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切糕“后遗症”究竟有多严重?如今已明码标价,也无人问津?

【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下“关注”,方便与您讨论分享,也能及时观看下一篇精彩文章。非常感谢您的关注!】

人们常说“民以食为天”,在人们的生活中各种美食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对于热爱美食的中国人来说更是如此。

虽然大多数小吃都备受欢迎,但有一种食品引起了人们的爱恨交加,那就是切糕。

实际上,切糕最初是新疆等地的特色美食,当地人称之为玛仁糖。在新疆当地,切糕备受欢迎,但在其他地方却名声极差。

即使多年过去了,看到切糕,人们仍然会敬而远之。为什么这种美食会在外地人中留下如此深刻的“后遗症”呢?

切糕“坑人”事件

之前湖南岳阳警方认证的微博——“岳阳公安警事”发布了一则引发全国人民愤慨的新闻,其报道了平江县城关镇天岳村村民凌某和一名来自新疆的商贩之间的纠纷。

当时,在购买新疆核桃仁糖果时,由于语言不通导致了误会,最终导致了肢体冲突和群体殴打事件。事后,该事件造成了两人轻伤、切糕损坏约16万元、摩托车损坏及受伤人员医疗费用等共计20万元。

最终16名来自新疆的人员得到了赔偿。虽然警方事后给出了详细解释,真实损失只有九万元多,并且切糕的赔偿单价也并不高,但网络舆论已经一片哗然。

这起事件让边疆美食切糕“名声大噪”,尽管一些卖家在网络上不断宣传和正面引导,但切糕的名声已经遭受了无法挽回的损失。

其实在这件事发生之前,高价切糕的问题已经在全国各地频繁出现。这种切糕的售价常常高达几百上千元,对于当时普遍收入不高的百姓来说,无疑是一个相当沉重的负担。

如果你不想购买,却被切下了一块,那么你只能被迫付款,否则就会遭到一群人的威胁和围攻。

随着国家“扫黑除恶”政策的力度日益加强,切糕等欺诈行为逐渐成为相关部门关注的重点。城管部门明确表示,此次行动要求涉事者自觉投案自首,否则将面临更加严厉的法律惩罚。

那些依赖“强买强卖”手段牟取利润的切糕商家自然而然地被淘汰出局。切糕的销售量不断下降,商家们深刻认识到这种欺诈行为所带来的恶果,但虽然不再有暴力购买行为,但切糕的价格依然众说纷纭。

切糕后遗症

从那以后,许多人对于切糕都有着天价的固有印象,认为这是一种违反消费者意愿的买卖行为。

即使市场整顿后,切糕开始明码标价,人们对切糕仍然持有疏远和不信任的态度,先前的印象已经深入人心。

现在的切糕摊位上几乎不会发生以前的那些现象,但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前去询问。这种现象被称作“切糕后遗症”。

切糕的卫生问题,也是十分令消费者担忧的一个点,销售切糕的一直以来都是小摊小贩,虽然切糕的保质期很长,但由于含有大量的糖,每次切开都会沾上灰尘和细菌,再次封装后也难以避免污染。

有关部门检测结果表明,切糕的菌落总数分别超出标准的17倍、1.6倍和10倍,而大肠杆菌更是超标了数百倍!这些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公众对切糕的不信任和疏远情绪。

切糕现在的困境主要是由于市场监管不力所致。据了解,许多在内地销售切糕的商家并非来自新疆,他们通常以高价销售切糕,却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制作工艺。

此外,由于缺乏严格的指导价格,商家可以随意定价,导致价格不合理。尽管价格高昂,但切糕的口味却平庸无奇,这使得消费者难以接受。

市场缺乏及时、有力的监管机制,无法有效打击和纠正市场上的切糕乱象。这些不良商家破坏了切糕的声誉,进一步扩大了不良风气,最终导致切糕的声誉彻底被破坏。

经历了上述种种遭遇,切糕如今已经成为了“臭名远扬”的代表。要想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可以说是一项难如登天的任务。

但无论如何,摆脱高昂的价格标签,将价格降下来,是切糕重新进入市场的第一步,而卫生问题,更是需要有关部门的积极审查与配合。

切糕市场的复苏需要很长时间转变,治愈人们“切糕后遗症”的过程也需要付出持久的努力。

关于“天价切糕”和“切糕后遗症”,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平江县   后遗症   岳阳   无人问津   新疆   声誉   名声   高价   警方   事后   消费者   商家   事件   美食   价格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