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轮出境游重启,招商维京何以突围?

出境游市场进一步恢复,以邮轮为代表的高端国际游也出发“在望”。

近日,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印发了《国际邮轮运输有序试点复航方案》,指出将本着风险可控、积极稳妥原则,有序推进国际邮轮运输试点复航。

同日,第一艘悬挂中国旗的招商维京游轮宣布推出以深圳或上海为母港、深度探游日本的“15日和风雅韵日本环线之旅”航线,成为国内首家宣布恢复运营由中国内地母港出发的国际航线的邮轮企业。航线计划于今年6或7月启航。

“招商伊敦号”计划今夏首航日本

国际邮轮复航在即,对促进旅游市场恢复、国内外交流均有重要意义。而在去景区化、度假意愿提升的出游趋势下,邮轮作为一类独特的高端供给产品,关注和接受度也逐渐提高。

后疫情时代,邮轮市场呈现怎样的格局和发展潜力?

率先启程的国有品牌招商维京,又该如何赢得更大的高端市场?

不一样的“海上人文”之旅

对国人来说,邮轮已不是个“新事物”。

“之前一直在宣传册、广告中看到邮轮之旅,当时就被吸引了。”接近50岁的张女士今年拥有了她的“游轮初体验”,乘坐招商维京旗下“招商伊敦号”,从深圳出发前往三亚。她对游轮这种出游方式早有耳闻,这次终于有机会“一探究竟”。

虽为“舶来品”,但邮轮的知名度和接受度逐年提升。从供给端来看,邮轮丰富了我国高端旅游产品市场,且作为连接景点等传统目的地的“中介”、对当地消费有极大促进作用

招商伊敦号于三亚凤凰岛国际邮轮港

从需求端看,与传统高端产品不同,邮轮可以“一站式”满足所有旅游需求。曾经它只作为出游工具,如今却承载了酒店、交通、餐厅、购物商场等一系列的功能场景,甚至本身就能作为目的地。丰富的船上项目、活动,也增添了游客出游行程中的体验感、参与感,与当下消费体验升级的大趋势不谋而合。

招商维京游轮内部

游轮上的运动甲板

不过,以最早进入中国的皇家加勒比品牌为代表,邮轮长期以来以“奢华”“娱乐场景多”为人称道。后疫情时代,旅游市场细分逐渐凸显,尤其高端旅游市场需求增加、垂直黏性增强,单一的邮轮产品形态已无法满足所有需求。

招商维京游轮的出现,无疑弥补了这一空缺。虽然同样主打“轻奢”及高品质的宾客体验,但“人文之旅”也成为其关键词之一。在船上,通过丰富的书籍、艺术品、讲座等,构建极具人文特色的“海上文游”体验;船下则以目的地体验为核心,带领宾客以全新人文视角发现新目的地或重游故地,并提供一些独特的岸上游览项目。

招商维京游轮“海上图书馆”

同样搭乘“招商伊敦号”航线的一对情侣表示,两人已有过多次的游轮旅游经历,但还是第一次感受到游轮与人文、艺术结合的魅力。“没有那么多喧闹的娱乐项目,只是看看书、听钢琴演奏,其实更符合我们的‘口味’。”他们表示,将来还会找机会“二刷”。

此次招商维京游轮推出日本游航线,又意欲将“海岸文游”的探寻足迹延伸至境外目的地,除了欣赏鹿儿岛、高知等地的美丽风光,还将到访长崎大浦天主教堂、旧宅格洛弗园等,深入了解当地的贸易历史。

“我们希望以更丰富开阔的海上文游视角,为中国旅客带来深度的人文探索之旅。” 招商维京游轮董事长吴炜先生表示。

愈发激烈的市场“争夺战”

其实,疫情之前,邮轮产业便呈现高速增长趋势。

国际邮轮协会的数据显示,2009—2019年间,全球海洋邮轮游客人次从1789万人次增长到2970万人次,十年间增长了67%。

随着政策、产业的逐步完善,中国邮轮市场发展同样迅猛。从 2016 年开始,中国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邮轮客源市场。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13个邮轮港出入境旅客490.7万人次,是2008年的10倍。其中,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出入境旅客吞吐量达36万人次,广州港南沙国际邮轮码头接待出入境游客48.12万人次,占比近1/10。

中国广阔的邮轮市场也吸引了众多外资品牌,资料显示,疫情前,包括皇家加勒比、歌诗达、公主、诺唯真在内的多家邮轮企业陆续入华。

三年疫情无疑“熬”走了许多品牌,但随着出游政策的逐渐放开,不少邮轮企业也在“摩拳擦掌”、意欲抓住市场先机。除了及时推出日本航线的招商维京,皇家加勒比也公开表示将着力布局中国市场。歌诗达也并没有完全脱离中国,其母公司嘉年华集团将与中国船舶集团以合资形式延续歌诗达的口碑及服务。

竞争在变得愈发激烈。对邮轮行业来说,两方面的“争夺战”正在拉开。一方面,邮轮品牌纷纷布局疫后市场,如何在同质化产品中脱颖而出成为关键

“世界三大邮轮公司之一”皇家加勒比以巨大、豪华和娱乐性著称,拥有更丰富的娱乐场所及设施;在疫情前周边游、国内游、出境游航线均相对成熟。

招商维京则拥有首艘中国籍豪华游轮“招商伊敦号”,并将“人文之旅”体验作为差异化定位,吸引了更多不同受众。

招商维京游轮产品开发及营销高级副总裁陈炜芸指出,从市场竞争角度来看,多样化的邮轮或游轮出行方式对于国内旅客来说是好事,他们总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邮轮度假产品。这也意味着“邮轮旅行”终于可以突破被视为老年或亲子度假方式的狭窄定义,不断扩大潜在市场

“未来的邮轮市场会出现更多不同定位的产品,目标客群将更加细分化。个性化、多样化的细分市场发展迅速,展现出强劲的消费力。” 陈炜芸预测道。

优势何在?

而产品本身之外,母港优势也成为邮轮品牌赢得市场的关键之二

比如招商维京游轮,由百年央企招商局集团旗下的招商蛇口联合维京游轮合资设立,其发展与深圳母港的实力密不可分。

对比这次试点邮轮国际游的两大母港城市深圳和上海,上海在邮轮发展时间、吞吐量上均为国内领先,但近年来,随着港珠澳大湾区对邮轮旅游、经济的愈发重视,深圳邮轮母港也显现出“后来者居上”的势头。

据了解,截至2020年底,深圳蛇口邮轮母港接待游客超过2200万人次,其中邮轮游客近100万人次,并与多家国际知名邮轮公司合作、开发了覆盖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及地区的多条航线。

深圳招商蛇口母港 图源:招商蛇口官网

深圳邮轮母港的高速发展,离不开其独具优势的地理位置。业内人士指出,深圳毗邻港澳、辐射东南亚,还拥有亚洲最大的口岸城市这一区位优势,适宜的气候条件也成为邮轮长期运营的基础。

着眼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母港优势也同样凸显。《粤港澳大湾区邮轮旅游发展研究》一文指出,目前大湾区的邮轮市场已步入第三阶段,即政府、邮轮公司、邮轮旅行社、邮轮港口等合力构筑粤港澳大湾区邮轮发展生态圈。

广州、深圳在全国邮轮母港城市中排名前列。其中广州南沙邮轮母港、深圳太子湾邮轮母港定位均为世界级。全国国际邮轮码头中,共有三个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广州、深圳、香港),在数量上与长三角地区持平。

广州南沙邮轮母港 图源:南沙湾官网

不过,客源市场或许才是最大的优势。业内人士指出,粤港澳大湾区由于消费水平较高,已拥有了一批成熟的出境游群体;对高端旅游产品的接受度、喜爱度也明显更高。对这一人群来说,比起“看”世界,如今更重要的是提升、丰富出游体验。这正是高端邮轮所对标的消费者市场。

这次,以深圳母港为抓手,大湾区再次站在了邮轮旅游复苏的前列。这是对粤港澳地区邮轮产业发展的肯定、对高端旅游市场的助力,同样意味着与世界沟通交流的进一步加深。

不过,在“走出去”之时,如何将外国游客“请进来”也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

邮轮是否能成为建设世界级目的地的砖瓦之一?答案是肯定的。

事实上,这也成为未来努力的方向。《深圳市综合交通“十四五”规划》中提出,将推进“海上看湾区”主题旅游项目,让邮轮带游客认识大湾区景色、人文之美;另一方面,也将优化邮轮出入境管理机制,争取在蛇口口岸实施外国人144小时过境免签和外国旅游团乘坐邮轮入境15天免签政策。

【记者】叶绮涵

【统筹】周人果

【作者】 叶绮涵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邮轮   加勒比   南沙   日本   疫情   广州   深圳   航线   中国   目的地   人文   游客   优势   国际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