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言撷取 - 黄县话的源头在哪里?

文 | 王东超

胶辽官话曾是北方官方方言的一种,在胶东半岛主要分青莱片(旧称青州片)、登连片和营通片(旧称盖桓片)三个片区。登连片为胶辽官话的主体,黄县话属登连片区下的蓬黄小片,虽然具有一些胶辽官话的共性特点,但相比较周围的烟威小片,无论是词汇、语音还是语法都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蓬黄两县西南为招远,南面为栖霞,东面为福山,此三地俱属烟威小片。从地图上看,蓬黄小片被烟威小片四面包围,形成一个“方言孤岛”,至少也是跨小片区的“方言岛”。

这说明蓬黄话与烟威话是有着不同来源的,那么黄县话的源头究竟是哪里呢?

黄县话里的“什字句”

词汇的变化是剧烈的,而语法的变化则很缓慢,探究黄县话的源头,从语法上着手是最有效的路径。任何一种语言中,疑问句都是一种不可或缺的句式,所以疑问句系统是进行方言语法研究的一个重要专题。

黄县话恰好有一种独特的反复问句,笔者称为“什字句”。如:你什说过这话?你什敢爬树?你什能好好说话?

现代汉语普通话中的反复问句是一种特殊的选择问句,一般的选择问句多要求在“A”“B”等选项中作出选择,比如:你喜欢吃黄瓜还是洋柿儿?

反复问句的典型形式为“VP不VP”(VP代表谓词性成分,即动词及动词性短语、形容词和形容词性短语)。比如:去不去?漂亮不漂亮?这种问句要求答问者必须在“VP”(肯定项)和“不VP”(否定项)之间作出选择,回答须是“去”或“不去”,“漂亮”或“不漂亮”。

朱德熙在《汉语方言里的两种反复问句》中指出:方言中反复问句最常见的形式有两类:一类是“VP不VP”型,一类是“K-VP”型,即在谓词性成分VP前加一个疑问副词K构成疑问句。他进一步指出:“在我们考察过的方言里,‘可VP?’和‘VP不VP?’两种反复问句不在同一种现代方言里共存。”即反复问句的这两种类型始终相互排斥,不在同一种方言里共存。

北方官话、大部分西南官话、粤语、闽语、大部分吴语的反复问句都属于“VP不VP”式。代表中性询问意义的疑问副词“K”,在不同的方言里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苏州话用“阿”(耐阿晓得?)、合肥话用“克”(你克相信?)、昆明话用“格”(你格认得?金沙江格宽?)。黄县话的“什字句”显然属于“K-VP”式,疑问副词K用“什”,这还是独一无二的。

如:合肥话:克去?(去不去?)黄县话:什去?

合肥话的“K-VP”疑问句还可以表达普通话里是非问句的内容。如:合肥话:你克能上去?(你能上去吗?)黄县话:你什能上去?

此外,黄县话“什”后面还可以加“好、肯、会、敢”等情态动词,更加丰富。如:你什是好挨揍喽?你什肯好好念书?

除了合肥话,肥东、肥西、庐江、贵池、安庆、全椒、滁州、嘉山、六安、怀远、蚌埠、颖上、五河、涡阳、灵壁、石埭等地的反复问句都属于纯粹的“K-VP”式。

“什字句”是从云南带过来的

如今,“K-VP”问句分布地域最广、分布最为集中、形式最为统一的是云南方言。云南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没有这种问句,云南周边的四川、贵州、广西等省区也没有这种问句。在方言地理学和历史语言学看来,这是移民带来的语言特征扩散的结果。

云南历史上被称作“西南夷”,大规模汉族移民的涌入在明朝初年。《太祖洪武实录》载,洪武十四年(1381)“九月壬午朔,上御奉天门,命颖川侯傅友德为征南将军,永昌侯蓝玉为左副将军,西站侯沐英为右副将军。统率将士往征云南”(卷139),“率甲兵士三十万,马步并进,征彼不庭”(卷142)。南征持续了五六年,先后派兵五十多万,攻取云南后,朱元璋又命养子沐英留守云南屯垦,这才有了沐氏镇守云南二百多年的历史。傅友德为宿州人,蓝玉和沐英为定远人,他们所率领的军队多为江淮子弟兵。

除“军屯”外,还有“民屯”“商屯”。《云南世守黔宁王沐英传附后嗣十四世事略》记载,洪武二十二年(1389),沐英入朝,“英还镇,携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给予籽种、资金,区别地亩,而布于临安、曲靖、云武、姚安、大理、鹤庆、永昌、腾冲各郡县。……又奏请移湖广、江南居民八十万实滇,并请发库帑三百万两。帝均允之。”沐英镇滇十年,“移民至四百余万”,至今云南汉族人还传说他们的祖先来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这应该是他们出发前的集结地)。

因此,云南“K-VP”问句主要是明初江淮移民带来的。

那么黄县话里的“什字句”又是来自哪里?

明朝初年,胶东设有青州左卫、莱州卫、胶州守御千户所、登州卫、宁海卫等“四所一卫”(这些卫所与府州同城,称“同城卫所”)。据明嘉靖《山东通志》(卷257)载:“(洪武三十一年五月)丙寅,置山东都指挥使司属卫七:曰安东,曰灵山,曰鳌山,曰大嵩,曰威海,曰成山,曰靖海。”同期还设置了奇山、宁津、雄崖、海阳四个守御千户所,这就是所谓的“七卫一所”(这些卫所在海防要地单独设城,称“专城卫所”)。

按明朝军制,胶东卫所的屯戍军户加上家属和随迁的民户,人数当在十万以上,这对经历过元末战火蹂躏的胶东来说,人口占比不在少数。只有移民数量多,移民带来的方言才会成为流行语言,经过几百年的发展,也才能最后形成胶辽官话。

蓬莱既是登州府府治所在,又是登州卫卫所所在,军户划地而居,随着子孙繁衍,开枝散叶,一个个村庄就形成了。这些士兵多调自云南卫所,据1961版《第四次重修蓬莱县志》卷一“地方志”载:“登莱青等县居民,于元末屡经变乱,明将常遇春洗山东,始绝殆尽。蓬莱县居民除少数土著,及因游宦入籍者外,多于明洪武平定云南后及永乐二年,二次由小云南乌撒卫流民中移来,其地即今云南之镇雄,贵州之威宁二县境也。”所以现在蓬黄两县有不少村庄自称迁自“云南乌撒卫(乌沙卫)”“云南赖柳树(懒柳树、蓝柳树)”,均是对那段历史的记忆。

笔者判断,这些军户自“南京应天府柳树湾”出发征戍云南,十几年后又移戍胶东,口耳相传,误把“赖柳树”记成是云南的了。综上,黄县话中的“什字句”就是江淮移民经由云南带过来的。

黄县话源头或在这里

那么黄县话的源头是否可以再精确一点呢?

众所周知,结构助词“的”“地”“得”的分用,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使用白话文之后才开始出现的,到了1956年,《暂拟汉语教学语法系统》才正式确立了“的”“地”“得”三分天下。

在此之前,“的”“地”“得”是混用的,不少方言都是用一个助词代替。像潍坊一带的方言就是用“底”来代替。如:这是我底!三轮车,跑底快。而在黄县话里则是由“嘞”代替,比如:蓝嘞天绿嘞水;她嘞头“嗡”嘞一声。在各大方言区中,中原官话结构助词一律用“嘞”或“哩”,如山东单县属中原官话区,单县方言的“嘞”兼有“的、地、得”用法。安徽阜阳地处豫晥两省交界,阜阳方言属中原官话,但又深受江淮官话影响,也以“哩”代替“的、地、得”。

这两种语言现象跟黄县话很相似,所以笔者推测,黄县话的源头来自江淮官话洪巢片与中原官话的交界处,具体是哪个或哪几个县市,需要通过语音和词汇上更多的细节予以确认。

有的学者认为蓬黄方言所用的疑问副词“什”是“是不”“是没”合音而成,笔者认为是不对的,“是不”“是没”两个词发音不同,不可能合音而成同一个“什”音,且蓬黄方言只用“什”字,这与江淮官话洪巢片的用法是一致的。

由此推断,蓬黄小片与烟威小片方言存在的差别,是因明代驻军移民的来源成分不同导致的。二者都来自江淮官话区,但属于不同片区。


原文发表于2023年4月7日《烟台晚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1

标签:方言   源头   胶东   蓬莱   官话   疑问句   中原   问句   副词   合肥   云南   字句   柳树   江淮   移民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