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讲家文稿:中国是怎样长成的-从1.0到4.0

在讲座开始之前,我要问大家一个问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为什么把一些拿得起来的事物称为“东西”,而不叫“南北”?关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说法。一种解释是,依据五行学说,东方甲乙木、西方庚辛金,这两样是可以拿得起来的;南方丙丁火、北方壬癸水,这两样是拿不起来的。所以,我们将拿得起来的事物称为“东西”。另一种解释是,古代有兜售商品的东市和西市,所以我们将买卖的物品称为“东西”。

在这里,我想和大家讲的是第三种解释。“东西”是古人对于中国整体格局的理解。从朝代歌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古代格局从划分东西到划分南北的变化。“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周分为西周与东周。“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两汉”指西汉和东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两晋”指西晋和东晋。到此为止,中国以“东西”划分格局。“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南北朝”分南北。“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宋分北宋和南宋,明朝崇祯帝自缢后出现过南明。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这就要从中国是怎样长成的说起,中国的发展史就像一个人的成长史,一步一步,由小到大,直至成熟。

如果把中国比作一个软件,那么整个中国的发展史可以分为4个版本,从1.0到4.0。历朝历代的中国疆域一直处于变化之中,中心地区在移动,边界也在扩大和缩小中不断变化。总体而言,受地理环境的限制,比如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脉,中国的扩张被局限在相对固定的范围内。“中国”二字连用,最早出现在距今3000多年前,周成王五年制作的一件酒器上,上面写着“宅兹中国”,意思是居住在中心地区。所以,“中国”最早的含义是中心地区,而不是指代整个国家。

一、中国1.0——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原地区

中国1.0时代主要指的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殷商故都位于河南安阳。丰镐遗址,均处于陕西省。春秋五霸大概所处区域位于陕西、河南、山西南部、山东西部等,这片区域就是以黄河流域为核心的中原地区。所以,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

西周位于陕西,为防备西边的少数民族犬戎,西周在骊山一带修建了20多座烽火台,用于报警。西周末代皇帝周幽王为博其宠妃褒姒一笑,多次点起烽火,让各地诸侯以为首都被犬戎包围,白跑一趟。诸侯赶到发现真相时既无奈又恼怒的状态确实让褒姒笑了。但在多次戏弄后,诸侯便不再相信,不再出兵援助都城。后来,犬戎攻破了镐京,杀死了周幽王。这就是“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的儿子周平王迁都洛邑,东迁之后的周朝,史称东周。这是一个很大的变化,从西周到东周,王朝的政治中心、文化中心整体向东移动。

迁都不但改变了王朝的走向,还留下了一个“火种”。迁都后,原先都城的位置被犬戎占领。因秦襄公护驾有功,周平王封其为诸侯,将岐山以西的土地赠予他,并与他立下誓约,如果秦国能赶走犬戎,就把犬戎占领的土地给秦国。后来秦国真的赶走了犬戎,扩大了国土,为日后的强大奠定基础。从周朝灭商到秦国统一天下,都是从西边向东边扩张。

东周被称为中国的“轴心时代”。什么是轴心时代?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在《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第一次把公元前500年前后,同时出现在中国、西方和印度等地区的人类文化突破现象称之为轴心时代。比如,古希腊出现了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古印度出现了释迦牟尼;以色列出现了犹太教的先知们;中国出现了孔子和老子。这些人奠定了整个人类思想的基本格局。儒家、道家、法家,奠定了中国人文化人格的底色。我们现在学的《论语》《道德经》《庄子》《韩非子》等都是来自这一时代。


作者:杨早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

本文节选自宣讲家网文稿《 杨早:中国是怎样长成的——从1.0到4.0 》

查看完整内容请到宣讲家网(WWW.71.CN)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6

标签:中原地区   东周   秦国   黄河流域   中国   都城   西周   轴心   文稿   诸侯   东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