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系娃身上最容易被混淆的两个表现!解决方法大不同!

#2023育儿季#

前些天,有位妈妈在家长群里向我们分享了她最近的一些担忧:

她家孩子特别喜欢乌龟,出门要带着乌龟玩具,去超市要专门去看乌龟,有时睡醒起来就直接拿起画笔开始画乌龟......总之生活中到处都是乌龟的身影。

妈妈不是没有试过一些方法来让孩子不那么痴迷于乌龟,比如忽视孩子对乌龟类玩具的需求,但都收效甚微。

妈妈非常担心孩子这样是一种刻板行为,如果长期放任不管孩子会不会对其他东西都不感兴趣了?

这一番话引起了许多家长的共鸣,纷纷表示自己家孩子也是同样,有对轮船着迷的、有抱着小火车不撒手的......

在交谈中,我们发现大家普遍对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没有清晰的认知,所以在面对孩子出现相应的问题表现时马上慌了神,不知道该如何解决。

今天,我们的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小小神经元CTO——吴老师,就帮大家梳理一遍兴趣狭隘与刻板行为这两个概念,教大家如何更科学有效地帮助孩子,赶快学起来吧!


指导专家

吴老师

美国匹兹堡大学教育学硕士

国际认证行为分析师(BCBA)

小小神经元CTO


哪些属于兴趣狭隘?

哪些属于刻板行为?

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是孤独症谱系障碍的两大诊断标准之一,所以很多家长都习惯了这两者一并被提起,也就很少有机会去深入了解它们的概念。

根据ADOS评估的专业角度来看,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是这样界定的:

兴趣狭隘

1、对游戏素材或人有不寻常的感官兴趣

表现为孩子对不寻常物品有很高的关注度,而且无法功能性地去玩玩具。比如孩子会一直盯着水龙头看、一直握着门把手或者反复嗅闻积木的味道等来满足自己的感官兴趣。

2、对不寻常的、高度特定的话题或物品或重复行为有过度的兴趣

孩子会非常高频率地说起某个话题。比如动画片里的某句台词或是某个固定词组等;孩子会在不合时宜的时候发起其他的话题,像是大家正在谈论天气的时候孩子突然开始说大象等。


刻板行为


1、手、手指或其他部位有复杂的特殊习性动作

比如孩子总是玩自己的手指、摩擦自己的双手或胡乱晃手,还有不断摇晃身体、原地转圈或者绕着某样物品跑等。

2、强迫行为或仪式行为

比如杯子必须按照某种规律排列,反复开关窗户、抽屉,或者出门之前一定要检查一遍电灯开关等。

大家单看专业的定义可能更迷糊了,因为无论是概念还是具体表现,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确实让人觉得有点难以区分,有没有更简单的分辨方法呢?

还真有个简单的方法,大家只需要记住:兴趣狭隘多指孩子对不寻常的物品或是话题有着极高的兴趣,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极其喜欢小乌龟;而刻板行为则是孩子已经出现的、肉眼可见的一些明显的行为,比如孩子在玩小乌龟玩偶时只是一直摩擦玩偶的壳。

兴趣狭隘和刻板行为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的联系。虽然这两种表现可能会在谱系孩子身上同时出现,但并不意味着二者之间存在相互影响的关系。

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确实有可能在兴趣狭隘的同时出现一些刻板行为,但绝不是因为兴趣狭隘才导致了刻板行为的出现。


当发现孩子刻板行为之后,

我们该怎么做?

当发现孩子出现刻板行为时,家长们难免会非常着急地想要彻底消灭这些问题,因为这些表现看起来“与众不同”。

但对孩子来说,并不一定是需要干预的。首先,刻板行为其实是孩子调节情绪的一种方式,在他们感到紧张或者焦虑时,刻板行为能帮助他缓解情绪;其次,刻板行为并不是谱系孩子才会有的,一般人也会有啃指甲、玩头发等等重复性的行为。

所以我们需要先进行理性的判断和分析,看看这些行为有没有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或生活。比如孩子特别喜欢模仿《小猪佩奇》里的台词,但如果我们打断孩子就能够把孩子从模仿中拉回到正在进行的活动,那么这样的行为就是可以被接受的。

就像我们看书看剧的时候总感觉“停不下来”,但如果现在真有急事发生了,那我们就会马上停下,所以看书看剧并不会影响我们处理事情。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观察当孩子的这些行为被打断时,他的表现如何。如果孩子被打断时总是会出现严重的问题行为或是情绪问题,那么就需要我们通过干预来帮助孩子改善这样的行为。

确定了当前的行为需要进行干预后,那么首先我们要知道刻板行为就是孩子在进行自我强化,所以解决这个问题的第一步就是找到孩子的“点”,也就是了解孩子为什么要这样做

比如孩子特别喜欢用嘴吐泡泡,那我们可以先思考吐泡泡有什么可玩的?可能是吐泡泡能给孩子口腔上的满足感,也可能是孩子喜欢吹这个动作……

在分析完孩子的“点”之后,我们就可以为孩子寻找并提供一些更具有功能性并且符合当下场景的替代行为。比如孩子喜欢用嘴吐泡泡,那么我们可以教孩子吹口琴或者吹气球,以此替代用口水吹泡泡的行为,吹口琴或是吹气球都可以满足孩子的感官需求,并且在外界看来这样的行为不会过于突出。

不过呢,每个孩子所表现出来的具体行为不同,因此我们可能会分析不出孩子的“点”或者找不到合适的替代行为。那这时候可以试着引导孩子做一些适合当前场景的事情,并且当孩子做这件事情的时候,他没有办法再去从事刻板行为了。同时,在孩子按照我们的引导做到之后,也不要忘记给予孩子强化。

比如带孩子出门玩,孩子总是不停地摇晃双手,那么我们可以给孩子准备一件可以拿在手里东西,比如水杯或者玩偶,这样孩子就腾不出手乱晃了。同时,我们不要忘记夸一夸孩子:“哇!你拿水杯拿得真稳。”


当发现孩子兴趣狭隘之后,

我们该怎么做?

如果要解决兴趣狭隘的问题,那么根据兴趣狭隘的两种表现,我们要用到不同的方法!

如果是文章开头提到的孩子对乌龟特别着迷的这种情况,那么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孩子喜欢的东西来帮助孩子拓展

比如孩子特别喜欢乌龟,那我们可以在他玩乌龟玩偶的时候讲一些关于乌龟的事,比如乌龟喜欢吃什么、乌龟是什么颜色的、乌龟会游泳等。

但在这个过程中要谨记,每次拓展一点点就好,我们要基于孩子的基础来帮助他拓展知识面,切记不要想着一口气吃成个胖子,拓展兴趣需要“循序渐进”

大家想让孩子多学点东西的心情我们理解,但是一定要稳扎稳打一点点来,否则问题还没解决,他的耐心和积极性反而先被消磨掉了。

如果刚开始觉得孩子对我们的话题或者活动不感兴趣,也不要轻言放弃,多尝试往不同的方向去拓展

老师们常常会跟家长们强调这一点,因为“难以坚持”正是许多家长无法解决兴趣狭隘这个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时刻保持充足的耐心,即使孩子当下对拓展的知识没什么兴趣,我们也可以多尝试几次,说不定突然某天,他就会展现我们意想不到的回应。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当孩子总是出现不合时宜的发言时,我们可以选择忽略他当下的发言,不给予孩子太多的关注,这样做孩子就会慢慢“熄火”,重新回归到当前的场景中。

或者我们也可以冷静地告诉孩子:“现在是吃饭时间哦,我们要专心吃饭!”把孩子引导回当前的场景

最后我们想说,当发现孩子有兴趣狭隘或是刻板行为时,不要“妖魔化”这些行为,因为即使是我们大人都会有一些特别的重复性行为,比如咬指甲、玩头发或者抖腿;又或者是一些专属兴趣,比如看挖掘机或是走路不踩井盖等等。

只要能够控制得当,不影响学习生活,那么不妨把这些当作孩子的可爱特质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3

标签:谱系   玩偶   狭隘   乌龟   寻常   身上   兴趣   两个   话题   发现   孩子   喜欢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