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德怀敬重的国民党将军-刘戡

刘戡(1906—1947),字麟书,号三寿,桃源县桃花源镇膏田村人。幼时父母双亡,赖伯父姑母抚养成人。曾就读于桃源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和湖南省立第二中学。民国12年(1923)考入长沙陆军讲武堂;次年人广州黄埔军官学校第一期学习,为第六队学员与徐向前同学。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刘戡随国民革命军参加北伐战争,在战斗中身先士卒,屡立战功,由排长、连长、旋升团长和旅长。民国22年,蒋介石纠集50万兵力,向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四次“围剿”,命令刘戡任八十三师师长。刘戡在战斗中,右眼被流弹射中,遂摘除,配装假眼,致有“独眼龙将军”之称。同年,刘戡奉命率部驻防北平(今北京)密云县,抗击日本侵略军,忻口之役,毙敌4万余人,沉重打击了侵华日军嚣张气焰,被誉为“杰出的抗日将领”,晋升为第九十三军军长。后入国民政府陆军大学特别班为第六期学员。1935年4月13日授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1936年10月5日晋升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
民国29年初,刘戡率第九十三军驻防阳城,封锁陕甘宁边区。是时军部参谋长魏巍,乃中共地下党员,经魏力劝,刘接待并支持其辖区的地下中共党员和进步人士,暗中以军用物资接济八路军。不久,魏被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即军统)特务告发,蒋介石、何应钦两次电令刘,调魏去中央训练团受训(实图谋杀),刘基于惜才和未泯之正义感,一面电复蒋、何:“前线工作繁忙,不能离开,请求缓调”,一面以蒋、何电示魏,并赠以马匹供魏潜赴延安。刘因此受到蒋介石面斥,被撤销军长职务,派赴陆军大学受训,暗中受胡宗南监视。民国32年,日本侵略军攻陷洛阳,国民党军队受重创。在胡宗南的请求下,蒋介石遂派刘戡去河南灵宝收拾残局,组建第六十三集团军,并任刘为该集团军总司令。之后,刘在华北以其民族恨、爱国心跟日本军艰苦周旋,战绩较丰。  
民国33年秋,刘戡奉命去重庆任陪都卫戍副司令。民国35年春,奉命赴陕西任第三十七集团军总司令。同年秋,第三十七集团军整编为第二十九军,刘戡任军长,驻防洛川、泾阳、潼关、耀县、天水等地,作为进攻中共中央驻地延安的第一线。民国36年3月,胡宗南部进犯陕甘宁边区,翌年2月,刘戡率两个整编师驰援,由洛川、宜君驰援宜川。3月1日瓦子街一役,刘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包围,刘部节节溃败,军心涣散,刘虽亲临督阵,也不能挽回败局。刘部师长严明、旅长何奇先后阵亡,军指挥部近卫溃散殆尽,刘戡心中充满了无限悲凉。“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不成功,就成仁”,绝不做苟且偷生汉!。"直到解放军逼近刘戡仅100米处,刘戡拾起一颗手榴弹,拉开了保险盖,自杀身亡,终年42岁.
对手彭德怀这样评价道:“我以为国民党军官都是怕死鬼呢!刘戡这小子总算还有点骨气,不贪生怕死,没给咱湖南人丢脸,是条好汉!, 刘戡虽然反动,但他抗日还是有功的。把尸体包好,还有严明,一起还给胡宗南!官都当到中将了,也让胡宗南给他们开个追悼会吧!”
1948年5月17日追晋国民革命军陆军陆军上将。
1953年退往台湾站住脚的黄埔军校校长蒋介石没有忘了这名黄埔一期学员,再次追晋刘戡为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5

标签:陕甘宁边区   洛川   国民革命军   延安   侵略军   旅长   集团军   日本   敬重   蒋介石   国民党   民国   将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