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第一书记不一样”


视频加载中...

三秦都市报-秦闻讯(记者 刘美)初春三月,乍暖还寒,陕北清晨的温度仍停留在零下。绥德县薛家峁镇贺家园则村第一书记刘新国在村办公室处理完事务后,出发前往贺家园则村贺家山小组贺云胜家。

2月份,他有了“与群众面对面一起吃个饭”的想法,“进百家门,吃百家饭,知百家事。吃饭不是目的,更深入的了解群众的困难,并给予他们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才是我的初衷。”

贺家园则村由贺家园则、贺家山、杨家沟、贺家砭四个自然村合并而成,2021年6月,绥德县机构编制信息中心主任刘新国成为贺家园则村的第一书记,这里是他驻村的第6个村子,尽管已经是一名“老书记”,但由于对村情不熟悉,他还是选择用笨办法——挨家挨户走访村民,不到1个月的时间,他把村子里的人认了个遍。

“我看见你和我的儿一样亲”

电动汽车在蜿蜒的水泥路上移动,贺家山小组距离村两委办公地有近3公里的路程,早年间也是山大沟深的村庄,脱贫攻坚以来,村子日新月异,人们的日子也好了起来。还未进村,热闹的秧歌声已经传入耳中。在村文化广场内,大秧歌扭的正欢,围坐在一起的老人中时不时发出哄堂笑声。看到刘新国,大家纷纷打起了招呼。

“刘书记,赶紧来,一起扭一扭。”

“刘书记,听说你要调走了?你可不敢走昂。”

“刘书记,今儿我们家吃饭走,我有可多话跟你拉了!”......

刘新国笑呵呵地一一回答着大家的问题,“今天要去贺云胜家吃饭,顺便看看老叔的身体怎样了。”

彼时,在村民贺云胜家中,老两口正往热腾腾的锅里放着儿子从外地寄来的袋装鸡腿,“多放两个,让刘书记多吃上两个。”洋芋擦擦、一碗瘦猪肉、油烙的千层饼、金黄的小米稀饭已经端上了炕。

“刘书记快上炕坐,”看到刘新国掀开门帘走进窑里,贺云胜一把拉住刘新国的手,“我看见你和我的儿一样亲,要是没有你送我去医院,这会儿老汉还不知道能不能坐在这。”

贺云胜今年81岁,四个儿子常年在外工作,平时家中只有他和老伴两人。因为患有肺气肿,一到冬季或者寒冷天气身体便多有不适。过完农历新年,贺云胜的肺气肿愈发严重。

1月31日,刘新国来到贺云胜家例行入户调查,交谈中,他发现贺云胜说话间喘息严重。了解情况后,刘新国与绥德县同心医院取得联系,开车将老两口送到了医院,跑前跑后帮忙办理住院事宜,凌晨时分,在贺云胜的二儿子赶到医院后,刘新国才离开返回家中。贺云胜出院时,他帮忙申请减免了费用600多元,又开车将老两口送回家中。

“我和老伴都不识字,三个孩子在新疆,一个儿子在临潼,我不想麻烦孩子们,但我们自己去医院啥也不懂,就想着老毛病扛一扛,没想到差点扛不住,多亏了刘书记!”贺云胜一边回忆,一边感叹道:“了解群众的困难,能给解决,这样的好干部我么见过。

吃过饭,刘新国照例放下了10元饭钱,为此老两口还和他差点闹红脸:“你就当自己家里吃顿饭,客气啥!”

刘新国和贺云胜老两口

“自从刘书记来了以后,我们村里就没有人说他不好,他做的都是实事,方方面面工作做的非常到位,谁家住哪,什么情况,他一清二楚。”村民张菊莲这样说。

“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

“群众需要什么,我就做什么。”从2015年8月主动请缨当第一书记至今,刘新国用行动践行着最初的承诺。

村民都很喜欢刘新国

帮村民缴电费、年检养老保险和高龄、协调处理村民家务事、帮村民购买日常用品,帮卖蔬菜、小杂粮、芝麻蜜香瓜等……只要是村民提出来的,刘新国看到的,他会千方百计地去解决,没有一句怨言。

记录总结当日的工作是刘新国每天必做的

“刘书记刚到村里报到,骑个旧电动摩托,晒的黑黝黝的,头发花白,看起来老面的很。”58岁的贺家园则村会计贺浩章笑着说到。

从一头黑发到如今华发半头,从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刘新国的扶贫路走了八年。在蜿蜒曲折的扶贫路上,他骑废了一辆电动摩托车,清晨伴着鸡鸣起床,夜幕踏着星光回家,是他八年最真实的写照。

八年来,他为贫困户争取政策补助,为困难家庭争取到奖学金,联系爱心企业给村民捐赠过食品,联系医院入村义诊,联系理发馆义务理发,逢年过节自掏腰包给贫困户送上慰问品,坐班车碰到同村人他会偷偷把车票钱一起掏了......

在董家庄村,他争取到34万元的桥梁项目资金,结束了村民踩着石头过河的日子;联系绥德县黄老汉食品公司,为村民免费发放了2000个黄馍馍;开展了精准扶贫宣传活动,以抽奖的形式为村民送上了价值11000多元的礼物。

帮助村民干农活,刘新国是行家里手

在徐家坪村,他组织举办了“我在陕北过大年”陕北民歌比赛暨“美丽乡村 文明家园”首届“徐家坪好人”表彰活动,让文明新气在村里蔚然成风。在微信朋友圈和自媒体平台上呼吁,感动了爱心企业家延勇先生,帮徐家坪村及邻村叶家坪、石家湾卖掉滞销白菜32万余斤。

在沙滩坪村,他为7.26受灾群众争取到面粉、大米、食用油、棉被等价值近10万元的物资,为全村老年人发放食用油80桶,为瓜农销售芝麻蜜香瓜4300多斤。

在史家湾村,他争取资金10万元购置办公设备,大大改善了办公环境;提出村民守则“十提倡十反对”,评选表彰了11名“史家湾好人”,形成了人人争当好人的良好局面。

在向阳村,他大力倡导发展庭院经济,使得脱贫户能够稳定增收;协调企业为农户发放了价值5万多元的黄芪种子和有机肥,使得村民有了稳定的收入。

在贺家园则村,他到处拉赞助,举办了“我与群众一起过节”活动7次,让村民热热闹闹过佳节;在他的提议和帮助下,贺家园则四个小组历史性地扭起了大秧歌,促进了村民团结;他在朋友圈为发展产业的村民极力宣传,拓宽销路。

村民们都说,村里的事,村民的事,刘新国比他们还要着急,上心。

刘新国喜欢和村民坐一起拉拉家常,问问他们有什么困难

如今,只要是再回到之前帮扶过的村里,刘新国便会被热情的村民包围。老人们都说:“新国就像咱家的娃娃,是真关心咱哩。”

“只要你的日子越过越好,一切都值得”

折明明,陕西省自强模范、陕西省脱贫攻坚奖获得者,绥德脱贫攻坚自强不息的代表人物。从一个脸上没有笑容、对未来失去信心的残疾人,到如今开朗大方、到处是朋友的年轻小伙儿,折明明完全变了一个人,用他的话说,是刘书记给了他第二次生命。

作为折明明的帮扶责任人,从2017年6月刘新国第一次踏入他家,一晃已经6年过去了。

最开始的排斥到接纳,如今折明明和刘新国成了没有血缘的亲人。

“我一辈子都忘不了第一次见明明时他那绝望的眼神,我是农民的孩子,也是苦过来的,对于明明的处境我深有感触,可以说为了他我付出了帮扶一个村子的心思和力量。”回忆当初,刘新国满满感慨,“明明是个好小伙子,如果他坚持不动,我想我就是说破了嘴也不会有后面的一切故事。”

在刘新国的帮助下,心灵手巧的折明明靠着手工编织赚到到了第一份钱——30元钱。

随后,明明创办了专业合作社,无偿培训了一批村里的残疾人。当了老师的明明整天乐呵呵地,眼中的光芒愈发明亮。

刘新国和明明受邀参加残疾人全运会开幕式

参加全市讲脱贫故事比赛获得第一名,作为陕西省唯一代表参加全国残疾人脱贫先进事迹报告团,参加残疾人全运会开幕式......明明从绥德走到了榆林、西安甚至是北京,这些是他做梦都没敢想过的事情,而陪在他身边的始终是刘新国。上车、下车,在轮椅不便的地方,刘新国都是背着折明明,“我一百来斤的体重,可苦了刘书记了。”提起被背的过往,明明还有些不好意思。

如今,明明已经开始涉猎航拍、短视频平台

摸了摸折明明烫染的时尚帅气的卷发,看了看焕然一新的房间,刘新国笑着说,“只要你的日子越过越好,一切都值得。”

“干好一件件小事,才能办成大事”

“第一书记刘新国,他为人民办事多,一心扎根在基层,走村入户雪无痕,走访群众闻民生,服务群众他本能......”3月初,在得知刘新国帮助村里大棚户卖了三千多斤蔬菜后,结合一年多来对刘新国的了解,张菊莲写下了这篇打油诗。

“第一次见刘书记,我们还以为是外地来村里收树苗的,拉了一阵话,觉得不太像,一问才知道是新来的‘第一书记’”。张菊莲回忆道,“穿的朴朴素素,没有一点架子,种地、养殖包括大棚里的事,一说他都懂,我们当时就说,这个第一书记不一样。”

贺家园则村产业有芝麻蜜香瓜、蔬菜种植、苗木培育以及猪羊养殖,为了让村民多些收益,刘新国的微信朋友圈就是村里产业的宣传阵地和线上购买平台。2022年,他通过销售农产品帮助村民增收超过10万元。

贺家园则村大棚

贺家园则村有12个种蔬菜的大棚,蔬菜刚上市时,村民发了愁。“来村里批发蔬菜的价钱低,村民辛苦种出的菜卖不上好价钱,我通过朋友圈售卖,比如西红柿一斤能卖到3元,远比批发价高,村民们也很高兴。”那段时间,每天下午返回县城时,刘新国的车里都塞满了蔬菜,最多一次车里拉了514斤,“我多跑点,村民能多卖点。”这些卖出的蔬菜他都会一一送货上门。

电动汽车里塞得满满当当的已售卖的蔬菜

刘新国的电动汽车购于2022年10月份,仅仅5个多月,内饰已经有些磨损,用贺浩章的话说,“刘书记的车不是用来拉村里人就是拉村里的蔬菜瓜果,再好的车也新不了。 ”

“温棚3万,春棚2万,羊子100来只约10来万,养鸡4万多,一年辛苦些收入个20多万。”在贺家园则的温棚里,棚主贺永平拉着刘新国看长势喜人的芝麻蜜香瓜,“你今年这棚瓜又赶在了前面,我准备这两天就给你宣传宣传,争取今年卖的比去年更好。”刘新国一边察看香瓜的长势一边笑着说到。

每年芝麻香瓜上市前后,刘新国都会卖力宣传推销。

从不知道怎么做到完全融入到村子里,刘新国的工作秘诀并不单单是跑的勤快,更多的是真心实意想村民所想,急村民所急,为有需要的村民办实事、好事。

“其实群众心里有杆秤,只要我们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把他们当亲人,就能真正融入农村这个大家庭。”刘新国说,“现在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好了,村里的道路、水电等基础设施都完善了,我来这一年多干的都是小事,但我想只有完成好一件件小事,才能让群众放心地把大事交给我,我的工作才能获得大家的认可和支持。”

在刘新国厚厚的工作日志内,雷锋的名言“生命是有限的,为群众服务是无限的”被写在了第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9

标签:陕北   绥德县   陕西省   香瓜   老两口   秧歌   残疾人   村里   芝麻   村民   蔬菜   书记   群众   医院   家园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