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期待“无人小店”成为诚信新“标杆”

来源:中国经济网

最近,餐饮圈又有新网红“出道”——麦当劳无人餐车亮相北京地铁站内。随着经济不断复苏,全国迎来消费热潮,各地的餐厅也刮起一阵“无人风”,“无人面包店”“无人火锅”“无人咖啡店”悄然兴起……顾名思义,在这些店里,顾客可以自行购物、结账、打包,全程自助,且基本无人看守。售卖者对顾客放心,购买者也用自觉回应了店主的信任,“无人小店”的背后,是一场诚信的“双向奔赴”。

其实“无人小店”并非全新业态。早在前几年,“无人便利店”便已进入公众视野,只是如今“无人”模式在多个行业扩展,新鲜的体验再次引来年轻人驻足“打卡”。为什么“无人小店”能再次引发大众关注,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相比光顾传统店铺,走进“无人小店”的顾客可以随时选购商品、自行结账,不受时间约束,这对于很多“分秒必争”的上班族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便利选择。除此之外,“无人小店”模式给了消费者更多自主空间,解决了一些年轻人“社交恐惧”的烦恼,一定程度上也避免了顾客与商家发生不必要的冲突。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无人小店”的商品价格普遍不贵。例如,某无人咖啡厅的咖啡9.9元一杯,价格实惠;无人火锅店的人均消费基本在60-80元左右;某无人自助糖水店则采用“统统5元”的售卖模式。这也是无人售卖模式能再次“出圈”的原因。

“无人小店”节约人力成本,同样受到经营者的欢迎,为一些个人创业者提供了全新的开店思路和运营模式。在节省人力成本的基础上,这样的模式也为经营者省去不少时间成本,有助于他们“腾出更多时间”思考门店的进一步发展。

当然,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的业态时常会引发争议和质疑。“无人店”模式虽然给了消费者更加时尚新鲜的消费体验,但也让创业者面临“诚信博弈”。从经营者的角度来看,“无人小店”的卖点是“信任”,顾客则需给出诚信的“反馈”。目前来看,大部分消费者没有辜负商家的信任。商家若能通过“无人交易”与消费者建立起相互信任的基础,有望使“无人小店”成为商业社会新的诚信“标杆”。

人无信不立、事无信不成、商无信不兴。在市场经济环境下,诚信是一种可贵的资源,也是推进营商环境优化发展的要素之一;优质的营商环境又推动着社会的诚信水平不断提升,从而形成良性循环,为商业文明添砖加瓦。

不过,目前的“无人小店”经营规模相对较小,能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范围和种类也较为有限,在扩大经营之后,“无人小店”可能会面临产品更新速度慢、售后服务不及时、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因此,探索更丰富的“无人”消费场景和可持续的“无人服务”模式,更好地规范“无人店”经营发展,仍需各方共同努力。(中国经济网评论员 臧梦雅)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诚信   经济日报   标杆   创业者   中国   经营者   顾客   新鲜   年轻人   消费者   成本   期待   理论   模式   商家   环境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