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军事帝国-纷乱的中世纪与欧洲的再整合(六)

因地制宜的军事制度

笔者一直强调的观点之一,就是从来没有无缘无故的战斗力,伊斯兰世界持续千年的军事扩张必然有其内在的体系支撑,否则一切就无从解释。阿拉伯帝国崛起时的战斗力很好解释,那就是常年征战和劫掠的游牧部落在一个宗教信仰的整合下,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以对外征服和掠夺为主要目的的军事集团,这个集团的内部成员普遍具有强悍的个性和足够的军事素养,很容易实现全民皆兵,而他们的上层统治阶层内部也在朴素简单的弱肉强食的运作中筛选出强大的统治者和各级将领,从而可以很容易产出数不清的强军和名将,这个军事集团一旦遇到那些正处于晚期的衰朽帝国自然就会烈火烹油,势如破竹。

但是随着这股征服狂潮的濒临尾声,从龙起兵的这些部族都已经获得了丰厚的赏赐,当初这些精兵悍将的后代都已经锦衣玉食,接下来戏该怎么唱就有问题了。既然之前的部落兵制已经迅速腐化,为了保证战斗力就必然要换一种方式来维持一支职业或者至少半职业的军队。我们之前提到过一个基本的概念,那就是职业和业余在水平上的鸿沟,我们在其它几乎任何领域都可以很容易获得感性认识,比如足球、乒乓球、围棋等体育运动,平时让朋友觉得水平超牛的业余好手面对职业运动员基本都是被轻松碾压溃不成军的,那么在涉及到生死相搏的军事领域,职业化军队在战斗力上同样有着巨大优势。比如说唐代后期河朔三镇的那些骄兵悍将就是典型的职业军队,他们不事生产,父死子继世代为军,于是我们看到,小小一个幽州节度使就可以碾压契丹和奚这样的强藩长达百年,魏博镇这样的地处平原无险可守的藩镇也能在周边围攻下屹立不倒。再比如拜占庭的以超重骑兵为核心的中央部队也是典型的职业军队,他们在长达几个世纪的时间里南征北战,维护着帝国在蛮族冲击下岿然不动。

但是职业军队代价高昂,建立过程中有着诸多难题,而且往往并不能维持太大的规模。因此并非只要是一支职业化军队就一定能战胜其它非职业化军队,很多王朝都不得不倚重于半职业乃至非职业军队。我们还是以唐朝为例,其前期的府兵制就是一种半职业化军队,因为府兵的兵员平时是要务农的,只是定期组织训练和番上宿卫,但因为这个制度脱胎于南北朝时期的部落部曲兵制,兵户世代以从军为业,却又具有农业收入,得以购置装备以及传承军事技能,加上这个体系可以提供的兵员数量庞大,因此战斗力也是有保障的,但随着这个体系内在的腐朽败坏,单纯靠这种半职业体系本身就无法保证战斗力了。

那么阿拉伯帝国是如何面对这个难题的呢?我们首先重点谈一下伊斯兰世界里持续近千年的军事奴隶制,伊斯兰世界的成员在意识形态上的侧重点非常独特。一个普通的中国人、俄国人、美国人等等,在对宗族、部落之类小群体概念上的认同感和忠诚度是强度较弱的,在宗教等形而上领域也是如此,但是在国家和制度层面则较强,因此一个很明显得历史现象就是,诞生于中世纪的欧洲国家,如英法德意等都顽强地凝聚和巩固至今,至于东方的中国、日本等民族国家更是如此。而伊斯兰世界里的成员对于宗族部落和对宗教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国家和民族,因此对于一个伊斯兰军事帝国的统治者来说,他固然可以依靠自己的家族和部落为核心的力量夺取政权和军事扩张,但最终他却无法依靠这个基础去实现对整个国家的牢固掌控以及保持国家军队的战斗力,因为那些支持他登上宝座的家族和部落都会尽全力的争权夺利,各种渗透以操控政权和军队,不要说他们的那些锦衣玉食养起来的二代三代就不可能还具有祖辈的意志和战力。就算是他们依旧强悍,对于最高统治者来说也未必就是一个好事。

最终阿拉伯帝国的统治者想出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从东欧和高加索等地区的基督徒世界以及草原上的突厥人那里购买奴隶,这些奴隶收入宫廷后先被改信伊斯兰教,并强化对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效忠,然后进行长期严格的军事训练,最终打造出一只职业化军队。这些职业军人成人后待遇优厚,可以任职高官,从而成为无法被各方家族和部落操纵的直接隶属于最高统治者的国家机器。这就从根本上抑制了其它各种势力把持国家权力,同时也拥有了一只不会跟着各种势力一起腐朽的精锐的职业化军队。

为了保证这套制度具有持久的生命力,统治者同时还做了相应的制度安排,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这些奴隶军队成员的待遇是不能世袭的,也就是说一个军官不管军功再高,受到的封赏再多,都不能留给自己的子孙,当他死后这些都会被收回,由最高统治者赏赐给新崛起的军人。这显然避免了在其它国家经常出现的那种情况:最初的军功集团占有了太多财富资源并造成国家负担过重,这些资源却只能滋养这些军功集团的废柴后代,而无法被用于奖励新的、更强悍的军人群体。这样的安排本质上就等于国家资源可以始终以比较高的效率用于维持国家机器的朴实和强悍,这必然会大大延续国祚的寿命,让其始终保持军事上的强者姿态,而不会像金、蒙古那样在几代人的时间里就武德尽失,对外孱弱。

当然,这种制度的建立需要一定的条件,同时也有很强的副作用,并非其它国家或者民族就能够或者有必要去模仿。

首先,我们会注意到,他们都是从远离伊斯兰世界的边缘地带搜购这些异族的少年男子奴隶,因为只有这样,这些人被带到帝国首都后才会陷入彻底的一无所有举目无亲、言语不通、无所适从的境地,而必须完全依赖自己的新主人,同时和首都的既有势力没有任何瓜葛,很难受到他们的影响,从而可以成为帝王的私军。

但很显然,这些人不管是来自东欧的基督徒白人还是来自内亚草原的突厥人,他们和所在的这个国家及其国民是没有太深的感情认同的,他们会和相同民族来源的战友同袍形成相对牢固的集体,而军权又是一切权力里面起决定性的基石。当统治者自身年富力强、英明神武时,这个制度下的奴隶军权就是他手里的利剑和最坚固的“铁王座”,但如果英主早逝,留下孤儿寡母,或者皇帝暗弱不问朝政,那么权力就会自然地转入这支军队手里。这实质上也就意味着,整个国家的军权落到了外族的手里,你说这对于一个民族来说是一个很好的状态么?阿拉伯帝国到后期,哈里发不过是突厥军团手里的傀儡,而东方的唐帝国仅仅是在节度使军镇里加大了蛮族兵将的比例就酿成了安史之乱,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当然,有意思的是,虽然伊斯兰世界里这样的戏码不断上演,但这个制度却仍然能继续在一定程度上维持着这个国家不彻底倒掉,因为这有些类似唐朝后期宦官掌握禁军的问题。虽然宦官可以权倾朝野甚至废立皇帝,但他们自己却不可能去坐这个皇帝,因为他们的权力依旧来自于自己所掌控的皇帝,他们作为李家家奴的地位是朝野认可的基石,一旦他们破坏了这个平衡,就会陷入举国围剿的局面。伊斯兰世界的异族禁军也是如此,他们作为外族奴隶,作为帝王的私军掌握大权是可以的,但一旦鸠占鹊巢试图改朝换代,那么要面对的围攻就不是一个量级了。

当然,篡国夺权虽然困难但也不是不可能,在中国因为汉人主体民族的人口优势巨大,还拥有更高的文明水准和很强的民族认同感,对于皇权正统性大家都认,所以宦官是永远没有机会的,但在中东地区就不是这样了。这里没有什么民族是绝对的主体民族,哈里发或者苏丹的统治合法性也只是在一定程度上有效,一旦力量对不足以抑制军事集团的野心,那么枪杆子里也是可以换政权的。

因此可以说,阿拉伯帝国以及随后的伊斯兰世界里普遍延续着军事奴隶制度,是有其客观性和必然性以及不得已的性质,在穆斯林民众普遍更看重伊斯兰教信仰和部落及家族忠诚的情况下,作为一个伊斯兰强权的最高统治者,用一些异族归化的奴隶组成的职业化军队作为自己的私军是在保持对内统治和对外扩张能力平衡的、很有价值的制度安排。

说到这里顺便说一下,伊斯兰帝国从其兴起就是一个在奴隶贸易上有很大发展的强大集团,他们在北方的东欧和大草原地带掳走大量的白人和草原民族奴隶,在北非则一边从黑非洲收集黑奴,一边出海劫掠过往船只甚至袭击欧洲南部海岸线,掠夺大量白人奴隶,因此在北非到中东再到东非的广阔区域内,长期有奴隶买卖的集散地存在,当年欧洲人开始大航海时代后,也是从阿拉伯人和黑人部落手里购买了大量的黑奴并贩卖到美洲,进而改变了美洲的人口结构,深刻的影响了世界历史。当初那些骑着战马和单峰驼冲散黑人的村落烧杀一番后,将大批黑人押到奴隶市场的阿拉伯奴隶主和黑人部落奴隶主们肯定想不到,若干个世纪后,在一个叫美国的国家里,这些黑人的后裔正在冲击着这个强大国家的立国基础。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扇翅膀,终于在北美洲带来一场暴风雨,世间的事就是这么奇妙。(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5

标签:帝国   伊斯兰   阿拉伯   军事   欧洲   统治者   纷乱   中世纪   奴隶   军队   职业   部落   国家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