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造谣诽谤类型占比最高”看网络生态治理任重道远

据百度公布的《百度2023年3月侵权举报受理公示》指出,为进一步展现百度内容生态对于网络侵权的违规行为“零容忍”态度,根据国家及上级监管单位统一部署要求,严格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百度内容平台定期开展自查和治理工作,完善快速举报工作,并针对用户举报违法违规内容进行处置和公告。《公示》显示,2023年3月1日至3月31日期间,各举报申诉渠道共受理侵权类举报线索26071条,其中有效举报6561条。有效举报中处置侵犯网络人格权益6052条,侵犯个人信息权益509条。其中侵犯网络人格权益中,采取修正、删除、屏蔽等措施处置造谣诽谤5993条,侮辱谩骂59条。暂无关闭账号,其中已对1059个账号进行线下通知警告。在近五个月侵犯网络人格权益处置数据中,造谣诽谤类型占比最高,月均占比88%左右,且呈逐步递减趋势。侮辱谩骂类型处置数据占比基本持平。《公示》还指出,未来,平台每月将定期发布网络侵权举报受理处置情况,加强账号和内容管理,积极引导用户行为,切实保障网络生态环境。笔者以为,从“造谣诽谤类型占比最高”可以看到,网络生态治理依然任重道远。


众所周知,无论从哪个角度去考察,我国都是当之无愧的全球最为庞大数字社会。当数字化、信息化浪潮风起云涌,每一个网民作为独立的“个体”,既“通古今之变化”,也“立时代之潮头”,他们尽享数字经济、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的网络红利之时,也时常被自媒体造谣传谣、网络水军乱刷好评、直播间里戾气横生等网络乱象所困扰。从网络大国向网络强国迈进的道路上,有效治理网络生态,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环境至关重要。组织开展13项“清朗”专项行动,累计清理违法和不良信息5430余万条, 处置账号680余万个,下架APP、小程序2890余款,解散关闭群组、贴吧等26万个,关闭网站超过7300家……在前不久召开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有关部门公布的2022年网络“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成绩单”,见证了“清朗”行动的效果,但同时也显示了网络生态治理的特点,那就是很难一蹴而就、毕其功于一役。


“造谣诽谤类型占比最高”,网络生态治理依然任重道远。从百度公布的数据不难看出,在该平台上每月仍有大量的侵权行为发生,而且从近5个月的统计来看,造谣诽谤类侵权行为占比最高,月均高达88%左右。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网络违法和不良信息的出现与存在,往往经历了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有人充当“幕后黑手”,组织网络水军操纵信息、刷量控评,扰乱网络秩序;有人迷信“流量为王”,以“色、丑、怪、假、俗、赌”等违法违规内容蹭热度、博眼球,制造网络乱象;有人推崇“网络暴力”,采取逞勇斗狠、互撕攻击、谩骂吐脏等行为,污染网络环境……在互联网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总有那么一帮人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驰骋其中。维护广大网民的合法权益,共同营造美好的精神家园,必须要树立持之以恒的思想,长期施策,久久为功,一抓到底,标本兼治。


总之,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符合公众利益,是广大网民的共同期待,而网络生态治理绝非一朝一夕、一招一式就能解决的,必须要长远打算,持之以恒,持续发力。值得相信,只要我们不断提高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形成政府、企业、网民多方参与,法律、技术、经济等多种手段并用的格局,我们就一定能够净化网络生态,共同打造“清朗”网络空间,共建网上美好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3

标签:生态   类型   水军   清朗   任重道远   网络   网民   账号   人格   权益   内容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