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行洛阳(第20站)~在塔林翻筋斗(少林寺)

上周末,陪着老母亲去了趟少林寺。

还是楞头少年的时候,和小伙伴们去过一次,算起来到如今已经过去了将近30年。

怀念那个年纪,虽然口袋空空,脑袋也空空,但总是有无限的胆量、精力,以及无穷的幻想。那个时候的自己,选择去少林寺,无非是向往这里有传说中的功夫,还有小说里的武林。那时游客还可以走进大殿,近距离看着青石上一个又一个巨大的深坑。那时的自己每每伫立在一处遗迹前,就忍不住幻想自己也是在此修习多年的武僧,不在意一切可以付出的苦,只要能成为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的高手,幻想的头脑里总是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持哨棒,在最后总能博得美人笑,揽得温香归。当然,那位武功出神入化的扫地老僧,我绝对是不愿意做的,毕竟要受得寂寞太久而且形象也不够拉风。

这么多年过去,武侠的梦终究只是白日梦,懵懂少年也成大叔。口袋虽然不再叮当作响,但脑袋里却只剩下无趣的现实和历史文章,残存的些许幻想,也随着时间流淌变得更羞涩,常常隐没在角落里,再也不会天马行空。


前几天的天气还好像马上要进入夏天,转眼间就迎来了倒春寒,大风萧萧凛冽如刀,温度骤降20度,原本计划惬意的春游,变回了臃肿的冬日之旅。既然计划了些日子,那就还是正常出发,一大早6点半便启程。虽然从市区到少林寺的整体距离只有不到60公里,但毕竟是周末,尽量避开路上无谓的塞车。

总是人算不如天算,刚出发没多久,就发觉车尾飘飘,停车下来查看发现是左后轮的问题,轮胎已经明显瘪了一半,胎压严重不足。毕竟还是太早,很多维修店都还没有开门营业,只好一路慢慢开。终于在快到偃师缑氏镇时,找到了一家汽修店。维修师傅肉眼判断,即确认是车胎扎了东西。拆下轮胎检查,发现一根一寸多长的铁钉扎穿了轮胎。好在发现处理及时,半个小时内处理完毕,继续赶路。

沿乌海线进入缑氏镇,就到了玄奘的老家,玄奘故里、唐僧寺就在经过的道路旁,玄奘当年取经回洛阳,几次向皇帝请求留在少林寺翻译经文,未获准许。他一定非常了解佛教历史在这片土地上的演化过程,知道少林寺最早就是北魏孝文帝为了安置东来的印度僧人而建的。当时选址在少室山中,一方面是因为这里距离当时北魏的洛阳都城只有五十公里,另一方面这里环境清幽,有利于东来的印度高僧们静心研习佛法、翻译经文。当年玄奘欲入少林寺而不得,今天我去也顺便是替他还下心愿吧。

从玄奘故里开始算起,只需要二十分钟左右的车程,经过一段盘山公路,翻过了脊,就到达少林寺景区的停车场。路上有个牌子,提示已经进入郑州少林寺。

虽然从文化历史上少林寺还是和洛阳关系密切,但如今从行政划分上已经和洛阳没有什么关系了。自古洛阳就以嵩洛为胜,这里“嵩”就是嵩山,而“洛”是指洛河。大概是在90年代末,少林寺所在地登封县,被从洛阳划到了郑州,还是有些遗憾。

停车场的车已经挺多,看起来大多都是省外的车辆,还有开房车从几千公里外跑来的,说明少林寺的吸引力和辐射能力确实很强大。

票价80元,买票后过电子检票口,即能看到一片大广场,广场左边有一株很大的树,大约是梨树,枝头枝尾开满了透着晶莹光泽的白色花朵,在这刺骨寒风中,如一串串洁白剔透的雪,依附着枝条随风摇动。这么漂亮的树,自然少不了拍些照片,只是我也不能确认这株是否就是梨树,倘若景区能够有标牌说明植物的名称和种类,大概会更好些吧。


走在一段长长的游客接引路上,穿过一片近些年修建的广场和石门石牌坊,会路过一家少林武术学校,一群十几岁的少年穿着单薄的武术演出服,手持表演用的刀枪剑戟,刚刚列队从景区外表演归来。此时阳光看起来虽然明亮得有些刺眼,只不过仿佛密度不够似的,只能用来给这世界照明,却无法依赖它取暖。南边大约两三公里远的高山山顶这时看上去更有气势,因为目测数公里长的山峰顶端,像被刀横着削过一般,如同人工垒砌的高墙,背后湛蓝天空映衬着,极有气势。

走了没多远,既可以见到一座被栅栏保护的砖塔,到此处就已经进入少林寺核心腹地。这里是进景区后可看到的第一座墓塔,其下埋葬的是一位唐代高僧法如,他与神秀、惠能同期,是禅宗当时北宗的代表人物。


禅宗传自菩提达摩,北魏时期,达摩从海上到达中国的南方,后经梁入北魏,之后便在少林寺待了9年,并且也是在这里将禅宗“明心见性”的法门落地生根,也是这个原因,少林寺被视为禅宗祖庭,而达摩则被视为禅宗之祖。


再往西行进不到一公里,既可以看到少林寺的正门,影视剧里,这里大概是少林寺出镜最多的地方。山门左右各有座石牌坊,年代过于久远,以至于表面斑驳残破,其上雕刻的石兽和文字倒还清晰可辨。

进入少林寺正门,迎接游客的是尊弥勒佛坐像,之后的殿内两侧前后分别伫立着巨大的二力士和四大天王的彩绘泥塑雕像,栩栩如生。

少林寺的建筑大多都是近一百年内重建的。在民国初的军阀混战中,少林寺遭到了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破坏。当时的时局是北洋政府主导下,北有北洋政府,南有孙中山,以及冯玉祥的国民军等诸多军阀并立。当年就是冯玉祥手下的十三太保之一的石友三,在和此地驻扎的樊钟秀的建国豫军大战一场,导致少林寺经历了一场浩劫。当时盘踞在此的樊钟秀还是少林寺的俗家弟子,再被石友三击败后,后者为了泄愤,将少林寺放火烧毁,就连藏经阁里的数千卷经书都未能幸免,千年古刹毁于一夕。多年后蒋介石到达此地时,眼见一片破败,也禁不住在日记里写下一番感慨。而石友三本人则在12年后,穷途末路之际,被手下人活埋到了黄河岸边,也被世人认为这是他应得的报应。

当年残存的遗迹,如石碑、古木以及部分未完全修复的建筑遗址在寺内还可以见到。前一个多月白马寺相比,在少林寺中游客的比例更多,而来此烧香拜佛的人相对少许多。

整个寺中,功夫的元素倒是不多见,除了碑文上的记载,就是大殿内的壁画、地面被练功武僧踩出的大坑。更容易看到的,还是关于佛教、及禅宗故事的描述,似乎提醒人们更要记得这里是佛教圣殿。

少林寺内可以参观的面积相比比较有限,和关林差不多,出寺后向西大概一公里方向,就是天下闻名的塔林。自唐代开始,就不断有高僧圆寂后,在此建墓塔。很多年前,这片清净之地,还是可以任游客游览,可以很容易看到每座塔上的塔额和塔铭。而如今文物保护的要求更高,外围建起了一圈围栏,将游客与长眠于此的高僧们远远地隔开。

这天,我终于实现了在武术圣地,一展身手的夙愿,虽然表现形式是意外的狼狈。

我的老母亲常提醒我“观景不走路,走路不观景”,但几十年后故地重游,免不了还是有些激动,就在我刚见到塔林后,便举着手机对着栅栏里一顿乱拍,结果回身去找老母亲会合时,没有留神身后有一块大青石墩子,回转身体时过于用力,膝盖别在了石墩边缘阻止了下半身的移动,而惯性带着上半身继续运动,将我的整个身体带起后,从石墩上直接翻了过去,那一刻我除了发出惊呼,就是无奈地看着自己几乎要脸部着地。在身边上百名游客关注下,来了个大力金刚摔。虽然很快还是爬了起来,尴尬免不了,还受了点伤,磕伤的膝盖,扭伤的手腕,直至今天也还没有全好。之后,踉踉跄跄得找到人群里的老母亲,还好她没有注意到我这尴尬的一幕。

想起这段经历,就当是在列位高僧的神位面前,参加了一次体能测试。只是这一跤体现出的身体素质,大概要被判为不及格。武学奇才大致和我就此无缘,在做过多年白日梦后,于这武学与佛门圣地,意外得认清现实——还是踏踏实实做个修禅悟道的扫地僧更靠谱些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9

标签:塔林   洛阳   少林寺   达摩   少林   北魏   禅宗   高僧   景区   游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