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店记丨陶艺手工儿童艺术馆:玩泥巴中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天山网/新疆日报记者 余梦凡

有没有一种玩泥巴的方式,让小朋友弄脏了小手不仅不会被父母批评,反而能得到鼓励?有,那就是陶艺。在位于乌鲁木齐市伊宁路的天任陶艺手工儿童艺术馆,小朋友们在彩绘拉坯中寻找到陶艺带来的乐趣及成就感。

4月1日,在陶艺手工儿童艺术馆,老师手把手教小朋友拉坯。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余梦凡摄

一个快乐玩泥巴的地方

在这家主要面向小朋友的陶艺手工儿童艺术馆内,有陶艺、泥塑、超轻黏土、纸艺等多种手工体验项目,最受欢迎的是陶艺体验。4岁的安安手捧做好的陶艺作品,笑眯眯地说喜欢来这个“可以开心玩泥巴的地方”。

艺术馆的负责人姜迪是“70后”,2019年开办了这家陶艺手工儿童艺术馆。市面上的陶艺馆不少,为何要开设一家儿童陶艺艺术馆,他说起了自己的初衷。

“我们小时候条件有限,但动手能力很强,用黄泥巴做玩具手枪,削树枝做弹弓,用羊髀石比赛,在创造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快乐。”姜迪发现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所需所用几乎靠购买就可以获得,小朋友施展手工能力的机会越来越少。于是,艺术专业出身的他开设了这家专门面向儿童,兼具艺术性和创造性的手工体验机构:“弥补我童年的缺憾,也为现在的小朋友提供一个既能快乐玩耍,又能提高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的空间。”

陶艺体验时感受动静结合。 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余梦凡摄

感受动静结合的陶艺之美

“陶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宝级的文物秦兵马俑就是中国古代陶器艺术代表,小朋友们将来有机会去西安要记得看看。陶艺可以令人震撼,也可以很美,周末可以和爸爸妈妈到咱们自治区博物馆,那里可以看到古人所使用的陶器,上面有精美的花纹……”

陶艺体验前,陶艺老师张敏讲授陶艺文化知识和拉坯要领,手稳心静,动作要轻,手掌不能随陶泥产生晃动,小朋友们听得津津有味,迫不及待想上手一试。

6岁半的吴宥熹第四次来上陶艺课,对于注意事项已了然于心。她在老师的帮助下穿戴好小围裙,将揉好的陶泥摔成正方形,固定在制陶转盘中心位置。制陶转盘启动后,吴宥熹用打湿的双手轻抱住陶泥,两只大拇指向下施力定好中心开孔,达到想要的深度后反复提泥,直到器壁变得薄厚均匀。

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很考验制作者的耐心和塑形能力。5岁的江天昊在学习了陶艺课程后,母亲刘旭发现他变得更加沉稳。“他平时好动,注意力和耐心比较差。陶艺拉坯不是简单玩泥巴,需要按照步骤来制作,我和他爸爸本以为他坚持不下来一节课,没想到他积极性很高,愿意一遍遍拉坯,而且比原来坐得住了。”

老师摆放小朋友做好的艺术作品。石榴云/新疆日报记者 余梦凡摄

小作品中暗藏大道理

张敏说,帮助孩子们学习陶艺历史文化、精心制作出心仪的陶艺器具,只是课程的一部分内容。在这一过程中,帮助他们提高审美能力,从小作品中体验人生哲理,是课程表中没有的内容,但却是更重要的部分。

小朋友做不出想象中的作品,难免会有挫败感,老师会鼓励他们尝试总结教训;因技术不熟练,手工陶艺作品会有小瑕疵,老师会告诉孩子们,并不是只要努力就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结果,要学会接受人生中的不完美。

带着孩子来学习陶艺的热比古丽·沙吾提说,孩子在手工娱乐放松的过程中获得了自信和成就感,有些感受是书本上学不来的。

通过陶艺学习,12岁的童辛已经有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一块陶泥的使用寿命基本上在20分钟左右,制作超时容易导致作品坍塌,无法还原。我明白了为什么要好好珍惜时间——因为人的一生很短暂,如果错过了最好的时光,就再也不能重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6

标签:陶艺   艺术馆   泥巴   手工   儿童   新疆   石榴   传统文化   小朋友   魅力   老师   作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