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周武王伐纣

周武王伐纣一开始为何说时机未到?“三监”指什么?商纣王为什么自焚?

周武王伐纣讲的是周武王在商纣王准叛亲离的情况下,带领军队伐纣,解救商朝人民的故事。

约前1056年,文王姬昌崩逝,姬发继位,号为武王。武王继位后,继承父志,重用太公望、自己的兄弟周公旦、召公奭(shi读四声)等人做助手治理国家,从而使周国逐渐日益强盛了起来。周武王在孟津(今河南孟津东北)举行的一次军队检阅中,大约有八百多位小国诸侯和部落首领投靠了周武王,因为周武王的军队被百姓门号称仁义之师,大家不约而同向周武王提出要他带领大家伐商,但周武王认为时机未到,检阅结束后又回到了丰京(今陕西长安西南沣河以西)。

纣王残酷的暴政,使商朝的百姓苦不堪言,贵族王子比干和箕子、微子都非常担心,苦苦劝说也没能使纣王有过丝毫的悔改。反而毫无人性地把叔父比干杀了,抛开了比干的胸膛,掏出了那颗诚挚的“七巧玲珑心”,说要看看比干的心到底是什么有颜色的。贤臣箕子装疯卖傻,被罚做奴隶囚禁了起来,才算有了免死金牌。微子看不到希望则悄悄的离开国度朝哥出走了。其他朝中大臣都纷纷投靠了周武王。

此时,周武王已看到纣王已经到了众叛亲离的地步,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拜精通兵法的太公望做元帅领兵五万,有周公旦、毕公高辅佐,东渡黄河在孟津与八百诸侯和部落首领举行了誓师大会,宣布了纣王残害百姓的罪状,鼓励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伐纣,解救天下的劳苦大众。

士气旺盛的讨伐大军一路上势如破竹,很快就打到了距离朝哥仅仅七十里的牧野(今河南祁县西南),纣王仓促布置防御,拼凑了十七万人马,亲自挂帅开赴牧野迎战周军。然而临时拼凑起来的奴隶和俘虏根本就不听指挥,反而调转矛头,纷纷倒戈同周军一起攻打商军,纣王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周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商都朝歌。

纣王就躲进了鹿台放火自焚而死。周武王让毕高公释放了被纣王关押的奴隶、罪人以及从各地掠夺的女子,让他们重获了新生,从此朝歌城里欢声四起,大家都在谈论周武王的好处和纣王的残暴。至此,结束了殷商王朝将近600年的统治。

周武王灭商后,把国都从丰邑搬到了镐京(今陕西西安市南),自己的亲属和功臣被分封各地,建立诸侯国,太公望封齐国、周公旦封鲁国、召公奭封燕国,据说从周武王到他的儿子成王,一共封了七十多个诸侯国。为了安抚商朝留下的贵族和奴隶主,周武王把纣王的儿子武庚封为殷侯,留在殷都,又派了自己的三个兄弟管叔、蔡叔、霍叔去帮助武庚。名义上是帮助,实际上是监督,故此叫“三监”。

周王朝的建立,开创了一系列史无前例的伟大措施,其核心思想为“敬天保民”,从此陕西姬周成为中华文明的奠基者——政治组织中的分封制,社会组织中的宗法制,经济组织中的井田制,文化思想中的礼乐制,影响中国长达三千多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孟津   祁县   王朝   商朝   陕西   河南   中华   奴隶   时机   军队   百姓   周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