宁   女真   契丹   明朝   行省   鲜卑   元代   简史   北宋   首领   明清   政权   公元   趣味   时期   民族   地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