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海南副省长,退休后带领乡亲致富,被大家称为“编外村官”

海南汽车修理厂职员曾耀云曾这样写道:“有一种官是守一方土,官为民生,官为民用,用尽党的政策,为民说话,为民服务。自信当官不为民,不如回家种番薯。”

而在海南省便有这样一位好官,他的名字叫做陈苏厚,曾任海南省副省长,退休后回到家乡当起农民,带领百姓们脱贫致富,被大家称为“全海南级别最高的农民”。

今天,我们便来说说关于陈苏厚的故事。

1936年11月,陈苏厚出生于海南临高的一个农民家庭,幼年时因生活所迫一家人背井离乡,挤在邻县儋州的一户农民牛棚里生活。整整三年时间,陈苏厚一家六口人与牛为邻,尝遍的生活艰辛。

陈苏厚因此学会了犁田、耕田、收割、插秧等农活,对农民有了深厚的情感。正因如此,陈苏厚后来无论官职多大,一直没忘记自己“农民”的身份,在撰写的《我与农民》一书中开篇便写道“我也是农民”。

后来一家人勒紧裤腰带加上借钱让陈苏厚读书,他天资聪颖,成绩很好,成为了当地少有的知识分子。

新中国成立之初缺少知识分子,18岁的陈苏厚便被村里的书记叫到村里参加工作,成为了一名文书。

陈苏厚小时候吃过太多苦,因此也不怕吃苦,工作时表现的非常出色,在两年后即1956年被吸纳入党,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此后,陈苏厚历任区公所干部、团委书记、组织委员、加来公社管区总支书等职务。

1961年,陈苏厚因才干得到提拔,成为临高县南宝公社党委副书记,5年后成为党委书记。

1988年,广东省海南行政区被撤销,设立海南省和海南经济特区,陈苏厚也是在这一年从广东省海南行政区人民政府负责人调任为海南省环境资源厅厅长,1990年升任为海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随着官越做越大,陈苏厚身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他曾跑遍全省300多个乡镇、90多个农场,平均每年下乡90多天。

可为了避嫌,陈苏厚从来没为家乡办过什么具体的事,甚至回乡的时间都特别少。

1997年,陈苏厚成为海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经常做调研工作,回乡的时间也多了。一次和乡亲们喝酒时,有人对陈苏厚说道:“你当副省长的时候到处抓水利建设,什么时候也该给村里抓抓水利啊!”

这句话让陈苏厚感到非常愧疚,退休后回到乡里当起了农民,他说这是“将功补过”,还曾在一篇文章里勉励自己:“进亦有为,退亦有为”。

2003年12月,陈苏厚正式退休,他带着老伴在自家祖屋地基上盖起了一座与乡亲们房子相似的小院。

当时乡里非常穷,大家都种番薯、水稻,哪怕产量很高的时候也赚不了多少钱,反观其他村子都种植了大量香蕉,经济效益很不错。

陈苏厚便决定带领大家从种植香蕉入手,摘掉贫困帽子,他说动了七户人家,然后自己担任“香蕉合作社”顾问,去筹资、找销售渠道、请省里专家教技术、帮助大家出售了第一批香蕉。

第一年大家赚了38.4万元,不仅还清了贷款,村民们也把以前欠的钱还了,甚至有余。

村民们一看种香蕉有前途纷纷加入,截止到2005年,村里成了远近闻名的“香蕉村”,村民们也都过上了好日子。

后来陈苏厚又带领大家在村里建厕所、建垃圾站,村外的姑娘对这里终于没那么嫌弃了,村里的“光棍”也少了许多。

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一件事情陈苏厚一直记着,那就是为村里修水利,他不顾年事已高亲自扛着锄头干活,使得村里本想偷懒的人十分不好意思,最后大家共同努力,使得水利工程提早完成。

如果今天有人去松海村,会发现那里家家围着矮围墙,有一个大庭院和一个小菜园,清爽整洁。村里的公园建设已经颇具规模,养猪的人家都用沼气设施。

村里的村民总结了陈苏厚为他们办的十件实事:修桥铺路;完善水利基础设施;改造农村电网;建设农贸市场;牵线搭桥;开展联乡帮扶活动;修建卫生院;建设镇离退休干部和老年活动场所及镇中心幼儿园;创建文明生态示范村;改造危房;建立香蕉合作社。

村支书林茂青曾说:“这两年大家种香蕉致富,老省长带我们搞起了文明生态村建设,他是我们村的编外村官,比我这个村支书管用。”

2020年1月2日,陈苏厚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海口去世,享年83岁。全村人知道后无不落泪,怀念这位彻底改变了他们生活的老人。

斯人已乘黄鹤去,红色初心永照人,向陈苏厚前辈致敬!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关注我,带您一起看看历史中的风云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临高县   副省长   海南省   编外   村官   番薯   广东省   海南   乡里   乡亲   村里   香蕉   农民   任海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