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起步区:蓝图之上伸展高质量发展“产业之翼”

记者 张浩

近日,济南起步区发布关于兑现2021年度《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关于促进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以下简称《企业发展政策》)的公示,对20余家企业进行企业研究开发财政补助和高新技术企业认定财政补助。起步区获批近两年来,促进企业发展政策、起步区发展规划、“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相继落地实施,发布产业正面清单、重点产业示图、产业机会清单、产业准入机制“四张清单”。起步区产业发展蓝图愈发明晰,蓝图之上,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产业之翼”逐步伸展开来。

“真金白银” 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记者梳理此次公示的获得补助企业名单发现,此次获得奖补的企业均为高新技术企业和注重研发创新的企业,山东经伟晟睿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山东膜丽东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13家企业获得高新技术企业奖补,其中首次被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的有9家;济南万兴达化工有限公司、济南诺斯焊接辅具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获得企业研究开发奖补。

“公司每年都会有很多研究开发项目,各级奖补资金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项目研发、技术创新上的资金压力。”济南诺斯焊接辅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制造高效全自动焊接装备生产线、焊接机器人焊枪等,对人员、先进机械和自动化工艺的持续投资改进是该企业在同行业领先的制胜法宝。

优化营商环境就是解放生产力,起步区积极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2021年11月1日,起步区印发《企业发展政策》,并于2022年3月公布了申报指南。该政策共计20条,拿出“真金白银”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加大优质产业项目招引力度。

对新认定的“独角兽”企业,给予2000万元奖励;对新认定的省级“瞪羚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分别给予50万元、30万元奖励;对首次通过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给予30万元奖励……作为起步区首个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企业发展政策》紧扣《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建设实施方案》中“着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的要求,重奖科技创新企业,注重推动企业转型升级,推动高端产业要素资源集聚,将起步区打造成为产业政策洼地和企业服务高地。

从起步区经济发展部获悉,通过在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置“惠企政策”服务窗口、搭建企业服务平台、在园区设置政务服务驿站等举措,起步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推动《企业发展政策》落地,接下来将持续支持企业发展,各项奖补政策也将陆续兑现。

新动能产业体系进一步明确

继《企业发展政策》出台实施后,《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发展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发展规划》)《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十四五”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产业发展规划》)陆续制定实施。

对比各项政策、规划不难发现,起步区产业发展始终围绕“高质量”做文章。从最初的《企业发展政策》便体现出鲜明的产业导向,《发展规划》作为指导起步区建设的综合性规划,对产业体系进行了整体谋划,提出构建以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主体,以高端服务业为支撑的“3+1”现代产业体系。

《产业发展规划》在“3+1”现代产业体系的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出“6+4+2”的产业主攻方向,对产业发展进行具体指导,其中“6”包括二产的智能车、新能源、新材料、中国芯、机器人、元宇宙;“4”包括三产的新金融、新电商、新会展、泛航空;“2”包括一产的现代种业和休闲农业。

获批近两年来,起步区产业发展蓝图愈发清晰。在蓝图指导下,起步区新动能产业体系雏形已现,逐步释放出发展活力。

“除了政策奖补外,园区免费的办公场所也为我们提供了很大帮助,同时园区内专利服务等各项配套也将陆续配齐。”作为山东可信云信息技术研究院吸引集聚的企业,山东经伟晟睿数据技术有限公司即将进驻中科新经济科创园,企业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起步区对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重视与支持为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舞台。

作为起步区积极打造的黄河流域科技创新标杆示范园区,中科新经济科创园精准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与高端装备研发制造两大产业领域,打造起步区科技创新生态,助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截至目前,园区已获得科创荣誉奖项21个,集聚高层次人才223人,落地及孵化企业36家,提供产品技术支持78家。

绿色低碳成为产业发展底线

中科新经济科创园重在科技成果转化,黄河国际会展中心瞄准“新会展”产业,黄河数字经济产业园打造数字经济高地,北部孙耿、太平组团聚焦绿色发展……总览起步区已落地企业及产业主攻方向可以发现,起步区的产业体系不仅是高能级的,更是深刻践行着绿色低碳理念。

在注重高质量发展的同时,“绿色低碳”不仅成为起步区产业发展的主旋律,也是起步区产业发展的准入底线。

根据《发展规划》,到2035年,起步区基本建成经济活跃、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魅力宜居、共治共享的绿色智慧宜居的幸福之城,同时将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作为专门一章,提出坚决落实“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今年,起步区还首次提出生态商务区建设。要实现这些目标,离不开产业的“绿色化”。

《产业发展规划》指出,起步区要壮大绿色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化改造,坚定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同时,起步区还编制发布“四张清单”,将万元GDP能耗、水耗对标国际国内领先水平;产业项目严格按照“三线一单”(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且符合区域主导生态功能。

根据《产业发展规划》,在“新能源”这一产业主攻方向上,起步区将以氢能源为发展重点,依托国家电投黄河流域氢能产业基地打造氢能应用示范区、建设氢能产业生态,建设全国最大的氢能综合应用示范区,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实现。

据介绍,2022年,济南绿动氢能科技有限公司建成年产能各为千台套的供能燃料电池产品生产线、空冷燃料电池及车用系统生产线,以及相匹配的测试平台、研发实验室等,建成百千瓦级氢能发电示范项目。其中,供能燃料电池、空冷燃料电池生产线为我国在这两款产品领域的首条自动化生产线,将填补这两款产品在国内批量生产空白。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6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4

标签:济南   产业   动能   信息技术   山东   蓝图   新旧   发展规划   体系   政策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