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雾、泉、峡、溪、瀑

天生桥,一种天赐的、堪称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这种奇观可见于中国的喀斯特地貌区,让我印象最深的,是重庆武隆的天生桥。武隆的天生桥不但高,跨度也大,而且还是三座,人称天生三桥。

我们是从乌江画廊过来,看完芙蓉洞后,第二天一大早钻进武隆大山的。计划是先到仙女山看看,春日正好,山上的草原一定很好看。可惜山顶的仙女草原起了大雾,能见度只有十来米,于是匆匆去了天生三桥。

天生三桥由天龙桥、青龙桥和黑龙桥组成,在武隆城区东南约20公里的白果乡与核桃乡交界处,集山、水、雾、泉、峡、溪、瀑于一体,具有雄、奇、险、秀、幽、绝等特点。

沿着幽静的小道前行,一道天然石梁横跨在两道绝壁之上,经年的雨水冲刷,在石梁之下形成穿洞,这就是天生三桥中的天龙桥,又名头道桥。桥高235米、厚150米,平均拱桥高度96米,气势磅礴,景区公路就从桥面经过。沿着凿在绝壁上的石梯下行,眼见得桥中有洞、洞中生洞,既神奇又壮观。直至谷底,头顶只剩一线天光,如入万丈深渊。漫步在石板铺成的游道上,两边的嶙峋石壁间,千万年的雨水冲刷,形成了一幅幅形状各异的图案,似人、似动物,让人浮想联翩。

石径蜿蜒在羊水河峡谷,林森木秀,飞泉流瀑。春天来了,枝头早已冒出嫩芽,石缝间的枯草也已变绿,峡谷一片葳蕤。我们一路赏景,不一会儿便到了青龙桥。此桥又名中龙桥,桥面高281米,是三座天生桥中最高的。桥如其名,在峥嵘的岩石间,雨后瀑布飞泻成雾,似青龙扶摇直上。

峡谷中的最后一桥,就是黑龙桥,因其拱洞幽深暗黑,似有黑龙蜿蜒洞顶而得名。此桥桥面高223米、宽193米,是三桥中最宽的一座。在桥洞侧壁与顶部,窝穴、溶孔、天锅、流痕等溶蚀形态交织,展现出远古伏流的水流过程。洞的北侧,有雾泉、珍珠泉、一线泉、三叠泉等四处悬挂泉,风格迥异,壁间岩石千奇百怪。

在天龙桥坑底,有一座古色古香的驿站,青瓦灰墙,院前高悬的灯笼上写着“天福官驿”四个大字。史载该驿站始建于唐武德年间,是古代涪州和黔州传递官方信息的重要驿馆。走进驿馆,只见四合两院,翘角飞檐。内庭四方有20来间木质结构的房舍。左厅为正殿,供官员办公和接待宾客之用,右厢是官舍及卫士住房。从墙上的介绍看,“天福官驿”确曾存在,但早已毁于兵燹。如今看到的,是导演张艺谋拍摄电影《满城尽带黄金甲》时搭设的场景。院里还保留着剧组用过的马车、盔甲、刀剑等道具。

晚上,入住当地一户土家老屋。房屋为全木结构吊脚楼,屋基前低后高,部分悬在空中。底楼作畜舍或搁置农具,楼上住人。干栏式的楼道四周铺设走廊,雕栏花窗,屋檐呈鱼尾上翘。整个建筑飞檐翘角,雕龙画凤,描红着绿,色彩斑斓。

那晚,我们面对花样繁多的土家菜——红苕粉、洋芋粉、老腊肉、盐菜、蕨菜、野菌、羊角豆腐干,还有烤全羊、乌江鱼、羊肉火锅等,迟迟下不了决心,点了这道,又想吃那道。最后饭菜上桌,果然道道可口,回味无穷。(作者:何卡林;编辑:杨硕)

原题:《天赐杰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喀斯特地貌   青瓦   乌江   武隆   土家   桥面   飞檐   绝壁   岩石   峡谷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