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共话冯骥才长篇《艺术家们》:“有一种高贵的不合时宜”

长篇小说《艺术家们》研讨会于2023年4月9日在北京师范大学京师学堂举办。研讨会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当代文坛》杂志社、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联合主办。

会议由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首先发言,著名评论家孟繁华、贺绍俊、程光炜、郜元宝、张柠、张学昕、谢有顺、张莉、饶翔、黄平、丛治辰、李松睿等参加了研讨。会议由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张清华主持。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臧永清、总编辑李红强,《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主编杨青等嘉宾作为主办方代表参会。

与会嘉宾合影

与会专家一致肯定《艺术家们》是冯骥才近些年创作的高峰。小说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轴,展开了半个多世纪以来艺术家的生活和创作历程,呈现了同时期艺术发展与社会变迁的恢宏图景。这部长篇小说是冯骥才酝酿二十年、精心修改七稿、跨越五十年的心血之作,也是他表达个人美学理想、展现艺术心得感悟的澎湃之书。在艺术和物质都极度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悄然起步;在新时期,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了时代和他们;而当市场化大潮袭来,他们又不得不面对新一轮的心灵考验,苦苦地寻求突破,自我救赎。《艺术家们》所写所思,是一代人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同时也是大时代社会图景的真实见证。

会上,评论家们的研讨集中在文学如何展现艺术思潮、艺术观念如何文学化、历史如何进入文学与艺术、作家的责任与使命等重要母题,充分肯定了作者的文学探索与创新,肯定了作者以艺术家内心探索展现时代变迁的新视角以及文学功力。《艺术家们》以独特的群体画像,见证波澜壮阔的时代图景,也为当代文学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思考与启发。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

阎晶明说:“我一口气看完了这部长篇小说,看完之后我确实被深深打动。首先要讲的是,这是一部写得非常轻盈、灵动、浪漫,而且非常好看的一部作品。好小说有很多,但让我看得很感动的作品中,《艺术家们》是非常突出的一部。我感动有两个因素,第一是为作品当中的人物故事而感动,第二我为冯骥才主席作为‘80后’作家,能够拿出这么一部既好看又耐读的作品,在艺术上还能保持这种状态以及这种表现力,令我尊敬也非常感动。”

张清华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执行主任

张清华说:“我本人是1980年上大学,上大学读的第一批当代文学作品就有冯老师的作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发表的一批中短篇小说,像《铺花的歧路》《啊!》《雕花烟斗》,还有后来八十年代中期陆续读到的很多小说,像《三寸金莲》《神鞭》,特别喜欢《意大利小提琴》。冯老师写出《艺术家们》这部长篇小说,是符合冯先生一贯的写作习惯、写作逻辑的一部长篇小说。我觉得这部长篇小说非常重要,他是通过一批艺术家的艺术形象的塑造,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揭示了当代知识分子和艺术家、艺术工作者所代表的文化人的心灵史。也透过他们的艺术生活,透过他们的日常生活,洞见中国当代文化的发展史,当代中国人的精神史。”

臧永清 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

臧永清介绍,《艺术家们》这部长篇小说,冯先生酝酿了二十年。从开始写作到最后完成,他精心修改了七稿。冯先生以几位青年艺术家的生活和事业为主线,展现了当代艺术发展近半个世纪的恢宏图景。他说:“《艺术家们》是一部承载了冯先生很大艺术野心的作品。小说描写了当代艺术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是一代艺术家的生命史、心灵史、艺术追求史,同时也是时代变迁的真实见证。对几位艺术家不同命运的书写,既为小说增添了理想主义的色彩,也让小说的艺术张力陡然增强。人物塑造历来是冯先生小说写作的长项,在《艺术家们》这部小说中,他的这一长项得到了充分发挥,楚云天、洛夫、罗潜等个个形象鲜明。小说对商业浪潮冲击下艺术界的乱相的书写,对艺术家复杂的内心世界的解剖,则充分体现了作家的批判精神和自省意识。在当代,除了同时活跃在文学、艺术、文化遗产保护和教育领域的冯先生外,很难有人能够驾驭这个题材。《艺术家们》的创作是独一无二的,这部小说对当代文学的贡献,它的思想价值、文学价值,也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艺术家们》也是人文社近几年来当代文学出版上的重要收获。”

杨 青 《当代文坛》杂志社社长、主编

杨青说:“作为读者,冯先生的创作打开我对生活的认知,更让我在迷茫、孤单、自卑或者灰心时找到人生的价值感和方向感。在我看来《艺术家们》打动我的不仅是冯先生一以贯之的美学精神,更是冯先生集毕生生活经验与洞察力提供的中国知识分子的文化路径,楚云天集中体现出艺术的理想和坚持,呈现一个时代的壮阔。”

孟繁华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孟繁华说:“2020年《艺术家们》出版,我当时写过一篇文章发表在《光明日报》,谈了这部小说与我们的历史之间的关系。小说中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在‘大革命’时代,物质生活非常匮乏,大家都很贫困,但是这三个人在他们的沙龙里面每天谈艺术,完全生活在别处,在另外一种精神空间里面。但改革开放后我们的物质生活发达、丰富了,饱暖解决之后开始有各种各样的想法。这三个人开始分裂了,洛夫对商业化的时代很有兴趣,但最后他自杀了;罗潜沦落到社会底层以后,最后丧失了艺术上的才能;楚云天保有他的赤子之心,这个精神贵族从贫困的时代一直到改革开放之后,内心追求没有发生变化。但是这里面很有意思的是,冯老师也没有把楚云天作为一个完人来写,他除了和隋意的二人世界非常美好,他也有个人的私密生活,在写个人私密生活的时候作家也没有用非常道德化的方式去评价他。所以冯老师对人物世界、情感世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最大限度的认知,是他文学世界之所以万花纷呈的基础和条件。”

贺绍俊 沈阳师范大学特聘教授

贺绍俊认为:“《艺术家们》是一部只有‘大冯’才写得出来的小说,写这部小说不仅需要文学的天赋,需要具备小说叙述的能力,而且还需要有艺术的天赋:需要具备绘画的能力,具备敏锐的艺术感,这两点大冯都具备。因此他能写,而且更重要的是他在写作中间能够将这两种能力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营造出一种非同寻常的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就是通感。我觉得大冯在文学与艺术(主要是绘画)这两方面的双重审美修养和能力,使他轻易地将文学与艺术的审美打通,充分展现出通感的艺术魅力。

这部小说还是一部为天津这个城市而写的小说。小说的主人公是天津的几位艺术家,故事也主要发生在天津。大冯对天津充满感情,他写出了对天津这个城市的认识,在他的笔下天津的城市之魂就是艺术。此外,这部小说是通过三位艺术家的艺术经历,描写中国半个多世纪以来的艺术变迁。在这种描写中间大冯坚守自己的艺术观,并在小说中非常坚定地倡导自己的艺术观:强调艺术的自由精神,艺术的心灵性和精神性。”

程光炜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程光炜谈道:“很敬佩冯老师,最近一些年八十岁左右的老作家焕发青春,不光冯老师,像王蒙老师、徐怀中老师,他们在晚年都能写长篇小说,这非常令人惊叹。我发现冯老师八十岁了还越写越好,而且冯老师这部小说写的感情还这么饱满。

冯老师这代人最熟悉的还是五六十年代、六七十年代,这是最能够体现他们艺术本事的地方,无论思想的深度、感情的浓度,还是他能够给予我们这些人,或是很多年轻人一种教益。20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一个大时代,在那个特别时期人心是单纯的,到了资本时代以后人的感情就很复杂了。冯老师小说中那些纯真情感的描写特别打动我。一代一代的作家有不同的使命,作家可能只适宜截取某一个段落,让自己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能给人一种启发。在《艺术家们》中,冯老师写出了生活的启示录。”

郜元宝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郜元宝说:“《艺术家们》给我们带来的是扑面而来的文学性、艺术性,这恰恰是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研究和文学批评很隔膜的东西,是过去时代的特色。当然这样一来很容易造成一个悖论,难道过去是好的吗?一生致力于反思,从伤痕出发反思文学的冯骥才先生,他大概不会是这样一个怀旧的作家,这里面有怀旧的痕迹,可是他有他对于历史的、对于‘过去’的责任和使命,他要把三个不同的时代给写出来。”

谢有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谢有顺说:“我一直是冯老师的读者,也觉得冯老师真是一个令人尊敬的老师,宽厚的长者。我自己看冯老师,不完全讨论一个作品,其实也在讨论这个人,他除了写作也画画,写小说,保护文化遗产、民间艺术,所以我们惯常所说的'’两个字很难涵盖他。我觉得他更像是我们传统所说的文人,就是有创造精神,同时也有文人的情怀、文人的风骨。”

谢有顺认为,冯骥才是一个有情怀、有体量的作家。为什么强调体量?因为冯老师给我的一个很深印象就是有大的情怀和大的体量。同时,冯骥才也是一个自在自得的艺术家。刚才讲《艺术家们》本身就像艺术品,语言的速度,文辞的考究,场景的优美,包括在意蕴上的留白,它本身就有艺术品的特质,所以他没有重在讲故事,其实这些人物身上有很多故事,但是他没有作为故事的奴隶,也没有刻意制造很多尖锐的冲突,总体的叙事写得比较散淡自由、自在自得,而这恰恰是现代小说的写法。此外,他也是心里面有着暖意和希望的作家。他写了一群艺术家,但是这些艺术家没有我们想的那么灰暗、脏乱,或者喧嚣的东西,而是整个小说充满很敞亮、很明亮的精神色彩。心里面没有美就写不出美,没有爱也写不出爱,没有理想就不知道理想为何物。在风起云涌的时代,每个人都是伤痕累累的,假如没有谅解,没有宽恕,我们根本不可能有光,也不可能有前行的力量。所以我也特别珍惜冯老师在他的作品中这份谅解、宽容、温暖和希望的东西。”

张学昕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张学昕谈道:“在《艺术家们》中,冯老师通过艺术家的人性,表达他作为一个作家、一个艺术家真正保持纯粹的东西,有他自己的人格体系。无论怎么动荡,在时代中,他的人性、他的存在的理由、他所依托的,是他的艺术,艺术也是他的生命。这是冯老师用这种方式书写艺术家的灵魂史,从这里我看出冯老师强大的内心激情和叙述的冲动。此外,冯老师给我们提供的另一个文本,是他的写作发生到现在,从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创作到今天,他一直在追逐着,他自己的艺术理念也在不断升华。他对小说的理解,没有技巧,但表达一种强大的朴拙的诗意,纯粹可能是冯老师要表达的精神层面、灵魂层面的东西,这是冯老师提供给我们的一个重大的财富。”

张 柠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柠说:“一个艺术作品本身是一个完整的东西,它的每个部分都具有我称之为全息性,艺术作品之所以是艺术作品,就是因为它是一个整体,每个情节和细节的设置,以及人物性格的安排是完整的,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能感受到这种整体性。一个作家写长篇小说,有时候写、停、写、停,如果没有强大的对词语、形式和精神的控制能力,在写作中气息就会断。阅读《艺术家们》时,整个过程里面气息没有断,叙事语言连贯,说明它的完整性、全息性保留非常好,这一点感受是非常强烈的。”

张 莉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张莉认为,《艺术家们》是一个关于我们时代的超凡脱俗的中国艺术家的心灵之歌,而且冯先生用“艺术家们”这个主题浓缩他几十年来对艺术的重新理解和认知,把这些认知全部浓缩在这部作品里面,让你读的时候心有戚戚。

她说:“首先,这部作品是一个艺术沉思式的写作。冯骥才先生其它的作品,包括《俗世奇人》这样的作品,实际上是世情写作,但是在这里你会看到他做了心灵的减法,文学的减法,用清华老师很著名的说法,他其实写的是艺术家的心灵投射,他去掉很多东西,他不是完全写实的,也不仅仅是怀旧的。他是充满心力的几十年来对艺术的思考,通过这样的浓缩的艺术思考,要勾勒的是中国四十年来艺术的发展史,通过这样的一个艺术思考,他思考什么是艺术。其次,在《艺术家们》中,冯先生重新挖掘出天津作为艺术之城的气质。天津的文化底蕴是在五大道那样的地方,它一直走在前列,但是五大道又跟资本、殖民文化连在一起,所以它很多时候被忽略和忽视。冯骥才先生重新挖掘这些,他用这种沉思照亮天津的艺术气质,进而使天津文学焕发不一样的光彩。

此外,在写《艺术家们》这样的作品的时候,首先面对的问题是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处理,刚才说的是艺术沉思式的写作,同时也需要一个艺术形式,所以前、中、后卷这三个部分里面有他自己的主题。我给自己的发言起了一个题目叫‘被美照亮的灵魂’,这部作品之所以在今天的长篇小说领域气质卓然,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当一个作家面对被美照亮的灵魂的时候,他用美的方式去讲述,实际上也代表他对艺术的一种追求。”

黄 平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

黄平说:“《艺术家们》是一部常读常新的作品,也是一部让人感动的作品。我个人从两个方面来理解这部作品的艺术魅力,一方面这部作品是文学与生活的交织。刚才多位老师都谈到《艺术家们》这部长篇有本原,有冯老师的生活原型。另外一方面打动我们的是对生活的超越,就像冯骥才老师谈到的,他不回避做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在今天这个时代写这样一个故事无疑充满挑战,我个人做一点非常粗糙的概括,我觉得在高度不浪漫的时代,高度人工智能化的时代,写一个非常浪漫的故事,就像冯老师之前这些年的工作一样,在城市化高歌猛进的时代要保护文化遗产,所以冯老师的写作确实有一种很高贵的不合时宜。”

丛治辰 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

丛治辰说:“《艺术家们》不只是一部写画家创作的作品,我从主人公楚云天的前两部力作以及和易了然合作的《黄山黄河长江长城》中,看到了伤痕文学和寻根文学的影子。对画坛的书写,某种程度上也是对文学的书写,当然也是对知识分子的书写。这三卷故事表面上看描写的是‘艺术家们’的变迁,实际上写的是五十多年来,中国人精神世界的变迁,也让人看到了冯骥才先生对中国式现代化的触及,包括中国要以什么样的文化和民族姿态与世界接轨的问题。”

饶 翔 《光明日报》高级记者

饶翔谈到:“冯先生的《艺术家们》是用小说的形式发表他的艺术宣言,去表达他的艺术观,表达他最高的艺术理想。艺术有它的危险道路,它其实是一种献祭,需要个人非常大的诚信,冯先生通过高宇奇这个人物,通过小说的形式发表艺术家的宣言,除了在小说中有精妙的关于艺术的纯粹的哲思之外,更多的是通过人物塑造和人物与时代的关联去表达的。他通过高宇奇这个人物,完全执着于他自己的艺术,最后因为艺术的探索,在太行山的高山坠崖身亡,完成用生命对艺术的献祭。”

李松睿 《文艺研究》杂志社副研究员

李松睿说:“我读《艺术家们》有一种久违的感觉,我们今天很难看到一部小说这么直白地表达作家的艺术观念,同时他采用的形式类似于十九世纪比较流行的成长小说,从一个人的青春时代开始写,写到晚年。这样一种小说形式在今天很少有作家会去选择。读到前卷,给我一个直观的印象,有一种青春文学的感觉,那种青春感特别强烈。同时在前卷中,它的艺术特色首先是细节特别丰富,这个细节丰富表现在画面感很强,不光是对画本身的描述,同时写了很多比如像艺术沙龙的小屋等,这些都在小说中通过特别丰富的细节构造,让读者印象深刻。”

翟文铖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教授

翟文铖认为:“冯先生在《艺术家们》中一直在探索,在我们这段历史进程中艺术的真精神是什么。他的小说的最初部分,‘三剑客’关系非常好,但外界的环境还是有些禁锢,这个时候艺术无疑起到他们精神支撑的作用。再往后,我发现随着时代的前进,艺术家有一种东西在失去,就是高贵精神;有一种精神在浮起,那就是卑贱意识。卑贱意识和高贵意识是否可以成为重要的阐释概念?代表着高贵意识的是楚云天和高宇奇,当然高宇奇甚至是楚云天的一个偶像。卑贱意识是探索被资本控制的这些人的精神品性,比如对财富的过分追求。洛夫这个人物就体现了这一点,他本来是很有艺术追求的,可是随着时代的洪流,他的艺术与商品结合太紧密,影响了他的创作力发挥,这也是对艺术的一种亵渎。在我看来,关于高贵意识、卑贱意识等,放到历史的大变革中进行思考,也是关于人的自由、人的创作性的思考。所以从思想层面讲,这个作品还是非常深刻的。”

冯骥才 《艺术家们》作者,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院长

作者冯骥才先生首先表达了对各位专家学者与会议主办方的由衷感谢。他说,作家写东西跟生命本能的要求一样,都是希望能“活”得越久越好,“永在”才好。如果一个作品的生命能够延长,它一定有延长的资本,这一方面来源于作品本身的精神价值、艺术价值,也就是它的审美价值;另外一方面是离不开评论家的再解读。所以各位学者今天所说的,一定会影响到他的下一部作品。

其次,冯骥才先生说:“我到现在还有很强的创作的感觉,还好,我对文学艺术的感觉没有丢,还很容易被感动,还会因为感情用事经常做傻事,还是这么一个状态。我还在思考,文化遗产抢救的事我还要做,要把学科建起来,同时,我还要写作。今天大家的发言对我很有帮助,我真心地谢谢诸位。”

南都记者 黄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3

标签: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   不合时宜   天津   长篇小说   中国   长篇   名家   艺术家   高贵   教授   作家   老师   精神   人物   作品   时代   小说   文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