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学历的“高台”,要审视的不仅是年轻人的心态

□李颖(湖南女子学院)

“学历是我下不来的高台,也是孔乙己脱不下的长衫。”近日,一句“失意书生”的独白登上热搜,顿时引来大量年轻人的共情,“孔乙己文学”掀起一股热潮。央视网评“孔乙己文学”被吐槽也上了热搜,有赞同的,但反对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被吐槽的观点表示,孔乙己之所以陷入生活的困境,不是因为读过书,而是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长衫是衣服,更是心头枷锁。学历的架子只有在创造性的实践活动中,充分发掘自身潜力的情况下才能得到体现,一时的困难不等于一生的失败。读了这一观点,的确有些地方值得商榷。

一方面,回到文学中的这个主人公,孔乙己的处境并不只是他“放不下读书人的架子”造成的,病态畸形的社会才是原罪。鲁迅先生写《孔乙己》是在讽刺当时的社会,而不是嘲讽他迂腐、麻木、不愿意从事劳动。孔乙己是一个未中举的读书人,他接受的是儒家思想,跟当时的文人士大夫一样。孔乙己即使已经穷困潦倒,但依旧穿着能够证明自己是读书人的长衫。小说中有暗示:在当时社会,读书人是不能种地打工挣钱的。比如,孔乙己不能穿农民那种便宜实用的衬衫,长衫即使再破再脏也得穿。这就好似中国古代的女人为什么要裹脚,如果你不裹脚,这个社会就容不下你,你就会被千夫指万人骂。受封建礼教的洗脑,当时的人们都觉得裹脚美,就算违背了人的生理健康也要追求这种潮流。而孔乙己的处境也类似,当时的礼教、社会认为读书人不能干低下的活,所以,即使穷困潦倒,孔乙己也要每天都穿着那件破旧长衫,说着之乎者也,维持他所谓的文人风骨。

那孔乙己就没有了优点吗?当然有,他虽然贫穷,但信用很好,从不拖欠酒钱,有时候还会给酒店门前的小孩分发几颗茴香豆,可见他本性之善。试问当今有几个人穷得叮当响,还坚决不欠账的?而且还愿意把自己一点好吃的分给别人呢?孔乙己本身就是一个落后社会封建制度下的受害者,他生活惨不能说跟社会没有任何关系。鲁迅先生不仅对孔乙己深感同情,还批判了那些嘲笑和加害孔乙己的“看客”。

另一方面,我们再来反思现在的一些年轻人,他们陷入生活的困境,也不能说是他们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己处境造成的。大学毕业生人数较多,合适的岗位也难以满足所有人,僧多肉少也是正常的。于是,有很多大学生,乃至研究生毕业后都面临着失业的情况。有些人即便是找到了工作,但是微薄的工资、巨大的生活压力,也得靠着家里接济才能在城市里站稳脚跟。

尽管一些毕业生们感觉自己与“孔乙己”很像,但说他们“不愿意靠劳动改变自身的处境”,是有些有失偏颇。

一些人通过努力拼搏终于考上了理想的大学,甚至拿到了硕士学位,然后出来却去生产线上打工,去餐厅端盘骑电瓶车送外卖。我想可能许多人都会放不下那件“长衫”的,但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个现实的社会。当然,年轻人的想法也正在改变,也能从学历的“高台”下自然走下来。

因此,我认为不论是脱不下“长衫”的孔乙己,还是如今存在“孔乙己文学”焦虑的年轻人,都不能说全是他们自己的心态造成的。若要改进,那需要改进的不仅仅是年轻人的心态,还有我们“脱下长衫”却面临的来自各界的舆论压力……而从根本上,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因素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6

标签:高台   裹脚   茴香豆   学历   年轻人   穷困潦倒   长衫   读书人   文人   架子   处境   困境   穿着   心态   社会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