坂本龙一抗癌经历甚至比音乐更鼓舞人

人生朝露,艺术千秋。这是4月2日记录在坂本龙一个人微博上的一句话。有网友为其评论:“我最后的乐章至此落幕。”
4月2日,71岁的日本著名作曲家坂本龙一去世。令人感叹的是,从2014年至今两度患癌,却依然选择发出自己的声音。

2021年1月21日,坂本龙一通过微博公布自己被确诊为直肠癌,继2014年被确诊为咽喉癌,这是他第二次面对癌症。他写道,“此后的日子,我将‘与癌共生’”。

在坂本龙一离开我们的现在,忍不住发问:为什么坂本龙一的故事显得格外动人?
在坂本龙一面对癌症无能为力时,听他的音乐感受到的却不是对疾病苦难的无力,而是他与低谷期的自己共振的激情婉转。


坂本龙一所追求的永不消散的声音

在音乐方面,坂本龙一毫无疑问是“上帝选中的天才”。大众对他的认知,多数来自诸多神级电影配乐:

细致婉转的《圣诞快乐,劳伦斯先生》。

与临时学习民乐,用仅仅两个星期完成的《末代皇帝》中的45首配乐,和那首久负盛名的《雨》。

配乐之外,他也是一位跨时代音乐先锋。他26岁成立了前卫时髦的电子合成乐团YMO,极力避免千篇一律,尝试多样的音乐风格,对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子合成运动有着开创式的世界影响,被称为“昭和时代最负盛名的日本乐队”。

坂本龙一是才华横溢的音乐家。可惜的是,有着被上帝选中的音乐才华,但却没有被上帝选中的身体。

2021年1月,时隔7年,他公开第二次确诊癌症的消息。“此后的日子,我将‘与癌共生’。”

他的人生随着癌症的到来,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面对命运的玩笑,他并没有选择成为与肿瘤抗争的斗士,而是坦然地、用近乎从容的态度面对病毒的磨刀霍霍。

正因为看得到终点,所以才需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所以更了解自己要奔赴何方。

2022年12月11日,两次患癌的、已经70岁的坂本龙一,用事先录制的形式,举办了一场线上钢琴独奏音乐会,为全球听众献上了最后的演出。

音乐会上,坂本龙一瘦到脸颊凹陷、青筋分明,却仍然会在演奏到精妙处,露出熟悉的微笑。

此时,这个曾经精神饱满的老人已经与癌症共生了八个年头,面对他瘦弱的侧影,所有观众都为之动容。

悲伤之余,坂本龙一同样也让千万观众看到:

世界停滞也好,重新向前也好,他都会坐在钢琴前,对我们弹起那段熟悉的旋律,直到生命最后。


为什么会先后患多个癌症?

坂本龙一的9年抗癌历程令人感叹,同时惊疑他为什么会先后患上多个癌症,是癌症转移了吗?

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内科主任邓艳红介绍,简单来说,癌症转移是癌细胞从原来的肿瘤中脱落,从而进入附近的血管或淋巴管,沿着淋巴或血流先到达附近的器官,最后到达全身的过程。

而音乐家坂本龙一是继患咽喉癌之后,再患直肠癌,属于“多原发癌”,又称重复癌、多重癌。

有的人会在不同器官或不同类型组织同时发生两种以上的癌症,这些癌互不相干,它的组织类型、部位及性质不同,每个肿瘤都一般各自有其特有的转移途径,医学上称之为多原发癌或第二原发癌。根据癌症是否同时发生,又可分为同时性多原发癌、异时性多原发癌。

发生多原发癌的原因是患者自身存在免疫缺陷,而又长期处在致癌的环境中对多种肿瘤缺乏免疫力,因此发生了多原发癌。

2017年,国际顶级肿瘤期刊《美国医学会杂志 肿瘤学(JAMA Oncology)》的数据显示,65岁以上的老年癌症患者中,二次患癌的概率为25.2%;而在年轻患者中,这种几率则是11%。

在二次癌症排行榜中,最普遍的是肺癌(18%)、结直肠癌(12%)、前列腺癌(9%)和膀胱癌(8%)。


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的咽喉癌

坂本龙一62岁患咽喉癌。

中国现代诗人流沙河先生去世前也有疑似咽喉癌的症状出现,但当时老人家说是因为年纪大了,嗓子不好。

其实,总是声音嘶哑、发声困难、咽喉部异物感等,都是咽喉癌疾病的信号,甚至是癌症发出的预警。

咽喉癌多发生于中老年男性,吸烟者居多

咽喉癌的发病年龄集中在40-70岁,男性多于女性,吸烟饮酒者喉癌发病率高。
河南省肿瘤医院头颈甲状腺外科副主任刘善廷表示,烟草燃烧可产生烟草焦油,其中苯并芘可致癌,并且烟草的烟雾可使纤毛运动停止或迟缓,引起黏膜水肿和出血,使上皮变厚、鳞状化,成为致癌基础,长期饮酒易刺激黏膜可使其变性而致癌

咽喉癌的早期症状,容易和慢性咽炎混淆

痰中带血、声音嘶哑、咽喉疼痛或异物感等。这些都是早期咽喉癌的典型症状。如果是感冒、慢性咽炎等引起的,经过用药治疗或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会逐渐缓解。
如果超过两周仍未缓解,就要高度警惕咽喉癌的可能性。

咽喉癌筛查需要做哪些检查?

检查咽喉癌最直接的手段是做喉镜,但大部分人对喉镜有抵触心理。

其实喉部检查并不像有些患者想的那样,喉镜检查简单方便,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技术很成熟检查不会引起不舒适感,电子喉镜图像清晰,可以发现很多早期病变。另外,还有颈部检查、影像学检查等方法。

对于普通百姓来讲,即使没有任何咽喉部的不适症状,也要定期检查咽喉部情况,对于老年男性或有长期吸烟饮酒史、咽喉癌家族史、接触化学品的人,建议一年检查一次为宜。


坂本龙一老年确诊直肠癌,如何科学筛查?

不只是坂本龙一,3月29日,同患直肠癌的中国歌唱家程志去世。

直肠癌和结肠癌统称为结直肠癌(也称为大肠癌)是常见的癌症,世界范围内,结直肠癌是女性第二常见、男性第三常见的癌症。

一般风险人群筛查策略

从45岁时开始筛查,建议筛查到至少75岁,76~85岁需根据个体情况决定,>85 岁的人群仅在未接受过筛查的情况下,根据其基础疾病,有可能需要筛查。

➤ 筛查可选择下述方案之一:

每 10 年进行一次结肠镜检查。

每 10 年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加每年 1 次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

每 5 年进行一次乙状结肠镜检查。

每 5 年查一次结肠CT造影。

每 3 年 1 次粪便DNA检测,要用到单次粪便采集标本。

每年 1 次粪便隐血试验,检测 3 份标本。

每年对一份标本进行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


高风险人群筛查策略

这类人群与是否存在有高风险的遗传性家族性癌症综合征、大肠癌一级亲属的数量以及他们被诊断时的年龄有关。

如果存在一级亲属直肠癌患病史,根据家族评估认定的高风险人群,我们需要知道一级亲属患有结直肠癌的情况,并且根据这个情况,进行筛查:

➤推荐筛查方法:

可以采用的筛查方法包括结肠镜检查(COL)、乙状结肠镜检查(SIG)、结肠 CT(CTC)、粪便隐血(gFOBT法)、粪便免疫化学检查(FIT)、粪便DNA检测(DNA)。

除了结肠镜检查,其他的筛查方式出现阳性,后续都需要结肠镜检查确诊。

来源:河南省肿瘤医院 健康时报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3

标签:隐血   乙状结肠   喉镜   直肠癌   粪便   亲属   咽喉   癌症   肿瘤   免疫   症状   患者   人群   年龄   建议   音乐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