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纪大了腰腿不便,病根在肝肾,送你一味中成药补益肝肾强筋健骨

上了年纪的朋友们,你是否也有过这样的经历:早上起床,出门买个菜,回家上楼梯的时候觉得腰背又酸又胀得直不起来,连带着腿也觉得没有力气,上个楼觉得非常费力。这种情况反反复复,一方面使得生活很受困扰,另一方面好像不是什么严重的毛病,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法。

卫生部数据统计显示:我国已有超过2亿的人患有腰椎疾病

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应对腰痛的毛病呢?

一、 要区分不同原因的腰痛。

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腰腿不便主要是因为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退行性改变等引起的。但是也有一些例外的情况,要想更好得治疗腰腿不利,最重要的就是明确病因。

1.炎性腰背痛

炎性腰背痛常见于强直性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银屑病性关节炎等风湿免疫类疾病。

这种腰痛的特点是:

①发病多在40岁以前;

②疼痛具有隐匿性;

③夜间或晨起时明显,活动后减轻,休息时加重。

遇到这种类型的腰背疼痛,千万不要以为是劳累导致的,一定要去医院检查,排查相关疾病,并接受规范治疗。

2.神经根性腰痛

神经根性腰痛常见于脊髓炎、带状疱疹或肿瘤转移到脊髓,以及一些特殊的精神因素引起的疼痛。

这种疼痛的特点就是在没有任何外界刺激的情况下感到疼痛,疼痛一般比较剧烈,且会向下肢放射。

这种疼痛也是不能掉以轻心的,必须尽快就医,确定疼痛原因,正规治疗。

3.机械性腰痛

机械性腰痛是由于腰椎、腰部肌肉、腰椎间盘以及其他腰部的软组织受到损伤后压迫局部神经引起的疼痛。

这种疼痛的特点是:

①有比较明显的受伤或劳损病史,发病通常在40岁之后;

②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③热敷等之后可以自行缓解。

这一类腰痛是我们今天讨论的重点!

二、中老年腰腿不变病根在肝肾

中医上认为腰痛的毛病是由于内因和外因共同引起的。内因是肝肾不足,外因是过度劳累或感受外邪。

中医上的肝肾与西医中的肝脏、肾脏的概念有所不同,更加侧重于生理上的功能

肝在天干中对应乙,五行属木,具有疏泄气机、藏血等功能。《素问·痿论》里说:“肝主身之筋膜。”肝中所藏的血液可以对身体的筋脉进行滋养,肝血不足,就会导致筋脉失养,疲软无力

另外,肝乃“疲极之本”,也就是说如果肝的功能不好的话,人对于疲劳的耐受能力就会下降。

肾在天干对应癸,五行属水,具有藏精气,主生殖,主管水液代谢的功能。肾中所藏的精气具有充养骨髓、脑髓的作用,因此当肾中精气不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腰酸背痛,下肢无力的现象。

《素问·脉要精微论》云:“腰为肾之府。”当肾中精气不足的时候,腰部总是很敏感得出现各种不适。

五行中水生木,中医理论也认为肝肾同源,肾中精气可以转化为血液藏于肝,肝中的血液也可以转化成精气藏于肾。

因此,两者经常相互影响,肝血不足日久也会导致肾精亏虚,肾精亏虚日久也会导致肝血不足。

当人上了年纪之后,肝血、肾精多多少少会有一定程度的虚损,从而导致筋骨不利,表现为腰酸腿软,活动吃力等等。如果再加上劳累过度,或者受到寒冷刺激,腰酸腰痛就会更加明显。

三、肝肾不足的具体分类

虽然中老年人,腰腿不利总体病根都是肝肾不足,具体到个人还有细微的差别。

·肝肾不足,偏于阳虚

这类患者在肝肾不足的基础上还具有阳气不足,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怕冷,尤其是腰部和下肢,还经常觉得腰部和膝盖发凉,到了冬天更严重,戴一个护腰和护膝或者贴个暖宝宝会觉得好很多。

这类患者还常常会伴有夜尿偏多,大便不成形,舌淡白,舌苔白,脉沉迟等症状。

·肝肾不足,偏于阴虚

这类患者在肝肾不足的基础上还具有阴液不足,最典型的表现就是潮热盗汗,尤其是更年期的女性,经常觉得手心、脚心、脸颊一阵烘热,夜里睡觉的时候会出汗。

而这一种腰腿不利常常表现为腰部和膝盖的酸痛。还会伴有小便灼热感,失眠多梦,舌偏红,苔薄少,脉细数等症状。

·肝肾不足,兼有寒湿

这类患者通常年轻的时候在寒冷潮湿的环境里生活或工作过,导致寒湿之邪侵入关节。最典型的表现是腰部、膝盖觉得沉重、冷痛,阴雨天会明显加重

这类患者还经常会出现浑身困重乏力,胃口不好,舌淡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

四、补肝肾、强筋骨的中成药

1. 肝肾不足,偏于阳虚——龟芪壮骨颗粒

龟芪壮骨颗粒的主要功效是补气补血,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其主要成分由熟地黄、当归、山茱萸、黄芪、枸杞子、山药、制何首乌、女贞子、龟甲等组成。这些药物多具有温补肝肾,补益气血的作用,整体偏于温性

对于腰腿疼痛,怕冷,夜尿偏多,大便不成形,舌淡白,舌苔白,脉沉迟的患者比较合适。

2. 肝肾不足,偏于阴虚——益肾壮骨胶囊

益肾壮骨胶囊具有滋补肝肾、养心安神、壮骨柔筋的功效。

其主要成分由制何首乌、柏子仁、制菟丝子等组成。这些药物多具有补益肝血肾精的作用,性味偏凉偏平和。

对于腰膝酸软,失眠多梦,舌偏红,苔薄少,脉细数的患者更加合适

3. 肝肾不足,兼有寒湿——独活寄生丸

独活寄生丸是由药王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中的独活寄生汤变化而来的,具有补益肝肾,祛风除湿的作用。

其主要成分是由独活、桑寄生、秦艽、防风、细辛、当归、熟地黄、白芍、茯苓等组成。这些药中当归、熟地黄、桑寄生等具有补益肝肾的作用,独活、秦艽、防风等具有祛风除湿的作用。

对于腰部、膝盖觉得沉重、冷痛,阴雨天会明显加重,伴有胃口不好,舌淡胖,有齿痕,舌苔白腻,脉弦滑等症状的患者更为合适。

以上介绍的中成药仅作为参考,在生活中如果出现腰腿不利的症状,还是更加建议大家到医院进行检查,再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祝愿各位读者身体健康,一切安好!

参考资料:

[1](上古)黄帝等撰;李郁,任兴之编译;支旭仲主编. 黄帝内经[M]. 西安:三秦出版社, 2018.06.

[2]罗娟,于铁.龟芪壮骨颗粒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9):158+160.

[3]袁群生. 益肾壮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症例80例报告[J]. 中国保健营养:临床医学学刊, 2009, 18(12):2.

[4]文永盛, 独活寄生丸. 四川省,成都市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2015-06-05.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补益   熟地黄   舌苔   独活   病根   腰痛   精气   中成药   腰部   不便   患者   疼痛   年纪   作用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