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一锤定音,宣告拆迁结束,信息量很大,商品房库存或这样消化

今天聊一个被忽略,但又非常重磅的消息。

2023年3月31日,北京市政府官网挂出了《北京市征收集体土地房屋补偿管理办法》的征求意见稿,对北京市征收“集体土地”的补偿方案提出了修改,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将“拆迁”改为“搬迁”。

既然连“拆迁”都没有了,自然也就一并废除了房屋拆迁许可证制度。

北京一锤定音,正式宣告拆迁结束,这意味着在北京以后再也不会有“拆迁户”了。

说实话,北京的这次改革可谓意义重大,大在哪里?北京是全国首个由“拆迁”全面回归“搬迁”的城市,具有风向标意义。而且从字面上理解,“搬迁”更强调“安置”功能,这和2015年以来,市场上常见的“货币化补偿”有本质区别。

这一点,从文件设置的补偿方式和安置要求,也可见一斑:1、设置了房屋安置和货币补偿两种方式,有条件的也可以安排宅基地建房。但强调以“房屋安置方式”为主;2、强调安置房源一般应为具备入住条件的现房,采取期房安置的,尽量缩短安置周期。

一句话总结就是,未来搬迁以实物安置为主,发钱的可能性很低,当然非住宅还是货币补偿。而且实物安置,更强调现房。

那么现房从哪里来呢?政府新建,基本上不可能,因为没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去做这件事,所以很大概率是从开发商手里购买,这点我们留在后面细说。

另外,文件还明确了“一户一宅”宅基地面积补偿控制标准:1982 年(含)之前的宅基地,最高不超过 267 平;1982年以后的宅基地,最高不超过 200 平。这意味着,个人想趁机捞一把,私自加盖,不可能了。而且文件也强调,擅自从事新建、翻建、改(扩)建,都不予补偿。

简单来说就是,出台政策把城中村宅基地的面积控制住了,安置时补偿面积也设置了上限,而且规定了宅基地区位补偿价格标准。这样做的目的就很明确了,一是从源头上杜绝私自加盖,二是防止村民漫天要价。

当然了,我们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大力整治“拆迁暴发户”、“拆迁钉子户”等乱象。

更多具体方案,铁锤就不多说了,大家可以下载原文,自行查看。

接下来铁锤想聊两件事,第一,为什么是北京第一个对在全国已经实行了12年之久的拆迁政策进行全面改革?第二,北京“拆改搬”新政,对全国的房地产市场有何启示意义,对未来的房地产格局又有何影响?

首先,北京全国第一个叫停“拆迁”,个人觉得有三方面原因:一是以北京现在的房价,延续以前的拆迁补偿方案,根本“拆不起”。就算北京政府能承受得起,北京居民凭借着拆迁补偿款,也买不起北京的房子,这点就不多说了,全国大同小异。我们在网上经常听说“拆迁暴富”,其实在现实中,很多地方普通家庭拆迁后重新购买商品房,压力都挺大的,而且很多地方的拆迁补偿标准都不高,勉强算改善了居住环境。

二是北京在搞“减量发展”,且处于加快推进“一绿”地区规划实施阶段。减量的意思主要是纾解主城区的人口,降低人口密度,说白了就是把城中村的人口都搬迁到近郊新城,也就是五环外。原因很简单,北京作为国际化大都市,想尽快实现五环内100%城市化。

三是北京也面临郊区商品房去化难的问题。克而瑞数据显示,今年2月末,北京新房库存量为107174套,同比上升近11%,去化周期接近20个月。值得一提的是,北京的新房库存主要积压在五环外的郊区新城。

郊区新房库存积压和异地搬迁有啥关系?这关系可大了。

前面提到了,五环内城中村居民搬迁,政府强调以现房安置为主,这个现房大概率就是政府从开发商手里大量购置难以消化的商品房,然后作为安置房,再分给被征收宅基地的城中村居民。

大家不要觉得不可思议,其实早在2015年楼市萧条时期,北京就首次出现了政府购置商品房作为安置房的案例。

至于政府会以何种方式从开发商手中购置商品房,大家可以自行脑补。另外,五环内清退出来的宅基地,也不可能搁置,大片城中村又不是文物,保留的可能性很小,推平后改变土地性质,再走招拍挂的概率很大。同样一块土地,属性摇身一变身价会大涨,这意味着,地方转手就能赚得盆满钵溢。

不得不说,这一招“以搬代拆”看似不显山不露水,但其实挺高明的:一方面,开发商郊区长期积压难以消化的商品房库存,轻易就消化掉了。谁又能想到,原来商品房库存还能以这样的方式消化;另一方面,地方政府这边旱涝保收,既完成了城市化任务,又转手从开发商手里赚到了土地出让金,可谓一箭双雕。

北京率先行动,宣告拆迁结束,搬迁接替登场,信息量很大:一方面,说明连一线城市也拆不动了,主要原因是地价、房价太高,已经高到补偿不起的地步了,这严重影响到城市规划建设了;另一方面,铁锤想象力可能比较丰富,觉得这是有意在给开发商去库存指明道路,尤其是现在的市场环境下,民营中小房企基本上占有率很低,国企央企开发商挑大梁,国家政策这是有意在给这些房企打配合。

再说北京“拆改搬”新政,对全国市场的启示和影响。铁锤再强调一遍,北京向来是政策先行的示范区,也是全国政策的风向标,所以理论上,北京第一个启动后,接下来全国主要城市也会政策跟进。

另外,铁锤觉得这个政策的核心其实是“商品房转安置房”,尤其是楼市不景气阶段,比如2014年、2015年,很多城市都曾试图用这种办法救房地产,比如山西、河南等。最重要的是,2015年为了消化掉开发商积压的库存,住建部一度有“将部分商品房转化为安置房”的打算。

现在的行情较2015年有过之无不及,很多地方商品房库存创新高,去化周期最高的超过12年。所以,即便北京不会走“商品房转安置房”的路径,全国其它库存高居的城市,也大概率会走这条路,北京对于拆迁的操作,算是提前打了个样。接下来我们就骑驴看账本,边走边瞧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9

标签:北京   商品房   库存   宅基地   铁锤   现房   信息量   概率   郊区   开发商   很大   结束   方式   政策   地方   政府   城市   全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