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实的玄武门之变!

【约2800字,阅读时间8分钟】


唐太宗李世民是历史上少有的治世之君,其素质之高,堪称皇帝中的佼佼者。教员评价他:自古能军无出李世民之右者。在他治下开创的贞观之治更是成为历代帝王学习的典范。

但就是这样一位帝王,他也有为后世所讥讽的污点,那就是玄武门之变。

玄武门之变是一次李世民夺取最高权力的武装斗争,用雷霆手段取得了全面的胜利。之所以会成为污点,是因为他的对手不是别人而是他的亲人,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当然也包括他的父亲李渊。

玄武门前哥哥李建成,弟弟李元吉被杀,而且李建成还是被他亲手射穿喉咙倒在眼前。人生的污点就这样发生了,或许正是这样污点给了他一种压力,在另一面证明了自己,开创了后世追捧的贞观之治。

剧照:杨广

我们先来看看当时的真实场景是怎样的!

那我们就从武德九年发生的两件大事开始说起,一个是乌城事件,再一个就是出现了特殊天象。

武德九年大概在五月份,北方突厥突然集结兵马,围攻了唐朝为防备少数民族侵扰建立的一个军事据点——乌城(今甘肃威武境内)。

战报传回了长安,看似是一个普通的战报,但事实是这个战报造就了一个阴谋。皇帝李渊采纳了太子李建成的建议,决定派遣齐王李元吉为统帅出征救援乌城。

李元吉作为统帅救援本是个正常的事,问题的关键是他们在背后的谋划。李建成和李元吉的计划是利用这次乌城军事行动,准备将李世民一网打尽,彻底地消灭。

李元吉作为统帅有调兵遣将的权力,他计划将李世民身边的得力干将都调往战场,然后伺机消灭,以削弱李世民的羽翼。还计划在举行出征仪式时,找借口将李世民除掉,以绝后患。

显然,他们低估了李世民的能量。

很快,这个消息便被李世民获悉,他当然不会坐以待毙,等着他们来杀。

李世民集团开始了一次决定性的讨论。如果采取强硬手段反击,那必然要拔刀见血,李世民多少有点犹豫,毕竟风险很大,一步走错,满盘皆输。

面对李世民的犹豫,他的部下便极力劝说。因为李世民如果被杀,他们的命运也好不到哪里去,死得死,逃得逃,但如果成功了,那便是荣华富贵,功成名就。利害关系他们自然比谁都清楚。

最终,李世民和他的部下统一了思想,决定采用强硬手段,武装夺取最高权力。

大方向统一了,那接下来就是如何实施的问题了。

剧照:李世民

玄武门的地理位置十分的特殊,它是离皇宫最近的门,而且位于中间,离太子的东宫也不远,如果失败了撤退也十分地方便。可以说战略位置十分地险要。

李世民和他的部下制定了上中下三个计划方案,分别是上策:在玄武门前设伏兵直接诛杀二人;中策:如果没有诛杀成功,直接封锁皇城,控制皇帝,然后下诏派人捉拿二人;下册:如果前两个都失败了,直接从玄武门撤出,直奔洛阳,再图发展。

计划制定得可以说相当全面了,风险和退路都规划好了,唯一的缺点就是还缺个东风。

这个东风是什么呢?就是如何让李建成和李元吉来到玄武门。玄武门那可是进入皇宫的门,没有皇帝的召见,是不能私自进入的。

很巧,这个东风在玄武门地前一夜吹了过来,这就是第二件大事,出现了特殊天象。

武德九年的六月三日,太白金星划过天空,太史局傅奕是个天文学家,他便密奏皇帝李渊说:太白金星划过西北,秦王当有天下。秦王当然说的是李世民。

太史局傅奕告密李世民,估计也是李建成二人的阴谋。

李渊随后叫来李世民,让他看了这份密奏,也是想看看他的反应,因为他们之间的矛盾已经让他感到不安全。

李世民看到后便明白了,这是要置我于死地。立即将计就计,爆出了另一个大秘密,李建成和李元吉淫乱后宫。这可是个惊天大秘密,就算李渊不信,也要调查清楚,不然皇帝的面子往哪放。

于是,便派人告诉李建成和李元吉明天早上来皇宫当面对质。这不,东风就来了,李世民的目的达到了,有了皇帝的诏令,那他们就必须来。

李世民回去时,李渊还不忘说,你明天要早早来啊,哈哈!

对于李渊来说,如果李世民污蔑造谣,便可趁机把他拿了,作为他的儿子即使不杀他,也得结束他的政治生命,不再对自己构成威胁。

李建成得知后就连夜与李元吉商量对策,李元吉认为不应该去,应该先做好准备,再观察观察。李建成则觉得现在自己都准备地很充分了,不必过于谨慎,便否决了李元吉的建议。

殊不知这将是他们人生的最后一夜。

剧照:李建成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清晨,一切都和往常一样,李建成、李元吉如约走向了玄武门。让他放心的是,他看到守卫玄武门的是自己的人,可他不会想到,他的人早就被李世民收买了。

这其实也是李世民计划的一部分,为的就是麻痹他们,不让起疑心,以免造成计划的失败。

但李建成、李元吉也不是吃素的,史书记载,到达临湖殿时,李建成发现情况不对,立即掉头就要回撤。这时的李世民早就在暗处等着呢,看到李建成准备逃跑,立即出来大声的叫住了李建成,随即早就在暗处的伏兵将他们团团包围。

李元吉见状,就要拉弓射杀李世民,却不料紧张地连续三次连弓箭都搭不上,可见他的素质确实比李世民差远了。李世民这一路走来那都是经历过大场面的,唐朝的大半江山可都是李世民打下来的。

李世民不慌不忙,搭箭拉弓,只一箭便精准地射穿了哥哥李建成的喉咙,定了乾坤。

自己的哥哥死在眼前,也许是这样的惨状把李世民吓呆了,以至于马儿受了惊跑向了树林都不知道。回过神来时,发现自己被树枝卡住了,不能动弹。

李元吉看到后,立马追过来,准备用弓弦勒死李世民。这时,尉迟敬德赶了过来,一箭便射杀了李元吉,并顺势砍下了他的头颅。

剧照:李世民

玄武门前李建成和李元吉的援兵已经赶到,双方正在激烈地拼杀,为了尽快结束战斗,尉迟敬德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头颅举起来,众人看到首领被杀后便开始溃散。

玄武门前的拼杀结束了,但斗争还没有结束,因为他还没有拿到最高权力,皇帝李渊还在皇宫里。

李世民便命令尉迟敬德带兵进宫去保护皇帝,说是保护不如说是一种武力威胁,不顺从也得顺从,毕竟现在他是胜利者。

几天后,李世民当了太子,两个月后李渊让位李世民。李世民终于获得了最高权力。

可以说没有玄武门之变,就没有唐太宗,更不会有后面的贞观之治。

玄武门之变的成功可以说离不开李世民优秀的个人能力和优秀的团队力量。

李世民十八岁上战场正式开启了他的军旅生涯,二十四岁便纵横天下消灭了威胁唐朝的一个个军阀(薛仁杲、刘武周、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二十九岁当皇帝开创贞观之治。

战场成了李世民的舞台,他的智慧、谋略、武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他也一次次成功地完成了表演。

战场就像一个大熔炉,既能锤炼个人素质同时又处处充满着危险,也正是这样的大环境锻造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男人。

他在强大自己的同时也在强大自己的团队,手下有很多的能臣猛将,文有房玄龄、杜如晦、魏征、长孙无忌等,武有李靖、尉迟敬德、秦琼、程咬金等。

很多人都是从自己的敌人那收编的,比如尉迟敬德就是投降过来的,李世民不计前嫌还重用他,可见李世民不光爱惜人才还会用人。还有魏征、秦琼、程咬金等等。

可见,玄武门之变的成功绝分偶然,即是个人能力的展现也是整个团队实力的展现。正是强大的综合实力,保证了李世民成为了最后赢家。


往期推荐:

朱标为何受到很多人的支持?

万历有多惨,为何死后会被焚骨扬灰?

万历皇帝朱翊钧的蹉跎人生?

、、、

喜欢点赞加个关注不迷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2

标签:秦王   天象   玄武   武德   贞观之治   东风   污点   剧照   皇帝   真实   计划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