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日农村撤村合并?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规定,农民必须有发言权

文丨不知名帅宝

编辑丨不知名帅宝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前言

在飞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涌入城市,导致农村和城市发展的不平衡。城市和农村的差距在不断增大,许多青壮年前往城市谋生存。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失,农民的数量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下降。

农村劳动力严重削减,有的地区甚至有成片的荒地无人能种!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那么必将会发展为一个巨大的问题,甚至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2月13日发布了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对三农工作十分重视,而三农问题更是刻不容缓。

文件的内容共有9个部分33条,其中9个部分包括

抓紧抓好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健全党组织领导的乡村治理体系、强化政策保障和体制机制创新。

其中提出帮助农村走出困境,文件宣布在今年的五月一日之后将对农村部分地区进行撤村合并,老百姓也将更有话语权,这一措施引发大家讨论。有些人不理解为什么要撤村合并这样有什么好处?什么是撤村合并?

01撤村合并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时代的发展,我国许多农村地区的人口逐渐减少,有的村里面甚至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村”、“孩童村”。

在侧面也说明农村的劳动力在日益丧失,国家必须对这样的现象进行相应的整改

就有了撤村合并这样的方案,撤村合并就是把人口少的村子和经济落后的村子合并起来,方便进行管理,这就是撤村合并的意思。

撤村合并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可以使得人口老龄化的村子合并起来,更高效准确的服务老百姓。减少不必要的行政权力的浪费,更加合理化的进行发展。还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岗位,缩减开支,用在更需要的地方。

把几个村子合在一起,一方面增加村子里面的人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人口的流失现象,另一方面在现在好的政策下可以鼓励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带动农村的转型和升级。

从这些方面来看,撤村合并对于农村的发展有着导向性作用,不仅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还能为老百姓提供更多的保障。

想要老百姓打心底里面认可,就必须培养他们的主人翁意识让他们拥有一定的话语权,更加关注自身的实际权益。

从而可以带动他们的创造性,大家共同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如何提升老百姓的主人翁意识,乡镇政府将政策先是告知老百姓,尊重他们的知情权,再邀请他们亲自参与其中,对此积极大胆阐述自己的观点,展示话语权。值得注意的是,这种交流活动不能单方面向老百姓灌输政策意见。

重要的是询问百姓的意见,多听听他们对于政策的想法,有什么问题积极提出来,大胆的表现自己。真正的做到交流、交心,才能更好的落实惠民的政策,共同建立美丽家园

如果交流活动顺利开展,接下来就是落实到地区进行工作的开展。这样层层递进,不仅增强老百姓在政策中的话语权,还能提高主人翁意识,更能完善老百姓的信息反馈机制。

在实施撤村合并的过程当中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当地的有关部门应该积极应对,给出解决方案

面对百姓的问题要给予正面的反馈,收到意见之后合理的调整应对的方法,提高行政的效率和质量。撤村合并的过程中行政人员想百姓所想、行对百姓好的事情,这样他们也会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展开工作。

有些百姓本身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撤村合并或多或少影响正常生活,此时的相关部门应该发挥基层的服务意识,为百姓提供服务,保护他们的权益。

02禁止4类生意

除了撤村合并文件中还强调了要加强对农村土地的管理,严格要求耕地不能有其他用途,这不仅仅是为了严查违规占地等行为,更是要确保耕地的数量和质量相等、产量不能有所下降。

其中更是表明四类生意一律禁止,一旦发现将被从严处理!

近年来随着发展,收粮价格的下跌,不少农民种地的收入越来越少,再加上物价的上涨,农民种植耕地的收入已经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所以不少农民尝试一些新的副业,其中就包括在地里面挖鱼塘养鱼养虾。

首先在耕地里面挖鱼塘养鱼虾不需要考虑场地问题,不仅省下一笔不少的租赁费用,还能减少投入的本金,反正耕地赚的钱也是不能满足需求,不如尝试新的项目,搏一搏单车变摩托。大部分人都抱着这样的心里,将自家的耕地变成养鱼养虾的鱼塘。

从农民的身份一下转变为鱼塘主,虽然刚开始的投资不少可是相比较种地来讲,收入还是相当可观的。一旦有人尝到了养殖带来的红利,就会带动周围的人。从而越来越多的人放弃种植耕地改为养殖鱼虾。

因此大部分的耕地就受到了破坏,眼见这样的情况越演越烈,国家出手了!

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求加强耕地的保护、保障基本的粮食生产。严厉打击将耕地转换为其他用地搞一些养殖的项目。那些私自挖鱼塘的不管用什么方法也要把耕地恢复原样,恢复到能种植农作物的状态。

除了将耕地改为鱼塘,还有的农民想到圈养一些鸡、鸭、牛、羊、猪等一些动物,来贴补家用,有的甚至成为致富方向,养殖业的发展也成为一些农村家庭的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由于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人们为了扩大养殖规模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耕地,在上面盖起来了养殖大棚,增加了家庭的收入。

在自己的耕地里面修盖养殖大棚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租赁场地带来的经济负担,省下来的钱还可以多买几头牲畜,创造经济及价值。养殖虽然辛苦可是比种地带来的收益多了不少

这样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刚开始的时候国家也是十分支持,不需要到相关部门开具证明就可以直接修盖养殖大棚。

现在不一样了,由于过度的发展,耕地的占用导致粮食的产量急速下降。所以禁止占用耕地的一切养殖行为,耕地就只能是耕地。

有人抱着侥幸心理,还想着偷偷摸摸继续搞养殖,但国家会通过卫星拍摄或者无人机巡视进行监管,一旦被发现,他们不仅要被相关部门罚款,还要被强制拆除养殖大棚。如果不想竹篮打水,就一定要听从国家政策的安排。

在农村除了靠养殖增加收入,还有一种就是种植一些树木或者果园,为家庭增加一些微薄的收入,这样的行为也是人之常情,谁不想让家庭多一些收入呢?由于粮食产量的不断下降,这种种植树木的行为也被禁止。

如果放任自流,会破坏耕地的土壤,导致不能种植农作物。所以为了避免这种事情的发生,这些种植的树木会有相关人员前来处理。

另外国家更是严厉打击盗挖“黑土”的行为!有的人就会产生疑惑农村的“土”还能卖钱?原来耕地的“黑土”不仅土壤肥沃,更是不可多得的的珍贵宝物。

当地还流传着“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这样的俗语,由此可见“黑土”的价值有多高。一些花农商贩也会花费大价格进行收购。

正是因为“黑土”的宝贵价值,从而引来了“杀身之祸”,不少不法分子对“黑土”进行盗取,这样的行为对的大片耕地造成了不可逆的危害。要知道“黑土”每一公分的形成就需要200年至400年的时间,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

如今“黑土”也被列为重点保护对象,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一旦非法挖掘、买卖被发现面临比将会是严厉的惩罚!

耕地都是宝,看似平平无奇的土地不仅可以孕育粮食,就连土地里面的蚯蚓都是宝贝。蚯蚓具有药用价值又被称为地龙,不少人看中这一点,在网上花小钱买个机器插进土地里面通过电流将地下的蚯蚓电到地面上。

被抓来的蚯蚓,把它晒成蚯蚓干再卖出去就可以有几百元的收入,看到如此可观的利润,不少人都加入这个行列当中。大肆捕捉蚯蚓在破坏生态平衡的同时,对土壤也造成了污染。在中央下发的文件当中,电捕蚯蚓也是明令禁止的。

在面对如此好的政策,为什么农村还有许多荒废的土地没人耕种?那是因为一方面耕地种粮食需要投入很大的时间成本和金钱成本,最后收支严重不平衡。

这也导致了想要赚钱必须走出去,农村的青壮劳动力都前往城市谋取新生活。造成了大量留守儿童和空巢老人在农村,就算想要耕地种田,老人的身体和精力也做不了如此繁重的工作,更不要说是儿童。

长此以往,农村的劳动力急速流失,农村的耕地更是逐渐荒废。青壮年在城市打工赚来的钱足以支持家庭的运转,耕地种田也不再是谋生的方式了。

对于这种现象,中央一号文件里面也有明确规定,凡是耕地荒废两年以上的,村支部就有权收回村民的使用权和经营权。

面对城市农村日渐显著的差异化,中央一号文件里面也有明确推动乡村产业质量的发展,不断深化脱贫成果,保证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促进农民的就业增加和收入增加

结语

中央一号文件的发布,明确整改农村存在的相关问题,在确保耕地的恢复和粮食产业的增长情况下,也开展各种产业措施来增加农民的收入,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防止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如果碰巧由以上情况的村民,面对中央下发的政策,要积极配合整改。撤村合并也不用担心,相信看完上面的信息,对大家都有所帮助。

最后大家对于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的改革措施,你们是怎么看的呢?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讨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6

标签:农民   农村   黑土   鱼塘   蚯蚓   发言权   耕地   村子   大棚   老百姓   收入   百姓   政策   家庭   国家   城市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