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河,母亲疗伤和起航的港湾:清明故乡行

#头条创作挑战赛#

李家河,位于庐山的脚下,妈妈出生的地方,也是我未曾回过的故乡。

清明节,祭拜母亲的第一个清明节,我们一行人从上海来到九江。清晨太阳冉冉升起,我们就赶早上山,给父母亲扫墓。

扫墓之后,我这个居住海外的游子,顺道第一次探望母亲的故乡,心情是倍儿爽, 就像那天难得的清明好天气:阳光灿烂。

我们一行人从九江新港出发,“沿途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原来,车正行驰在庐山的脚下。车窗外掠过一片片层峦叠翠,景色奇美,车行大约15分钟后,忽见伫立在路旁的一个大指示牌:李家河。

于是,我们的车一个大转弯,便驶进了李家河村口。远远就看见表兄和表弟及其亲人们在挥手迎候,其实他们也是从南昌远道而来,清明节专程回老家为先人扫墓。

四月的正午、风和日丽,映衬出故乡李家河的春意盎然。来自上海的我们,与来自南昌的他们,二队人马在李家河村口幸福的会师了: 握手拥抱,互致问候,乡音充盈于耳,熟悉而又亲切。

虽然乡音于我:“识听不识讲”。但是乡音愉悦我心,增添亲情,让我想起了一句歌词:“见了你们总觉得格外亲。”

温馨的场景,幸福的相聚,让我们先拍一张全家福,记录下这历史的时刻。赐科技的福,这张珍贵的合影,弥补了短暂而又匆忙的机遇, 留下恒久而又隽永的回忆。

互述衷肠之后, 转眼间他们的迎候,却成了我们的送行。 我们站在村口与他们挥手道别,目送他们的车队渐渐远去,驶向省会南昌。

这一迎一送,倾注了血浓于水的亲情。

“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此刻,我终于踏上了故乡的热土, 多少年的追寻, 多少年的叩问, 今天终于梦想成真了。

我一边心中默祷,一边舒心巡视: 近看山岭翠绿; 远望云雾缭绕;东林寺近在咫尺, 相依为邻, 既是人文景点又是灵修殿堂。 东边群山环抱的建筑群, 有一栋红瓦屋顶特别醒目,这就是东林草堂。

东林草堂是强哥和敏弟俩共同投资建造的一幢别墅式楼宇, 两边对称, 气派非凡。 楼前有一个鸟语花香的庭院, 栽有多种名贵的花和树。在靠近门前的一棵大树傍,立有一块敦厚的山石,刻着名人手书的“东林草堂” 四字,熠熠生辉。

别墅的右侧旁有一垅一垅的菜园,可满足日常的食用。 左侧旁有终年川流不息的山泉水奔流, 潺潺的流水声, 使人心境平和。

久闻初见的故乡,正是休闲宜居的“世外桃源”。 此景此情,不禁使我想起陶渊明的诗句:“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诗人本是九江人,也许诗中写的就是家乡这个地方吧。

在岩舅舅的引领下,我们一行人步入东林草堂。一踏入厅堂:哇,好高好大啊!更令人惊艳的是阳光从天花板直射进大厅:宽敞明亮。迎面正墙上一幅大型的瓷画和另一幅由溪舅舅手写的书法大框,映入眼帘,吸引我走近欣赏。

长辈们见我们到访,笑逐颜开,问寒问暖; 晚辈们殷勤的领着我们上下楼参观,不亦乐乎。

沏热茶,端水果,聊家常,话亲情,大家围座在茶几旁,欢声笑语回荡在厅堂的上方……

近下午2点, 玲表妹提议带我们上山祭拜祖先。 真好,圆了我们的心愿。

我们穿过后院,步行大约千米就是李家的坟山。 攀着崎岖的山路,我们手持镰刀,砍除丛生的杂草,徒步走向山腰深处,顺阶而上逐一拜访祖先的灵位: 磕头,献花,默祷, 表达我们对祖先的敬仰和感恩。

纵览碑文, 配之玲表妹的讲解, 让我豁然贯通: 家族如同一棵大树。主杆,派生出不同的支杆;每个枝干,代表一个辈份。每个辈份,都有一个代表字;每个代表字,述说一个时代。代代相传,生生不息,枝繁叶茂,人丁兴旺。

我真诚的祈愿: 愿祖先在九泉下,庇佑我们后代平安。

和煦的春风迎面吹来,慎终追远,缅怀先人,让我们内心更加充实。 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再度返回东林草堂。

走近李家河之桥,桥碑刻字正是强哥书写的手迹。 原来此桥是由他带头捐钱集资建造,为家乡的父老乡亲做了一件大好事,可谓:桥连大道系人心,利在千秋恵民情。

我们在桥上留影,思绪万千: 遥想当年,我母亲在其人生最低谷时,淌过这条河, 勇敢的与其弟岩舅舅, 一起去上海谋生。 在上海遇到了同乡人,我的父亲。他们在上海相恋结婚,开技散叶,生育了五个孩子,开创了另一个新天地, 从而改变了自己苦难的命运,赢得了人生的辉煌……

望着桥下流淌的山水, 我收回了澎湃的思绪, 真切地感受到: 李家河,母亲疗伤和起航的港湾。

夕阳的余晖映照在远处的山峰, 隐隐传来东林寺念经的禅声,乡里充滿着祥和宁静。此时接我们返程的中巴,正在东林草堂门前等候。

再见,家乡的亲人, 再见,李家河。清明故乡行,时间虽短暂,但是故乡的人文,故乡的山水, 已深深地印刻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

车载着我们驶向九江市中心,远处传来了熟悉的歌声:

乡愁是一朵云

乡愁是一生情

游子,你可记得土地的芳香,

妈妈,你可知道儿女的心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1

标签:乡音   故乡   庐山   表字   南昌   村口   草堂   清明节   疗伤   舅舅   祖先   港湾   清明   母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