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购平台故意删除用户购物记录 法院:订单属个人信息,用户有权要求恢复

家住福建的陈夏(化名)在某网购平台购买了3袋大米,付款后,该订单却在平台查询页面“离奇失踪”了,所付款项也在无任何通知说明的情况下被退回。陈夏认为平台故意清除了其付款记录,以欺诈为由将其诉至法院,要求恢复订单信息并予以赔偿。4月10日,北京四中院公布了二审结果,判决网购平台恢复陈夏订单信息。

平台为何隐藏或删除订单?

陈夏在某网购平台下单购买了3袋大米并支付了28.62元。随后,陈夏发现该笔订单信息不翼而飞,钱款也在无任何通知说明的情况下被退回。陈夏认为是平台故意隐藏订单,侵害了自己的知情权和公平交易权,已经构成欺诈,便以此为由将平台诉至法院,要求其恢复订单信息并承担欺诈赔偿责任。

平台辩称,陈夏在购买涉案大米的当日共8次下单同款大米商品,每笔订单商品数量均较大,且陈夏在前两次下单后未及时付款并自行申请退款,此种操作被平台识别为“非法占库存”行为。此外,陈夏长期、多次、大量在平台下单洗发水、清洁用品、食用油等生活消费品,超出了正常的生活消费需要,加之陈夏的收货地址为福建某地一超市,平台判断陈夏的行为属于具有商业性质的“购买再销售”。平台有权根据规则条款取消订单。

平台取消订单违法吗?

对此,陈夏则认为是平台是利用其个人信息进行大数据杀熟取消了涉案订单。

一审法院认定网购平台依据平台规则取消订单并无不当,相关行为亦不构成欺诈,驳回了陈夏的全部诉讼请求。陈夏不服,向北京四中院提起了上诉。

北京四中院经审理认为,该网购平台公示的《违规订单处理规则》中规定的“以下单不支付等方式违规占库存……零售商以再销售或商业使用为目的的订购行为……承诺自愿接受对违规订单采取取消订单、不发货的操作”属于对合同解除权及违约后果的约定,未违反市场竞争秩序及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强制性规定,因此其取消涉案订单的行为属于对买卖合同的解除,并不违法。

平台不能删除订单信息

但是针对订单取消后无法在陈夏账户中显示的问题,四中院认为,涉案订单信息系平台在电子商务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数据,平台对其合法处理的数据享有财产权的同时也应依照法律规定承担相应的义务。依照《电子商务法》的相关规定,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记录、保存平台上发布的商品和服务信息、交易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完整性、保密性、可用性。在电子商务争议处理中,电子商务经营者应当提供原始合同和交易记录。订单信息包括订单编号、账号、支付方式、配送方式、收货人及联系方式、收货地址、订单状态等内容,已具备了识别陈夏特定自然人身份的能力,所以涉案订单信息既是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的数据,也是陈夏的个人信息。法律规定了平台用户享有对其个人信息查询、更正的请求权。

但四中院认为,平台隐藏或者删除涉案订单的行为虽有不当,但不存在因告知虚假情况或隐瞒真实情况而诱使对方做出错误决定的情况。所以网购平台的行为不构成欺诈。

最终,北京四中院二审判决平台恢复陈夏的订单信息,驳回了陈夏要求赔偿的请求。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宋霞

编辑/田野

【版权声明】本文著作权(含信息网络传播权)归属北京青年报社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8

标签:法院   订单   平台   福建   收货   北京   经营者   大米   数据   用户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