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 国内传来三个消息,欧盟归还俄央行储备,印度拿BBC开刀

第一条消息,小米公司遭乌克兰列为“战争支持者”


近日,小米公司遭到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列为“战争支持者”。这一决定源于其在俄罗斯的市场份额不断攀升,成为俄罗斯智能手机销售领导品牌。乌克兰认为,小米公司在俄罗斯市场运营,为俄罗斯提供了资金支持,间接参与了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行为。此举引起了小米公司的强烈反对。


小米公司在声明中表示:“我们是一家国际化的公司,积极投入各个国家的市场。我们为全球用户提供一流的移动通讯设备及服务。小米公司一直致力于做出最好的产品,同时也是全球很多人喜爱的品牌。”



小米公司的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全球的每个消费者都有获取通讯工具和互联网信息的权利。小米公司作为一家企业,其市场扩张和运作也是其核心竞争力之一。而乌克兰将小米公司列为“战争支持者”,显然是在政治上动了小米公司运作的套路,但这种决策对小米公司来说,影响微乎其微。


对于乌克兰而言,此决策显然是在急于为其不断升温的反俄政策找寻借口。小米公司是国际大企业之一,作为俄罗斯市场领导品牌,从商业角度看,其运营和贡献肯定不亚于其他企业。如果按照乌克兰的逻辑,其还应该将所有在俄罗斯境内经营的外国公司,都列入其所谓的“清单”。不仅如此,其他国家也肯定不会接受这种“逻辑”式的打压。


总之,乌克兰的这种做法,既没有实际意义,也不能对小米公司造成什么影响。我们希望国家政策能够建立在正确的基础上,对企业的正常运营不要进行无理干涉。


我个人认为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将小米公司列入所谓“战争支持者”名单的举动,是有失公允的。小米公司只是一个普通的科技公司,为消费者提供高品质的通讯工具和互联网信息服务。公司并没有参与任何的战争行为,也没有违反国际法。


如果乌克兰将小米公司列入所谓的“战争支持者”名单,那么它必须同样地将所有在俄罗斯经营的外国公司都列入清单。这将会让乌克兰的经济状况更加恶化。


可以理解乌克兰人民的愤怒和不满,但将小米公司列入战争支持者名单的行为是不公平的。如果继续进行这种行为,不仅会损害小米公司的声誉,也会伤害中乌两国的关系。


小米公司强烈反对乌克兰国家预防腐败局的行为,并表示全球每个消费者都应该享有获取通讯工具和互联网信息的权利。这是正确的态度,也是真正秉持公正原则的表现。


希望乌克兰能够尊重国际法和商业道德,理性看待当前的俄乌冲突。不仅需要尊重中方的权益和正当合法的经营行为,同时也需要维护两国之间稳定和友好的关系。


第二件事,打一巴掌给个甜枣!欧盟宣称将归还俄央行储备,普京还能信吗?


欧盟宣称将归还俄央行储备,普京还能信吗?


突发!外媒称欧盟承认须归还冻结俄资产!4月14日,外媒报道,欧盟委员会一份未公布的文件称,该委员会得出结论:欧盟当局将有义务把乌克兰危机后在欧盟境内被冻结的俄央行储备归还俄罗斯,这可能意味着欧盟并不能将冻结俄罗斯资产没收。


外媒指出:“在本报掌握的未公布文件中,欧盟委员会得出了令人失望的结论:冻结的储备不能征用,应当在冲突结束后归还俄罗斯。”欧盟委员会的数据显示,俄央行被冻结资产的数额约为3000亿欧元。


首先,归类并处置俄资产,是一项吃力不讨好的活。欧盟高层认为,尽管欧盟是个统一的市场经济体,但各国有其独立的法律权限和应对措施,想要将其整合并不容易。比如波兰就不赞成欧盟“一言堂”的行为,该国司法机构始终与欧盟司法机构存在着分歧,双方甚至为此一度吵个不可开交。


此前,西方国家一直想非法吃掉俄罗斯这笔巨款,也曾想把这笔钱用于重建乌克兰。但迫于俄罗斯的压力,欧盟迟迟不敢动用这笔钱。


这里面有两种可能!


一、失去俄罗斯廉价的能源进口,欧盟的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击!欧盟这次真的感到痛了!通过这件事,欧盟彻底醒悟了!为了欧洲未来的经济,欧盟开始计划跟俄罗斯重归于好!


二、欧盟一开始就没打算得罪俄罗斯,冻结俄罗斯的资产只是做给美国看的,欧盟不想为了美国牺牲整个欧洲的经济!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俄乌冲突整个流程下来,美国成为了“小丑”了啊……


第三,印度不愧为世界大国,拿BBC开刀,英国政府踢到了铁板


据悉,印度中央执法局以英国广播公司(BBC)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的名义,对后者在新德里和孟买的办事处展开了突击搜查。印度官方通报,它们在现场找到了某些机密文件,或可证明BBC驻印机构实施了“洗钱”或者其他违法勾当。


值得一提,这不是印度第一次拿外国媒体开刀。要知道,今年1月份,BBC就未经莫迪办公室允许,擅自播放了一部名为《印度:莫迪问题》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以第三人的视角,揭示了2002年发生在古吉拉特邦的大规模骚乱事件。可巧,莫迪时任该邦首席部长,并主导骚乱后续处置工作


只能说BBC活该,明知此举损人不利己,仍执迷不悟,总以为英国还活在殖民印度的旧时代,莫迪政府拿自己没有办法。印度拿英国官媒开刀,甚至不顾西方某些国家的强力警告,还说明印度民权和民主意识在逐步觉醒,印度有能力有动机和一切与自己不对付的国家抗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4

标签:印度   央行   欧盟   乌克兰   俄罗斯   支持者   小米   战争   消息   国家   国内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