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飞行员劫机来中国避难,被我军逮捕入狱,出狱后发现祖国没了

前言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一位飞行员的出现打破了我国与苏联在冷战后的微妙关系,他劫持客机飞入我国领空,其目的竟是为了逃难,为此,他在牢狱呆待了六年时间。

但是,等这位飞行员刑满出狱回到祖国怀抱的时候,令他震惊的事出现了,他的祖国竟然不存在了!

那么,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这个劫机的人是谁?他当初为何要劫机呢?

一、社会背景

如今,我国与俄罗斯关系密切,两国之间交好,但是我们与俄罗斯的关系也不是一直都“甜蜜”的。

俄罗斯的前身是苏联,苏联是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在当时也是超级大国,是唯一一个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国家。但是,世界的形势是一直在变化的,苏联也没能一直保持强大。

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苏联国家内部就出现了诸多矛盾,一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压力,另一方面还要处理内部矛盾,苏联国民对政府十分不满,与政府的矛盾不断加剧,百姓与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张。

而此时,我国与苏联的关系也变得微妙起来。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与苏联的关系就开始渐行渐远,60年代苏联撤回了在我国的所有专家,撕毁与我国的经济合同,导致我国受到巨大损失,后来,苏联又在新疆边境挑起冲突,至此我国与苏联关系全面恶化。

后来,随着冷战格局发生了变化,中苏两国都有意消融这层冰冷的关系。于是,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我国的黑龙江省就带头重新发展中苏两国的边境贸易,但是也仅仅是民间的小规模的贸易活动,没有在国家层面引起波澜。

然而1985年突然出现的一起意外劫机事件引发了中苏两国的重视,并且打破了两国冰冷的关系,事情发生后,两国开始重新对话交流,僵持的关系也开始逐渐融化。

二、不速之客

1985年12月19日,齐齐哈尔已经进入了深冬时期,到处都是白雪茫茫。就在这冬季的寂静时分,齐齐哈尔的一个农场来了一个不速之客,竟是一架飞机,飞机上还印着OCCP,在那个年代,大部分的中国人都没有接触过飞机,所以大家都十分好奇,最后还是从飞机的编号和机身的字母上确认是一架来自苏联的飞机,这让中国士兵感到十分惊奇。

这架飞机一降落就立刻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于是在它刚落地就有士兵层层围住了它。就在我军商量对策之时,飞机的舱门开了,从飞机上下来一个外国男子,他在看到团团包围的我国士兵后,一边高举双手,一边大声喊到:“我没有敌意,请不要开枪,飞机是我劫持到中国来的!,我是来避难的!”当时我国军方有不少人懂俄语,很快他就被带到一个房间里面问话。

他向我国的士兵们解释了这架飞机的来历,他的话让在场的每个人都感到不可思议。

三、逃离苏联

他介绍了他的名字,阿里穆拉多夫,是一位苏联人,他原本是苏联的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青年,是一个民航飞行员。

阿里穆拉多夫不像传统的苏联人,他喜欢读书,因此学习成绩十分优异,在家人的鼓励下考入了萨索夫飞行学校,毕业后,他被分到西伯利亚机场工作,这一工作就是十几年,在工作期间,他踏实严谨,能力突出,多次获得奖章、奖励。

但是在这十几年间,阿里穆拉多夫一直和家人分离,两地分居,但是他从不气馁,他认为只要自己努力奋斗就一定能够获得升迁的机会,回到家人的身边。

然而,事情并没有朝着他想象的方向发展,当地航空局的领导曾经多次向他透露,在这个地方,只有送礼才能够获得升迁的机会,领导的话让正直的阿里穆拉多夫感到非常气愤,在这件事情之后,他也经常受到同事的排挤。

此时发生了一件事情让他从难以置信到崩溃,他发现自己的妻子竟然出轨了,并且出轨对象还是自己的上司,这让阿里穆多夫愤懑不已。

因此,他做了一个决定,他要写信向上级举报上司,他将妻子与上司的出轨证据与上司收受贿赂的证据收集在一起,写了举报信。但却没有任何作用,他不仅举报失败,自己还被降职了。

这是因为当时的苏联政府早已腐朽不堪了,上司凭借关系完美化解这次举报事件。因为举报上司的缘故,上司在工作中不断给阿里穆拉多夫“穿小鞋”,妻子也与他离婚了。时隔三年之后阿里穆多夫终于重新回到原来的岗位,但是阿里穆拉多夫深知自己的未来道路渺茫,于是他下了一个决定:逃离苏联。

四、劫机避难

1958年12月19日,阿里穆拉多夫利用自己作为副驾驶员的职务之便,劫持了一架民航客机,这架飞机原本是国内航班,却因劫机改变了航线,他原本想劫持飞机逃到欧美去,但是在飞到我国领空时被我国在边境布置的防空系统惊动,我国空军立刻出动,让其迫降。

随后,我国军方对这架民航客机进行了检查,发现飞机上一共有38名乘客和5名机组人员,他们都露出惊恐万分的表情,索幸身体没有受到伤害。但是,出现了一个棘手的问题,或许是对陌生国家的不信任,又或许是担忧自己的人身安全,他们不愿意下飞机。维持此,我国的士兵一愁莫展,因为当时气温很低,万一把乘客冻坏了就不好了。

安排好飞机上的乘客和机组人员自然成为了首要任务,第一步就是要安抚他们的情绪,告诉他们事情缘由,他们是因为受到了阿里穆拉多夫的牵连才来到了中国,但是不需要担心,我们一定会保护好他们的安全。

然而他们还是不愿意下飞机,当地士兵见状只得派汽车围着飞机,向飞机里输送暖气,提高机舱里面的温度,并且还送去了一些食物和衣物,安抚受惊的苏联人。与此同时,我国政府的工作人员立刻请示上级,请求联系苏联,向苏联方通报这一事件。

等待的时间并没有很久,苏联政府对这件事情的指令也很快就到达中国。在接到指示后我国的工作人员就在第一时间将苏联政府的回复传达给了坚决要留在飞机上的苏联人,听到来自自己祖国的政府指令后,他们终于愿意出机舱,前往我国政府给他们安排的住所等待回家。

不久,苏联政府所派遣的接滞留在中国的苏联人的民航客机就到了,在我国政府的合理安排下,他们有序踏上了回家的飞机。至此,这件事情终于妥善解决了。

五、被捕入狱


而这件事情主人公阿里穆多夫会怎样呢?

他在审问后就被当地有关部门关押了起来,在苏联政府来接滞留在飞机上的乘客回家时,我国并没有把他交给苏联政府,而是决定在中国对他进行审判。

由于我国在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加入到了《海牙公约》中,其中就有反劫持民用航空器的国际公约,因此我国的法院自然是有资格对阿里穆拉多夫这种劫持飞机非法入侵的人进行宣判的。

我国法院认为阿里穆拉多夫采用暴力手段劫持飞机的事实毋庸置疑,已经构成了民用航空器安全罪,危害社会治安罪最终,法院判处阿里穆拉多夫八年有期徒刑。

到此,这场跨越两个国家的骚乱终于圆满结束了。

虽说阿里穆拉多夫从飞行员跌落成为阶下囚,但是本人对这个宣判也比较服气,愿意在哈尔滨监狱服役,他也并不认为在别国服役是一种耻辱,因为他原本就已经对苏联失望,想要逃离苏联,再者说,如果他回到苏联的话,恐怕他会受到更加严厉的惩治和处罚。

在服役期间他表现良好,也学会了一些中文,和狱友以及狱警相处很好,还主动担任了俄语教师一职,教中国人学习俄语。

基于阿里穆拉多夫在服役阶段的表现,对他施行了减刑,将他提前释放。实际上,这位劫持飞机来到中国避难的驾驶员只坐了六年多的牢就出来了。

1991年,苏联解体,分裂成了15个国家,俄罗斯联邦成为了苏联的唯一一个继承国。

出狱之后的阿里穆拉多夫心情十分复杂,一方面因为自己重获自己而高兴,另一方面他得知苏联解体后自己的祖国不存在了有些失落,一时间,他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国政府几经考虑之后做出了决定,决定将阿里穆拉多夫送回俄罗斯。

结语

从阿里穆拉多夫的经历中我们不难看出,整个世界的时局在上世纪末都是十分动荡的,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也是十分不稳定的。

虽然说苏联在当时一个能够与美国相抗衡的社会主义大国,但是面临着内忧外患,也终于支撑不住走向了解体的结局。

阿里穆拉多夫为我国和苏联两国关系破冰提供了契机,为中苏关系做出了“贡献”。缓和了两国的关系,一件小事的发生也会对大局的变动产生影响,这大概也体现出了蝴蝶效应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中国   上个世纪   苏联   阿里   我军   飞行员   上司   祖国   飞机   外国   关系   发现   我国   政府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