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经济带和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丨江苏宜兴 科技赋能绿色发展

重庆日报客户端首席记者 陈维灯 记者 李媛媛

开门见绿水青山,推窗闻鸟语花香;品农家乐特色美食,与乡间人文风情亲密接触……

4月8日、9日,重庆日报记者随“与江共生 ‘绿’满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采访团走进江苏宜兴,一座宜居宜游、处处生机勃勃的幸福之城呈现在采访团眼前。

地处江苏省西南端的宜兴位于太湖上游,因制陶业发达、盛产紫砂壶,有着“陶都”的美称。近年来,宜兴立足“三山二水五分田”独一无二的美,围绕城乡融合发展,不断补齐城乡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以科技赋能绿色发展,构建山水城融合格局,生态、宜居、美丽成为宜兴的代名词。

构建产业新生态 打造环保创新发展示范基地

4月的宜兴,春和景明。

在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以下简称“宜兴环科园”),一幅“绿富美”的高质量发展画卷徐徐展开。

▲4月8日,“与江共生 ‘绿’满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采访团在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了解环保设备。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成立于1992年的宜兴环科园,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目前全国唯一以发展环保产业为特色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获得国家首批低碳示范园区、国家级环保服务业示范园、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等称号。

作为环保主题的国家级高新区,宜兴环科园积极探索新常态下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变现”机制,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优势,新兴产业加速崛起,科技创新更具动力。十年来,园区生产总值、规上工业产值分别增长155%、126%,财政收入约310亿元。

去年初,宜兴环科园成为全国开发区中首个实施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机制的园区。数据显示,2020年,宜兴环科园单位面积GEP为1.27亿元/平方公里,在全国处于较高水平,绿金指数(GEP与GDP的比值)为0.77,“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价值得到双实现、双提升。

▲4月8日,“与江共生 ‘绿’满新征程——长江经济带及黄河流域省级党报全媒体行”采访团在中国宜兴环保科技工业园参观了解。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不仅如此,宜兴环科园瞄准“散乱污”企业,不断加码整治力度,至今已关停取缔企业900余家;聚焦“淘汰落后产能、盘活闲置低效用地、老旧工业区改造”三大攻坚行动,去年腾退低效用地823.41亩,盘活闲置用地830亩。

与此同时,宜兴环科园新兴产业发展能量持续迸发。近两年,1个超百亿、2个超50亿、3个超30亿在内的28个亿元以上优质项目接连落户;宜兴药谷自开园以来,已吸引50余家生命健康重点企业及相关上下游配套企业入驻,产业集群厚积成势。

污水资源化利用 强化绿色发展示范特色

位于太湖上游的宜兴市,拥有2000多条入湖河道。过去,宜兴陶瓷、化工、建材产业兴盛,但大量“散乱污”企业影响了太湖水环境。

近年来,宜兴以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关停5000多家小化工、小作坊,实施“退耕、退养、退渔”和“还林、还湖、还湿地”,推动实现“生态宜”“产业兴”。

宜兴启动“三氿(西氿、团氿、东氿)”水生态修复工程,选用菹草、狐尾藻等6种耐污性强、高矮相错、四季常绿的沉水植物群落,促进水质净化、建立屏障系统,形成生物循环共存的水生态链。

“在团氿和东氿的水底,藏着2000亩的‘水下森林’。”宜兴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工程全部完工后,将累计种植‘水下森林’近万亩,可以大幅改善太湖入湖水的环境质量。

“三叶草”形灵动的构造、纯白外观清新优雅,远看像工厂、近看像公园,这是距团氿不远的全国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宜兴污水资源概念厂。

▲全国首座城市污水资源概念厂——宜兴污水资源概念厂。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这里每天处理近2万吨污水,每天有2万吨生活污水经过初沉发酵新技术、高级氧化耦合技术等处理,达到Ⅲ类水标准,最终通过云爱河流入团氿、东氿直至太湖,实现水质永续、能源回收、资源循环,让“污水成为资源、污水厂成为资源工厂”。厂区中的咖啡店,是当地颇有名气的网红打卡点。吧台上摆放着一瓶瓶“永续水”,贴着“好水不问出处”的标识。

▲4月8日,宜兴污水资源概念厂咖啡厅内,工作人员正在用净化后的污水冲泡咖啡。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每天约有5吨生活污水在更高标准处理后,可以直饮,还能冲调咖啡、酿造啤酒。”宜兴污水资源概念厂负责人介绍,污水是一种资源,不仅能生产清水,还能生产有望形成千万元级产值的副产品,“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沼气每天可生产1.8万度电,剩余的沼渣每年形成6100吨营养土,可经过无害化处理后还田。”

“美丽乡村+生态科技” 打造农村环境治理展示新窗口

春风和煦,在宜兴新街街道潼渚村,坐在桥西河边的老树下咖啡馆,感受静谧、淳朴的田园风光,不一样的休闲方式吸引众多市民前来打卡,而潼渚美景更成为摄影爱好者的高频取景地。

▲4月8日,宜兴新街街道潼渚村,游客在村里游玩。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相比其他村庄,这里既没有突出的资源禀赋,也没有丰厚的发展家底,乡村振兴靠什么来破题?

“潼渚村充分发挥属地宜兴环科园环保产业优势,将环保技术融合于美丽乡村建设。”潼渚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潼渚村探索“美丽乡村+生态科技”,走绿色循环发展之路,致力将农村打造成为环境治理展示新窗口,呈现美丽乡村生态产品的同时,让环境治理方案可复制。

以前,桥西河水又黑又臭,老百姓都不愿意到河边来。如今,桥西河不仅改头换面,实现了水清岸美的华丽转变,更隐藏着环境治理大智慧,成了宜兴环科园环保企业亮技术的平台。

▲4月8日,宜兴新街街道潼渚村桥西河里,清漂机器人正在清理河道漂浮物。首席记者 陈维灯 摄

“潼渚村的环保故事从这座小公园开始,公园底下藏有‘绝活’。”潼渚村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园的玻璃房下有几个圆柱形设备负责处理周边100多户农户的生活污水、雨水等。

水经过处理达到Ⅳ类标准后排放到生态湿地,经过湿地“过滤”后便达到Ⅲ类水标准,排放到附近河道,最终由河道内水下森林系统净化水质,让河道水质常年保持Ⅱ类水标准。沿着河道,村里还建起了慢行步道、长廊等,将其打造成为了村民家边的公园。

桥西河水质如何,村内保洁情况是否到位,是否存在生态风险?如今,这些与环境相关的元素,村里的智慧“环境管家”都了如指掌。

潼渚村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物联网、GPS等技术的植入,“环境管家”可实现对水生态、垃圾回收等在线监控,发现异常后形成工单派发给线下环境管家。

潼渚村的美丽逆袭不仅扮靓了村庄颜值,更让村庄发展找到了新路子。目前村里已收购了桥西河边几家闲置农房,计划打造乡村发展新业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黄河流域   宜兴   太湖   党报   长江   江苏   河道   水质   污水   省级   乡村   生态   首席记者   媒体   经济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