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将要开展大整治,6类“生意”一律被禁,中央一号文件有要求

乡村振兴,为农民而兴,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农民的日子也逐渐好了起来,乡村振兴使得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幸福感提升,人文环境变好,许多人将目光瞄向了农村商机,农村市场受到追捧,来到农村做生意的人越来越多!

不少人返乡创业,开办养殖场、鱼塘、果树种植、包山头养殖走地鸡、跑山猪、农家乐等等,的确,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为这些有心创业之人提供了天热的场所,成本低、环境适宜,只需要付出时间和努力,收获颇丰,不然也不会陆陆续续有人辞去了城里的工作返回乡下创业了!

不过,所谓的许多返乡创业都是在农民赖以生存的耕地资源上面开展的,我国的18亿亩耕地资源是底线也是红线,耕地保护制度的落实,要求做到农田就是农田,不能从事其他非农产业,这是自2023年一号文件发布以来才知道的最新消息!

对于农村地区,违规占用耕地资源从事其他非农产业,今年将会进行严厉打击,任何人、任何单位、任何理由都不可以躲避审查和管理,这样做的目的很简单,那就是:守好三农基本盘,确保耕地数量相当,质量相当,产能不降,保障粮食产量和质量,让我国的农业发展回归正轨,保障粮食安全和稳定!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国家对三农领域的工作尤其重视,比如对宅基地、耕地资源、农业发展各方面都做出了具体规定,越来越多的人回到农村创业,但也有一些“生意”开始变味了,虽然能够带来效益,但却是在损害了某些利益才产生的效益,请注意,近期国家要开展大整治,在农村的某些“生意”将一律禁止!

一、农村收购青麦

“还有20天成熟”的小麦被提前收割作为“青储”,学名叫做“青贮饲料”,简称青贮,其是由青绿多汁、营养丰富的鲜颗植物密封、发酵而成,由于储存时间久,比干饲料更具营养,且发酵后更易被动物吸收,因此有“草罐头”的美誉,主要用于冬季喂养牛羊等反刍类动物。

收购青麦用于青贮饲料是市场行为,而小麦成熟之后再卖属于剪刀差时期定价机制的沉疴,农民为了赚钱,用脚趾头想想都明白哪个更划算,前段时间,网上说华北地区有人以1500元一亩的价格去收购已经灌浆,还有20天成熟的小麦,一时之间,关于“买卖自由”和“恶意毁粮”的争议此起彼伏!

毫无疑问,粮食产品价格失衡会反向拉动小麦及相关产品价格上涨,作为农民真是太不容易了,赚点钱还要受到广泛关注,现在国家禁止农民收割青麦,就怕引起粮食危机。

二、贩卖黑土地

黑土是非常肥沃的天然农耕资源,用一点少一点,“黑土地保护法”已经于去年8月1日起正式实施,明文规定禁止盗挖、滥挖和非法买卖黑土,一般这些黑土地位于黑吉辽和内蒙古这四个省份地区,这些具有黑色或者俺黑色的腐殖质表土层,性状好、肥力高,适用于粮食生产,油料作物、糖料作物、蔬菜等农产品的生产,贩卖东北黑土地属于犯法行为,不仅要没收违法所得,并处每立方米500-5000元的罚款,若明知是非法黑土而购买的,除了没收之外,还要处以1-3倍的罚款!

三、收售蚯蚓

蚯蚓具有药用价值被称为地龙,农村蚯蚓是改善土壤的益虫,一些人看中了其商业价值,会使用电捕的方式大范围捕捉蚯蚓,都是为了利益使然,大量蚯蚓被抓走,土壤结构改变,土质变差,非常不适合继续耕种粮食作物,因此,严厉打击电捕蚯蚓行为,是每个农民朋友的责任和义务!

四、耕地种树将被整治

以前的农民喜欢或者习惯在耕地上种植树木,或者是果树,一方面是为了美观,另一方面是为了收益,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却提出不允许占用耕地资源进行其他非耕地行为,要开始实行“退林还耕”的工作,’比如:绿化造林、建设绿色通道、挖湖造景、种植草皮、种植果树等等,这些都是不可以的!

没有办法,这些非耕种产业会严重影响到粮食的正常生产,时间久了,这些果树也好,葡萄架也好,都会影响到原先土地的耕种功能,会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和原有价值的损失,发现即拆除,一定要恢复原状。

五、占用耕地挖鱼塘养鱼虾将被整治

不少农民朋友会为了多赚取一些收入,会将耕地挖坑变成鱼塘,养殖一些鱼虾之类的进行养殖业,效果也是非常明显,虽然前期投入较多,但看得见的收益是非常不错的,毕竟,在农村耕地挖建鱼塘,成本很低,环境适宜,从农民变成了鱼塘主,还能赚不少钱,许多人都看到了这个行业赚钱,纷纷投入到养殖鱼虾的行业中去。

以前是支持这样的行为的,但现在的状况却是改变了,原因很简单,大量的鱼塘挖建,造成大量的耕地资源被破坏,粮食生产受到严重影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央一号文件就要求不允许将耕地改变成其他养殖行业,发现一个,要求恢复一个,必须要恢复到原来能种植的状态才可以。

六、严禁在耕地上建设养殖场

许多农民朋友热衷于搞养殖业,比如鸡鸭鹅狗、猪牛羊之类,在耕地之上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养殖大棚,以前看起来非常壮观,而且,的确能带来非常不错的效益,但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对于占用耕地进行养殖业是不允许的,发现即拆除,要求恢复原来耕地的状态,很多人表示不理解,毕竟投入了那么多怎么办。

既然这是要求,那我们只需要执行就可以了,千万不要抱有侥幸心理,出动无人机和卫星侦查,会很容易就发现那些占用耕地的养殖大棚的,发现正在建设的即拆除,没有商量的余地,正在建设的不要建设了,没有拆除的限期整改。

结语

现在越来多的年轻人从农村离开,来到城市生活,能留在农村继续生活的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孩子,因此,许多耕地资源被闲置,造成撂荒地的产生,“空心村”出现的概率越来越高,这非常影响粮食的正常生产,农民朋友想要赚钱,不得已才进城打工,但耕地资源也不能浪费,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虽然国家陆续出台了多项关于农村建设的政策,但农村依旧出现了大量的荒地无人种植的现象,毕竟,现在是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物价上涨,靠着原先的耕种模式很难吃撑的起生活所需,除非一辈子不走出农村,但孩子终究是要奔向远方,现在的房子、车子、彩礼、生活成本都太高了,农民朋友想要多赚钱,不应该支持吗?

农村和城市的差距日益明显,为此,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推动农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相信,很快就能看到成果,让农民日子过得好一些,收入多一些,幸福感上涨一些,是每个农民的心愿!

随着中央一号文件的下发,农村将要开展一次大规模的整治活动,农民朋友们,请大家理解并支持国家的决定,尽可能的回归到粮食生产的民生大计上来,如果有从事以上生意的人,请尽快处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

不知道,大家对于以上几种“生意”的禁止有什么看法?欢迎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农村   黑土   鱼塘   养殖业   蚯蚓   不允许   耕地   果树   小麦   粮食   生意   农民   发现   朋友   国家   资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