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时期,被打倒的科学家无数,为何卢鹤绂被红卫兵特殊保护?

在那个特殊年代里,无数的科学家被批判,被当作“牛鬼蛇神”、“反动学术”,要么是被红卫兵不断的批斗,写各种各样的交代材料,或者是被抄家,更有甚者被红卫兵殴打,有些科学家无法忍受红卫兵的侮辱含恨而亡。

但是,在这样的时代,却在上海的核原子研究所内,发生了这样一件“最为人道”的事情,红卫兵的造反派竟然专门派遣一名工人出身的研究员,以帮助批斗的名义进入到了复旦大学,最终的真实目的就是要保护当时的核原子研究所所长卢鹤绂。

卢鹤绂1914年出生在了沈阳的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里,从小就特别聪慧,而且由于父母都是知识分子,所以对于卢鹤绂的教育也是极为重识,从小的时候就让他读了各种各样的书籍,让他对于早期的科学知识有了非常多的了解。

1936年,他从燕京大学毕业,就直接去了美国进行进修,而当时中国正处于动荡年代,尤其是在日本侵略者的蹂躏之下,中国发生着各种惨绝人寰的事件。

虽然,卢鹤绂身在美国,但是他一直心系国内的事情,尤其是他看到日本侵略者的所作所为的时候,他也是极度愤慨,希望能够早日学成归国,用自己的知识报效祖国。

1941年,他从美国的明尼苏达大学毕业,获得了博士学位。而且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时候,全世界都掀起了一阵原子核物理风。

当时各个国家的关系也都比较紧张,世界大战一触即发,所以对于核物理的研究,各国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

所以,对于卢鹤绂来说,他本身就是研究前沿物理,对于这一个课题自然有着浓厚的兴趣,在他选择博士的论文题目的时候,他毫无疑问的就把核物理研究作为了自己的博士课题。

经过他的多年努力,他顺利发表了一篇关于高强度质谱仪的论文,这篇论文更是美国设计制造原子弹以及反应堆的关键论文之一,由于美国政府的保护,直到1950年以后,才部分进行了公开。

博士毕业后,他便在当年就直接回了国,并且在国内的多所高校任教,从中山大学、广西大学到浙江大学、复旦大学,都留下了卢鹤绂的身影。

在卢鹤绂教学的时候,他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对待每一个细节,特别是在面对一些严肃的物理问题时更是如此。他总是告诉学生要从根本上理解问题,深入分析每一个细节,不能草率从事,更不能轻言放弃。

在课堂上,卢鹤绂经常会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来解决问题,他鼓励学生多做实验、多思考,不断探索新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他强调,只有当学生真正理解了物理问题的本质,并将其运用到实践中去,才能真正掌握这门学科。

除了在课堂上,卢鹤绂也十分注重学生的个人发展。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学术活动,带领他们参加科研项目,并鼓励他们在科学研究方面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

虽然回国之后,国内并没有研究的设备和经验,但是他依然没有放弃对于理论的探索。

尤其是在1947年他发表的一篇《关于原子弹的物理学》论文,彻底揭示了原子弹的原理,他还进行了简单的数学估算。

这篇论文发表以后,他立刻在国际物理学界引发了剧烈震动,他更是被当时的人称为“世界上第一个揭露原子弹的人”。

然而,随着文革开始以后,他所在的核物理研究所也未能幸免。尤其是他本人疏权贵亲卒伍的性格,更是让他在文革的时候受到了非常多的批判。

但是,他当时作为核物理所的所长,和下属的关系都非常好,而且他还和下属们常常在一起开玩笑,讲自己的年轻时候的故事,他本人还酷爱京剧,有时还动不动就唱几句京剧给大家听。

所以,他这样平和的性格在文革的时候,大家虽然在整他,但是没有任何的过激行为,也没有任何侮辱人格的行为。

甚至是他被批被斗的时候,他也能保持乐观的心态,一次他被问及“三面红旗”是什么,这也是学校的红卫兵在挑最简单的问他,因为对于这个问题,学校的喇叭里面天天放,天天播,即便是小朋友都知道三面红旗是总路线, 大跃进, 人民公社。

但是,他却故意说成是“军旗、党旗和国旗”,说完以后引得下面的人哈哈大笑,他自己也毫不在意。

即便是这样,也没有人故意站出来让他难堪,只不过像走过场一样,让他又下去了。

之所以会这样,就是因为一方面,上海的核物理研究所位于上海的远郊,受到文革的波及和影响相对城市而言比较小,所以并没有外界的红卫兵冲到研究所内部进行批斗,=大部分的红卫兵都是学校内部的人。

卢鹤绂在研究所和大家的关系都处的比较融洽,自然没有人故意要整他,在文革的时候,大家虽然嘴上说要打倒权威,但是实际上并没有对卢鹤绂做出太多出格的事情。

另外一方面就是卢鹤绂本人在学术上的地位非常高,而且他本人研究的核物理对于当时的国家发展极为重要,所以他所研究的关键性技术也是当时亟待解决的问题,要是他受到波及和影响,我国的相关核物理研究自然会受到中断和影响。

所以,当时才有专门的红卫兵来“保护”他。

而且,当时的红卫兵为了防止卢鹤绂被“武斗”影响,怕他一时间想不开,甚至是和卢鹤绂一起住在了牛棚里,而这一住就是半个月,就是怕他想不开,但是相处的时间长了,就发现卢鹤绂是一个极为豁达的人,根本不需要有这样的担心,红卫兵才撤了出来。

当时卢鹤绂虽然因为自己的性格和整个大形势被批判,但是实际上有不少人在帮助他,自己并没有受到太多的折磨和痛苦。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4

标签:红卫兵   复旦大学   核物理   原子弹   美国   文革   上海   科学家   时期   研究所   物理   论文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