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九办公室萧旭岑回应!若台湾有需要,马英九不排除二次大陆行

文|张友骅

由于环台军演的关系,事实上,马英九对两岸关系是相当的忧虑。在这种情况之下,马英九的办公室主任萧旭岑,在接受媒体访问的时候就讲,如果台湾有需要,他不排除第二次赴中国大陆。

这一次就是第二次,如果他去中国大陆的话,他愿意去拜会北京的高层,从马办主任话中的意思就显示,台湾有需要的话,他不排除担任所谓的“和平沟通大使”。换句话说,马英九现在因为没有党职,他也没有公职,他也希望从中化解两岸彼此对立的敌意,尤其在恶意螺旋的上升的情况之下,马英九说,他愿意二度再到大陆进行参访,甚至不排除会见相关层级的官员。

从马英九的这一些做法,我们现在已经看得出来,两岸关系的发展,在经济上台湾越来越依靠中国大陆,但是在军事跟安全议题上,台湾越来越屈从美国的压力。事实上,这个就点出了台湾的安全困境,为了化解安全困境让两岸和平发展,马英九基于第一次返陆,就认为两岸之间没有那么深的敌意,所以,他希望能够从中排解双方观念的歧义。

事实上,马英九这次返陆,他从中国大陆带回来很多的心得。当然,今天绿营的学者,他们一味地赞美蔡英文的过境窜美,却贬低了马英九在这个阶段所进行的“和平之旅”。

我们可以理解,台湾跟中国大陆之间的和平发展是一项趋势,尤其马英九返陆,从网络的路透民调里面,可以显示70%以上都是欢迎。但是绿营学者批评他说,既然在中国大陆,中国大陆跟洪都拉斯建交,马英九应该要到中国大陆去抗议。

这个问题,我觉得绿营学者做的非常的过分。毕竟“建交”或者“断交”,这个是现任政府的事情,不关马英九的事,真要抗议的话,应该是由现任政府去抗议,哪有叫一个平民老百姓去抗议?

由此我们看出,现在两岸关系的复杂,已经进入到了一个深水区,这个深水区既然不能排除就要面对,既要面对就要去解决它。解决的唯一的方式,这个中间必须要有所谓的“和平使者”去跟中国大陆坐下来谈,而不是在隔空放话。

现在由于军演的关系,绿营集中火力猛轰蓝营,也猛轰马英九,仿佛说这一次的军演是马英九带回来的,这个是倒果为因。但是我们话也要讲了回来,现在马英九办公室已经说如果台湾有需要的话,他不排除二次登陆,就是到中国大陆访问。

这一次就走入了深水区,而不是讲历史文化学术,慎终追远。现在台湾跟中国大陆所有沟通联络的管道完全中断,马英九就是希望能够借得他的绵薄之力,去中国大陆进行沟通,但是这种进行沟通还是个人的意思。

在这种情况之下,萧旭岑今天接受访问的时候讲,马英九的第一次去中国大陆,谈了很多的话,包含“宪法一中”“九二共识”等,他说这一切都是跟中国大陆密切沟通的结果,所以我们不能小看马英九这次返陆,而是说我们回过头来想想,中国大陆也递出了和平的善意,也希望两岸能够平和地发展。

然而确切地说,马英九可以让民间交流活络,却改变不了民进党政府的政策,所以现在台湾也陷于两难。所谓的两难,一难是在于和平什么时候来临,和平的代价跟和平的条件是什么?这个事要说清楚,台湾要选择和平的话,必须要退让一步,不能进行民主主义式的对抗,这个是民进党最擅长的。

当赖清德可以讲“和平保台”,马英九为什么不能说“和平保台”?换句话说,绿营的标准非常的多重,当然赖清德的“和平保台”跟马英九的“和平保台”,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方向却是一致的。所以在这一难的情况之下,马英九所能做的,就是着力于民间的交流。

其次,两难就是现在的难,在于美国抓住台湾不放,台湾屈从美国的压力。当然,台湾要讲美国比较喜欢听的话,尤其是蔡英文讲出了“两岸互不隶属”,两岸之间“从无关系”等等这些话,引起了中国大陆的疑虑。

从这个角度我们来看,这次的军演,民进党似乎只能使出“三不原则”,不回避、不挑衅、不拒战。这些所谓的“三不原则”,都是阿q式的反映,两岸之间非要做到剑拔弩张,双方才能说,心平气和地想未来的发展吗?绝不可能。

所以这个难题是在于说,民进党的“抗中保台”政策,如果不变的话,他一味地依赖美国,两岸之间的冲突或者两岸之间的逆转,对台湾本身会造成极大的伤害。故而马办主任萧旭岑说,马英九不排除二度登陆,甚至进入所谓的深水区,我们就可以理解到,两岸之间的复杂,是出乎一般人的想象之外,已经不是这种口号式的对抗可以解决。

更重要的,马英九希望二次登陆,这次的登陆跟第一次完全不一样。为什么第一次可以说是学术交流,慎终追远,甚至可以说是民间交流;第二次是涉及深水区,那必然涉及路线,这个路线之争,究竟是谁发动?民进党认不认账,这些都是问题。

所以马英九看到这次的军演,也理解到两岸关系的复杂,他也愿意进入到深水区,但是所谓的深水区,马英九二次登陆显然不会像第一次登陆,不能说是畅快,至少可以说二次登陆,既然进入深水区,他必须要跟中国大陆之间有所沟通。

但是这个日子不会很快到来,因为议题的设定,还有双方的谈论的焦点等等,都必须要经过很绵密的幕僚计划,他才有可能二次登陆进入到深水区。否则再像第一次登陆,事实上已经起不了多大的作用,因为马英九所谈的,至多只能够规范国民党。

一般的民意,就我所知,北部跟中南部之间的差异很大,因为我最近经常出外景,我也去问过中南部很多的地方人士,对于马英九返陆的一些看法。中南部的意见比较分歧,但是北部的意见比较一致,你就可以看得出来,马英九现在这个困境,事实上并不在于他交流层次的多跟广,而是说交流的层次,能不能为台湾带来和平红利。

所以我们可以知道,马英九未来如果二次登陆,必然会进入深水区,这个深水区所讨论的议题,显然不是马办或者马英九个人能主控或者是决定,必须经过深入的幕僚作业以后,才能看到他第二次登陆给中国大陆带去的红利是什么。

既然进入到深水区,我相信依据马英九的个性,因为马英九的个性还是教授的个性,他喜欢做一些所谓的深度探讨。马英九也是法律系毕业的,他当然知道这个深水区里面的禁忌到底是什么,能不能突破这个禁忌,就要看马英九的二次大陆行,以此看出两岸关系未来的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7

标签:台湾   慎终追远   绿营   幕僚   两岸关系   民进党   深水   美国   中国大陆   议题   抗议   两岸   事实上   和平   办公室   情况   大陆行   萧旭   马英九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