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精耕细作方能成就文明典范

□蒋周德

日前,市委书记曾洪扬在调研督导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工作时强调,要坚持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确,在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过程中要注重细节,用绣花功夫精耕细作方能成就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

争创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是一场“学霸”之间的较量,“考生”即参与竞争者都是全国文明城市。“学霸”之间的比较,既要看谁实力强,更要看谁失误少。大家在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方面并无大的差距,一些细枝末节却容易成为拉开差距的创建短板。每一个微小细节都要经得起用“放大镜”反复观察,才能创成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才能创成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

从我市历经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场攻坚战可以总结出,“文明短板”归结起来无非两类,一类是城市治理短板,一类是市民素养短板。城市治理短板都是些看似“不痛不痒”的细枝末节,却无不影响城市形象和市民获得感幸福感。个别市民习以为常的随地吐痰、乱扔垃圾、随意翻越隔离栏等不雅行为,让城市不时露出“文明短板”。卫生留有死角、停车无序、行人随意横穿公路等,看似微不足道,但如果不坚决整改,就可能成为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提升和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的“最短木板”。

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考核要求细之又细、严之又严,容不得半点瑕疵。我们要以吹毛求疵的态度发现问题,并以绣花功夫解决问题,将精细管理渗透到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不留下一处死角、不忽略一个盲点。另一方面,每一位市民都应该以强烈的家园意识和浓烈的家乡情怀,主动参与到全国文明典范城市创建中来,在“自我找茬”中提升文明素养,争做文明言行的践行者、文明城市的建设者、文明社会的守护者。

“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创建全国文明典范城市既是一项立体化、全方位的浩大系统工程,更是一项需要精耕细作的繁杂工作。要实现“创则创成”的既定目标,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们必须聚焦关键落细措施,下足绣花功夫,从严从细找足差距,推动城市形象进一步改善、生活环境进一步改观、社会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用绣花功夫精心“绣”出高品质宜居宜业幸福名城。

编辑:陈翠

编审:喻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2

标签:精耕细作   典范   城市形象   细枝末节   死角   名城   素养   幸福感   差距   随意   功夫   成就   市民   幸福   城市   全国   文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