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房客举报房东夫妇是特务!1955年旅大市蒲大吉潜伏小组落网始末

#头条创作挑战赛#

#在头条看见彼此##从今天起记录我的2023##我的青春回忆录##历史开讲#

1954年12月的一个大雪纷飞的下午,旅大市(1981年改称大连市)某栋居民楼的住户们发现,楼里又搬进来一户新邻居,是一对穿着光鲜的夫妻领着四个孩子。男主人很热情,还没等人询问就自我介绍说他名叫蒲大吉,是个买卖人,来东北做点小买卖,定居在旅大,今后就和大家当邻居了,还请相互关照,云云——

住在对门的谷美娟打量着这一家人,看他们都穿着崭新且是当年最新款式的料子大衣,看起来是真的很有钱。

1955年初,蒲大吉干了件让整栋楼的居民目瞪口呆的大手笔——他花钱将一整栋楼都买了下来,当起了房东,而楼里原先的其他居民都成了蒲大吉的房客。不过,蒲大吉倒是没有因为身份的转变而有所变化,待人照样和和气气,彬彬有礼,收的房租也很公道合理,十五六家住户每月的房租按照房屋大小,小户只收一元钱,大户也只收两元钱,总共加起来也就二十多元钱的样子,比起旧社会狠心的“东家”要有良心得多。

保存到现在的旅大地区老式俄式居民楼

谷美娟不止一回听过蒲大吉声泪俱下地诉说他在解放前的“血泪史”:“解放前,我做过买卖,受过敌伪汉奸的迫害,还要过饭、逃过荒,爹妈都死在逃荒的路上,我是被一家好心的商户人家收留才逃了一条命。那家人真好啊,不但给我饭吃,教我认字,还把女儿许给我当婆娘……

这段话谷美娟已经听得耳朵起了老茧,蒲大吉在说这段话的时候总是特别投入,说到悲惨之处时还会恰到好处的挤下几滴泪。但就是单方面传送,不管你爱不爱听,他总会这么讲给你听,一说就能说老半天,直说得人心烦,往往没等蒲大吉讲完就借口离开了。

但谷美娟是个初中毕业的“知识分子”(1955年那会儿文化扫盲运动刚刚普及到高小、也就是小学四年级、五年级和六年级的阶段,念过初中的基本就可以算是“知识分子”了),再加上她是个家庭妇女,平时在家里就是做家务,有大把的时间听人扯闲篇,因此蒲大吉的这段“背书”她是一个字不差地全都听全了,时间一长她都会背了。

五十年代扫盲运动中学习文化的家庭妇女

可是,听熟了后谷美娟琢磨出这话中的不对味来——从蒲大吉这段絮叨式的诉说中,有时也能听出一句半句的反动言论来。此外,听他的描述,解放前他过得惨兮兮的,解放后也就勉强算个温饱,但为什么会穿戴打扮得如此阔气?自打他们夫妇带着孩子来到旅大后,就没看他们出去干过活。听他们说是靠收房租也够过日子了,可是就这栋楼的房租收齐了也就每月不到30块钱,怎么能供他们一家六口人吃香喝辣的一个月?难道蒲大吉他在别处还有房产?那买房子的钱又是从哪里来的?

随着怀疑越来越大,谷美娟坐不住,在一天借着上街买菜的机会跑去辖区的派出所,对着接待的民警,指名道姓要找派出所的刘所长,声音之洪亮直接把接待她的女民警给镇住了,忙不迭地将刘所长唤了出来。然后,谷美娟一五一十地将她对这户新搬来才几个月的对门邻居兼房东一家的怀疑全都说了出来。

55式男式警服

55式女式警服

刘所长认为谷美娟的怀疑很有道理,于是嘱咐她要多利用串门的机会查探虚实,争取从蒲大吉的老婆和孩子为突破口争取查清蒲大吉的底细……

某天,谷美娟又到蒲大吉家串门,当时蒲大吉不在家,只有蒲的妻子正在桌子旁看一本书。当看到谷美娟一脚跨进门槛时,立刻慌张地将正在看的书换了下来,还没等她将这本书遮掩起来,谷美娟就已经走到她跟前。

“蒲家嫂子,你在看什么书啊?给我看看好不好?”谷美娟故作亲热地道。

蒲大吉的妻子明显有点不高兴,随手拿了本1953年上海锦章书局版的《红楼梦》丢在谷美娟跟前:“看吧,红楼梦。”

1953年上海锦章书局版的《红楼梦》

“这本红楼梦我已经看过了,我说的是那本。”谷美娟直接指着蒲大吉的妻子刚刚放在桌子上没来得及遮掩的那本封面全是外国文字的书问道。

“这,这是我从旧货市场上买来的旧书,准备包东西用的。”蒲大吉的妻子显然有些心虚。

谷美娟没说什么,也不再坚持要看,但是心中又打起了一个问号:用来包东西的旧书你还看得那么入神,现在你又不承认了。能看懂外文书的人,居然会嫁给蒲大吉那个自称要过饭的人,真是怪事,背后一定有问题。

……

没过几天,平时穿着考究的蒲大吉突然换了一套破旧衣服,做起了给人镶玻璃的生意,每天背着个里面装有六七张玻璃的箱子早出晚归。但是细心的谷美娟发现,他每天带出去的玻璃都是同样的这几张。一开始谷美娟还不能确认,但是看多了就越发确认就是同样的几张玻璃,甚至每一张玻璃的特征她都能辨认出来。

然而五六天后,蒲大吉又没了踪影,好几天都没有回家。上哪去了呢?

谷美娟本来想直接找蒲大吉的老婆去打听一番,但回头一想,蒲大吉的老婆肯定不会跟她说实话,他们夫妻肯定穿一条裤子,根本不可能了解出什么有价值的情况。但要就此作罢以她谷美娟的性格是不可能的,绝对不可能的。于是谷美娟玩了一手“曲线救国”,她发现有几个邻居的女眷和蒲大吉的老婆关系比较好,平素时常来往。于是就找她们去打听,听到的说法是:蒲大吉去金州乡下去给人镶玻璃,刷房子去了。

50年代农村修房的场面

刷房子?就蒲大吉那细胳膊细腿的能刷干这种粗活,分明是“挂着羊头卖狗肉”,背地里不知道在搞什么鬼。不久,蒲大吉总算回家了,谷美娟故作关心地问他做这些粗活可是难为他了,蒲大吉瞬间就变得有些尴尬,直说:不难为,不难为。

又过了几天,有邮递员给蒲大吉家送来一张从听说是从国外来的汇款单,拿到这张汇款单后,蒲大吉两口子就非常怕人。在那个年代从国外汇款绝对是稀罕事,出于好奇来询问他们的街坊邻居络绎不绝,而蒲大吉两口子总是支支吾吾地避开话头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正面回答。

这些可疑情况,谷美娟均一五一十地报告了派出所刘所长,并提出了自己的疑问:蒲大吉这两口子会不会是敌人派来的特务?刘所长认为谷美娟的猜测不是没有道理的,于是将情况上报给市局,旅大市公安局极为重视,立即组织力量对蒲大吉夫妇立案侦察——

经过对蒲大吉的那张汇款单的留底档,发现汇款单来自香港,通过公安部的内线查询却发现寄出的地址查无此处,于是立即抓住这条线索深入追查,结果发现寄出这张汇款单的是一个设在香港的所谓非盈利的信息咨询机构,再往深里查就发现这根所谓的信息咨询机构背后的后台就是臭名昭著的“西方公司”——美国中央情报局开在香港的皮包公司!原来,蒲大吉还真是个受美帝国主义特务机关指示潜入旅大活动的特务!

在搜集到确凿的证据后,旅大市公安局公安队的公安战士于1955年5月的一天全副武装地突袭了蒲大吉家,将蒲大吉夫妇当场逮捕。

50年代的公安民警

押回市局过了一遍堂,蒲大吉“夫妇”就对他们受“西方公司”指派以夫妻的名义潜入旅大地区,专门搜集旅顺军港的军事情报和大连港的吞吐量等经济情报;指令就隐藏在外文书的单词中,在特定的单词或字母上作标记,连读起来构成完整的指令。由于蒲大吉不懂英文,则由扮做蒲大吉妻子的女特务负责翻译,由蒲大吉负责外出刺探情报,情报到手后也由这个女特务反向操作翻译成英文后分散标注在英文书的单词和字母中邮寄到广州并有专人接应并送到香港。

通过这种方式,他们一共成功送出了两次情报,幸亏被发现得及时,否则造成的损失不可估量。

顺便说一句:蒲大吉“夫妇”的带着的四个孩子中有三个和他们并没有任何血缘关系,是在香港被收养的孤儿,只有最小的那个孩子是他俩在香港受训的时候假戏真做的“结果”。也正因为有这么个亲生骨肉,他们才表现得像一对真正的夫妻那样,骗过了很多人。

最终,蒲大吉因间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7年,他的“妻子”被判处有期徒刑3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夫妇   红楼梦   解放前   汇款单   特务   始末   香港   房东   所长   妻子   小组   玻璃   发现   孩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