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强区县名单出炉,浦东高居榜首,海淀首破万亿,昆山仅列第九!

2022年,中国十强区县正式揭晓,依次为浦东新区、海淀区、南山区、朝阳区、滨海新区、天河区、西城区、福田区、昆山市、龙岗区。

浦东新区以16013.4亿元居首位,海淀区GDP总量首破万亿,为10206.9亿元。北京和深圳各以三个区的数量,并进十强。其他天津滨海新区、广州的天河区以及江苏昆山市在十强中各占一席。此次百强之首的县级城市昆山明显不敌有着强大资源支撑的上海和北京区县,仅列第九。


Part.1

2022年,中国十强区县GDP名单正式出炉,按各地统计数据显示排列,十强名单依次为浦东新区、海淀区、南山区、朝阳区、滨海新区、天河区、西城区、福田区、昆山市、龙岗区。

其中,维持着上海、北京、深圳的排位顺序。而北京与深圳同样在十强中,各占三席,值得一提的是海淀区首度破万亿,但距离浦东还有差不多一个西城区的GDP总量。

前十强GDP分别为:浦东新区(16013.4亿元)、海淀区(10206.9亿元)、南山区(8035.9亿元)、朝阳区(7911.2亿元)、滨海新区(6900亿元)、天河区(6215.7亿元)、西城区(5700.1亿元)、福田区(5514.5亿元)、昆山市(5006.7亿元)、龙岗区(4759.1亿元)。

昆山虽居连续多年占据全国百强县之首,但面对着有强大科技等资源要素支撑的上海、北京和深圳,还是败下阵来,仅列第九。

Part.2

2018年,浦东新区的GDP总量就已经突破了万亿,这完全不是其他各地区县所能比的,浦东是原浦东区,川沙县,南汇县三个县合并而成的,以全市1/5的土地面积,1/4的常住人口,创造了上海1/3的经济总量、40%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50%的金融业增加值和60%的外贸进出口总额。

浦东,不仅是上海的金融重镇,而且是自贸区、港口所在地,同样也是科创重镇,是上海对外开放的前沿窗口,也是实体经济的关键所在。押注浦东,就是在押注上海的未来。

2019年,上海出台《关于支持浦东新区改革开放再出发 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这一文件被坊间称为“浦东20条”。根据意见,浦东将被赋予市级经济管理权限,七年后,浦东新区经济总量要突破2万亿元。

2022年,浦东新区GDP16013.4亿元,增长1.1%,增速高于全市1.3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市比重达到35.9%,较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持续发挥全市经济稳定器、压舱石、动力源作用。而2021年,浦东新区GDP突破1.5万亿元,在2022年疫情等各种因素影响下,仍保持1.1%增速,相信,浦东新区突破2万亿元,指日可待。

Part.3

继浦东新区之后,海淀区的GDP总量也终于突破万亿,在2022年达到了10206.9亿元,占北京全市总量的比重已经提升至24.5%。

2022年,海淀区的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811.9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393.0亿元。三产服务业比重占到了全市GDP总量的92%,产业含金量是天花板级别的。

相比去年,海淀区的GDP增量为705.2亿元,占北京全市增量的比重超过50%,成为了北京社会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海淀区的面积不大,仅仅431平方公里。严格意义上来讲,海淀区更像是一个市辖区的配置,而浦东新区则是拥有副省级级别的国家级新区。与全国其它区域经济发展相比,海淀区最大的发展优势在于高等教育,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位于此。同时,海淀区还注重人才,前两年发布了《中关村科学城促进人才创新创业发展支持办法》。长期以来,海淀区致力于构建以大信息产业为支柱、大健康产业为突破、科技服务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撑、未来产业为先导的现代高精尖产业体系。

截至2022年底,海淀区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65家,约占北京全市的45%、全国的3%。未来,海淀区将全力推进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核心区的建设,加快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Part.3

深圳的南山区作为广东经济第一区,以8035.9亿元的经济总量排在全国第三,深圳11区之首。

南山区相比2021年增长了405.3亿元,增量高居第一,名义增长速度为5.3%,比全市增速平均值低了0.3个百分点。三年来,南山区GDP增长近2000亿元,跨越两个千亿级台阶。南山区规上工业增加值2077.52亿元,首次突破2000亿元大关,增长6.2%,成为南山经济主引擎。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8.2%,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60.6%;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4435亿元,增长4.9%,占GDP比重达55.2%。

1990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南头管理区和蛇口管理局合并成立南山区。南山区自2013年开始,经济总量跃居深圳各区首位。如同深圳的极度浓缩一样,南山区实现了连续跨越式发展:GDP从1990年建区时的78亿元,到现在超过8000亿元大关,33年间,增长了100多倍。

面积不足深圳十分之一的南山被誉为“中国最具硅谷气质城区”。“科技创新 总部经济”双轮驱动一直是南山的突出特点。在产业创新方面,一是规划建设海洋科技园,培育海洋经济新增长点。二是发挥南山区特色优势,推动生物医药产业转型升级。三是依托集成电路公共平台,加速核心技术自主突破进程。四是聚焦科技前沿领域,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如在区块链领域推动出台支持政策,构建应用示范场景,挖掘新的技术集成点和产业增长点。相信南山区很快将飞跃万亿大关。

Part.4

江苏的昆山在前十强中,是唯一的县级市,GDP破5000亿,18年蝉联居县级市榜首,体量堪比一个省。与全国其他进入十强的九个区相比,昆山无论在行政级别、资源禀赋等的支撑力量均不足,但却以一个县级市的级别力压龙岗区,名列第九。

昆山的经济主要得益于发达的工业,基本上已经和上海、苏州连为一体了,城镇化水平非常高。从“自办开发区”、大力发展台商经济,到“昆山之路”走向埃塞俄比亚,30余年的时间,昆山由一个农业县蜕变为制造业强市,且持续领跑中国县域经济18年。

多年前,昆山市就已经开始对标深圳,随着多年的发展,2022年,昆山新登记市场主体5.7万家,新增上市企业6家、累计达46家,北交所全国首个县级服务基地成功落户;完成工业投资250亿元、增长8.4%,总量创五年来新高。

昆山培育了28家A股上市公司,包括日久光电、飞力达、优德精密、华辰装备、佰奥智能、隆扬电子、可川科技、科森科技、哈森股份、沪光股份、龙腾光电、泽璟制药、东威科技等,涉足机械设备、电子技术、生物制药、汽车零部件等领域。

昆山近年来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不断优化产业结构,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迈上6000亿元台阶,占规上工业产值比重达55.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至3.83%,净增高新技术企业436家、总量超2700家。

但是,2023年,包括昆山在内的江苏苏州外资经济可能面临寒冬。据悉,富士康、联涛(立讯精密icon)是苹果产业链的一个、昆山最大的三家电子厂仁宝即将迁往国外,其产业链上下游的大量台资企业也将紧随其后。富士康将几乎所有内地工厂迁往越南和印度。

2023年,昆山如何挺住压力,继续引领中国的县域百强向前冲,是摆在面前的一道难题,我们也希望2023年,昆山的经济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昆山   昆山市   浦东新区   海淀区   海淀   深圳   榜首   北京   上海   区县   总量   南山   十强   经济   浦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