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行走的课堂”中寓学于游

来源:【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

学生们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学习画扇面的技巧。

学生用彩笔画出喜欢的图案,自制团扇。

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手工制作,学生们沉浸式体验传统文化。

学生们在研学游中不仅游得开心,还收获了知识,获得各种荣誉。 (本栏摄影 张扬)

最是一年春好处,恰逢踏青研学时。走进乡村做“快乐小农夫”、走进农业基地探究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在温暖和煦的春天里,我市各大研学机构纷纷组织开展研学旅游活动,到大自然中踏青、到展馆中探索、到实践基地中学习,掀起春季研学游新热潮。

把课堂搬进“大自然” 在鲜活的“课本”中快乐学习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大家在室外观察了很多春天的景象,现在就用你们手中的画笔,画出心中的春天好不好?”“老师,我看到树变绿了,可以把春天画成穿绿裙子的小女孩吗?”“老师,我看到了花和小燕子,想把春天画成穿花衣服的小燕子”“老师……”拿起手中的彩笔,在风筝上描绘出心中的春天,一时间,原本白色质地的风筝渐渐变得色彩斑斓,孩子们心中的春天跃然于风筝之上。这是在天定山智成农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春季亲子研学游活动中的一组“镜头”,也是我市各大研学基地中,常见的春季研学游项目之一。

在春天的大地里撒欢儿、与家长一起“寻宝”,跟着音乐起舞、与家长一起做游戏,走进农业基地学习农业知识、采摘果蔬……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研学相关负责人潘红闯介绍,结合当下季节,天定山智成农业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春季研学主要以春游踏青、农耕文化等为主。结合天定山旅游度假小镇现有资源,孩子们可以在智成农业基地的大棚中看到南方的水果、花卉,了解“南果北种”的秘密,也可以亲手采摘果蔬、种植蔬菜,探究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目前,研学活动非常受欢迎,4月份每周双休日都会推出研学实践活动和亲子研学活动,预计每周可招大约260名学员。

“人勤春来早,农田放水忙”,了解春天,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本”。吉林省如美乡村研学旅行基地结合春季旅游,打造了“萌娃逗春趣”农耕活动,让学生们扮演小农夫的角色,带孩子们走进田园学堂,体验种土豆、玉米和插秧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农业知识学习和农耕体验相融合,让孩子们走进乡村,感受蓝天黑土的气息,体会“鲜活”的农耕文化。

把课堂搬进博物馆 沉浸式特色课程边游边学

试穿传统服饰,在穿衣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服饰的相关知识;跟着老师一起学习古代礼仪,了解中华礼仪文化;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体验投壶运动,在互动中了解传统游戏……把课堂搬进博物馆,暖暖春日,在小研老师的带领下,数十位身着传统服饰的小朋友走进长春文庙博物馆,沉浸式参观体验、边游边学。

在扇面上绘制农民画、自己动手制作团扇,5日,21组亲子家庭在“指尖非遗亲子活动——巧手画扇面”活动中,与非遗传承人钱老师一起学习中国古扇的相关知识、画扇面的技巧。

“像这种非遗文化研学活动,我们全年计划打造32场,通过研学活动弘扬中华传统文化,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非遗、探索非遗。”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研学中心总监张妍告诉记者,依托吉林省如美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吉林省如美乡村研学旅行基地,长春文化国际旅行社研学中心专门打造了非遗文化、职业体验、航空科普、劳动实践、自然探索等系列研学活动,让孩子们在旅行中体验研学的过程,有所收获、有所思考。目前各种研学游活动都非常受欢迎,按课程分配,每堂课都会有20组~25组家庭报名参加,一些报名晚未报上名的家长还纷纷提出加班的请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我们跟着研学老师去过桂林,参加过农耕、活字印刷、非遗活动等多次研学活动,每一次孩子都有所成长。”参加研学活动的岳岳妈妈称,在吉林省如美文化研学旅行基地参加研学活动已有两年时间,孩子不仅在活动中游历了大江南北,还学习到了很多知识,结交了很多朋友,比跟着家长出去单纯地旅游收获得更多。

研学游发展迅速 仍需要继续打磨提升

以自然为师、与万物为友,将课堂“搬”出教室,打造“行走的课堂”,带着课本上学到的知识,走进大自然、走进博物馆,让书中的文字与眼前事物对应实践,再带着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返回到书中寻找答案,这样的双向学习,只是研学游其中的一部分。

研学游,将旅游与研学通过“教学做合一”的理念、方法和模式,寓学于游。而在研学游蓬勃兴起的当下,我市各大研学机构积极探索、创新发展,按照“基地为支撑、课程为灵魂、人才为关键、线路为载体,研、学、游融合一体”的发展理念,不断扩大研学游范围,策划组织多元化的特色研学活动,激发了旅游市场活力,掀起了春季研学游新热潮。

为了更好地发展研学游、打造研学课程,吉林省研学旅行协会会长、吉林省青年商务国际旅行社董事长由杰先后前往江西、湖南、山西、山东等地调研、交流,与各地研学相关部门和研学机构在研学旅行课程设计、标准体系建设、研学指导师培训以及研学营地规划建设上进行思想碰撞。由杰认为,当前,长春市乃至吉林省的研学游发展非常快,但还需要继续打磨提升,让研学游更加精细化、专业化。比如从研学基地的角度来看,还需要继续完善,打造更加适合研学游的设施;在课程体系方面,需要打造更有深度的不同年龄段、不同类型的研学课程,提升研学的生动性和内涵,打造研学品牌。同时推出更多专业的研学教材,为研学游提供指导,也让研学游更加规范化、系统化;研学游中,研学导师不仅是研学游过程中知识的传递者,更是引导者。所以,应该更加注重对研学导师的培养,提升研学导师的综合素质,更好地为研学游服务。

本文来自【长春日报-长春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吉林省   农耕   长春   春季   课堂   春天   老师   旅行   基地   农业   文化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