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抗战期间国军第二期德械师的历史概况和历任师长

#历史#

上世纪30年代开始,中德合作渐入高潮,国民政府计划在德国军事顾问的训练和指导下,采购德国装备,整编出60个德式调整师,也就是俗称的德械师。

但是,由于财力的限制,军事工业的薄弱,国内形势的不稳定和日本对华侵略的扩大等原因,至抗战全面爆发,国民政府也只对35个师进行了调整。

其中,仅有20个师完成了调整,而真正接受过德国顾问系统训练,勉强能达到德式标准的,更是少之又少。

即便如此,这20个师依然是当时国军的绝对主力。抗战全面爆发后,他们迅速走上了保家卫国的战场。

简述抗战期间国军首期德械师的历史概况和历任师长

本文继续介绍抗战期间第二期德式调整师的历史概况和历任师长。

第3师

1928年7月25日以原黄埔军校教导团为基础在上海组成,抗战爆发时隶属第2军,驻江西宜春,下辖第8旅(13团、15团)、第9旅(16团、18团)。参加过淞沪会战、武汉会战、南昌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中凭借战功获得国军团队荣誉旗——飞虎旗,长衡会战中坚守衡阳城47天,最终被日军歼灭,师长周庆祥、副师长彭问津、参谋长张定国皆被俘虏。

1944年12月27日,以原第3师收容官兵,补以四川新兵重建了第3师,一直戍守陕西,直到抗战胜利。

历任师长:

李玉堂

李玉堂→赵锡田→胡蕴山→周庆祥。

第4师

1930年11月10日在河南开封成立,以原中央军校教导团筹备处为基础,抗战爆发时驻绥远丰镇,隶属第13军,下辖第10旅(19团、20团)、第12旅(23团、24团)。南口战役中,第12旅副旅长张本禹阵亡,徐州会战中,23团团长陈纯一阵亡。此后,第4师还参加过武汉会战、随枣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中会战,曾在查山重创日军第29旅团之一部,抗战胜利后驻防广州。

历任师长:

陈大庆

王万龄→陈大庆→石觉→蔡剑鸣→骆振韶。

第6师

1928年8月13日在南京成立,前身为浙军第26军,抗战爆发时隶属豫皖绥靖公署,驻陕西南郑,下辖第17旅(31团、33团)、第18旅(34团、36团)。淞沪会战中遭遇重创,徐州会战中34团团长李仁民阵亡。此后参加过武汉会战、第二次长沙会战、第三次长沙会战、常德会战、桂柳会战,抗战胜利后赴湖北仙桃等地受降。

历任师长:

周碞

周碞→张珙→丁友松→沈澄年→吴仲直→林曦祥。

第9师

1928年7月25日在山东济南成立,以原黄埔军校教导团为基础。抗战爆发时驻福建建瓯,隶属第2军,下辖第25旅(49团、50团)、第26旅(51团、52团)。连续参加了淞沪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桂南会战,皆损失惨重,期间第52团团长窦长清、师长郑作民阵亡。1944年4月参加滇西反攻,在象达、芒市重创日军,击毙日军步兵第148联队联队长楠野豊重大佐,因功荣获飞虎旗,抗战胜利后驻防云南祥云。

历任师长:

李延年

李延年→郑作民→张琼→张金廷→陈克非。

第10师

1931年5月28日在安徽蚌埠成立,前身为国民军第5军2旅,抗战全面爆发时驻西安,隶属第14军,下辖第28旅(56团、57团)、第30旅(58团、59团)。参加过平汉路北段作战、太原会战、晋南会战、桂柳会战,此后戍守四川,抗战胜利后驻防重庆江津。

历任师长:

李默庵

李默庵→彭杰如→王劲修→陈牧农→王声溢→谷炳奎。

第27师

1930年11月16日在山西晋城成立,以原西北边防军第34旅和第35旅为基础,是前两期调整师中唯一的西北系部队。抗战爆发时驻湖北孝感,隶属第42军,下辖第79旅(157团、158团)、第80旅(159团、160团)。曾参加平汉路北段作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在台儿庄重创日军濑谷支队,抗战胜利后驻防湖北宜昌。

历任师长:

冯安邦

冯安邦→黄樵松→许文耀。

第80师

1931年1月28日在河南许昌成立,为镇嵩军一脉,抗战爆发时驻福建福州,隶属第2军,下辖第238旅(476团、477团)、第239旅(478团、479团)。抗战期间一直在福建作战,胜利后赴杭州受降。

历任师长:

李良荣

陈琪→王继祥→何凌霄→钱东亮→李良荣。

第83师

1931年10月4日,由原第10师独立旅在江西吉安扩编而成,抗战爆发时驻陕西华县,隶属第14军,下辖第247旅(493团、494团)、第249旅(497团、498团)。参加过平汉路北段作战、太原会战、晋南会战、豫中会战,长期在山西、河南地区作战,抗战胜利后驻防重庆。

历任师长:

刘戡

刘戡→陈武→沈向奎。

第88师

1932年1月11日在南京成立,前身为国民政府警卫团,与第36师、第87师一样,是德式调整师中的精锐,参加过一二八淞沪会战。抗战爆发时驻江苏苏州,隶属京沪警备司令部,下辖第262旅(523团、524团)、第264旅(527团、528团)。第88师也是最早与日军交手的德械师之一,且异常惨烈。淞沪会战中,第264旅旅长黄梅兴阵亡。南京保卫战中,第262旅旅长朱赤、第264旅旅长高致嵩、第524团团长韩宪元、第527团团长李杰先后阵亡。徐州会战中,师长龙慕韩因指挥不力被处决,527团团长梁国勋阵亡。1941年11月开始,88师戍守云南,在滇西反攻中因功荣获飞虎旗。抗战胜利后驻防上海。

历任师长:

孙元良

孙元良→龙慕韩→宋希濂→钟彬→杨彬→顾葆裕→胡家骥。

第89师

1931年12月29日在武汉成立,以原武汉要塞部队改编。抗战爆发时驻绥远集宁,隶属第13军,下辖第265旅(529团、530团)、第267旅(533团、534团)。参加过绥远抗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枣宜会战、豫南会战、豫中会战和广西地区的反攻,抗战胜利后驻防广州。

历任师长:

王仲廉

王仲廉→张雪中→舒荣→金式→王光汉→靳汝民→万宅仁。

税警总团

1931年5月23日成立于江苏海州,最初是财政部长宋子文建立的私人武装,用于缉私征税。但是,在宋子文的大力经营下,税警总团逐渐成为了一支精锐部队,战斗力甚至超过了国军的正规师,最多时配有8名德国军事顾问。抗战爆发时驻连云港,下辖第1-第6六个团,由军事委员会直接指挥。淞沪会战中,税警总团的6个团编为2个支队,负责防御苏州河以南一线,战况极其惨烈,5团团长丘之纪阵亡,2支队司令孙立人重伤,终因伤亡太大而移交防务,1939年2月缩编为第40师。

1940年11月7日,原盐务缉私总队在贵州都匀扩编为新的税警总团,依然直属军事委员会,下辖6个团。1941年12月15日,原第1、第5、第6团扩编为税警第1-第4总团。另外的第2、第3、第4团合编为日后威震敌胆,横扫缅北的新编第38师。

历任总团长:

孙立人

黄杰→孙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国军   历任   师长   旅长   徐州   太原   作战   长沙   武汉   日军   概况   历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