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三到底有多豪横?4次“拒绝”赵本山,转身拜潘长江为师

喜欢多多分享一下,点赞收藏评论加“关注”是我持续更新的动力,感谢您的支持。

2017年7月1号是潘长江的60岁大寿。

也正是这天,只比潘长江小14岁,几乎年过半百的魏三在宴席上公然下跪,说要拜潘长江为师。

这场面可谓是尴尬至极。

那么,魏三是谁?年过半百的他为何又突然说要拜师学艺?

魏三是谁?

1971年,魏三出生在吉林,父母都是种地的农民。

魏三出生后,父母为他取名魏武才,希望他长大之后能够文武双全,又因为在家中排行老三,所以也叫他魏三。

魏三的父母都是农民,一生都献给了家中的那一亩三分地。

因为自己日子过的苦,所以两位淳朴的农民都想让自己的孩子们能够通过读书来改变命运。

但奈何家境实在贫穷,直到魏三10岁时,家里才能够拿出钱让他上小学。

虽然捧上了书本,但是能够读书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多久。

到初中时,学费突增,原本可以勉强支付得起的学费一下子变得可望而不可及。

魏三的母亲翻空了家底,也还是凑不齐那60块钱的学费。

看着母亲焦急的样子,魏三说道:“妈,我不念了吧。”

没有书念而辍学后的魏三又不愿意和父母在家务农,于是便外出打工赚钱以减轻家里的负担。

魏三和二人转结缘是在魏三19岁的时候。

这年,魏三回家去参加哥哥的婚礼。

为了给婚礼暖场,魏三上台唱了首歌,没想收到了台下无数的掌声。

哥哥婚礼结束后,台下一个吹唢呐的老人觉得魏三很有天赋,便告诉他:“你很适合学二人转。”

在那个娱乐项目匮乏的年代,人们没有电视等娱乐来打发时间,无聊平淡的日子里,最大的乐趣就是搭台子唱二人转。

魏三不禁回想起小时候,那时候他最喜欢跟着大人们看演出,也对二人转情有独钟。

魏三不是没有幻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站在这样的舞台上接受观众们的掌声。

可当魏三将想学二人转的这个想法告诉父母后,却遭到了一致的拒绝。

在父亲心中,二人转并不是一个体面的、能够养活自己的长久之计,父亲说唱二人转还不如种地来的踏实。

但此时魏三已经热血上了头,一心只坚持自己的想法。

于是,大半夜的魏三就跑到唢呐老人家里想要拜师。

可是到门口的时候,魏三发现老人家中也一穷二白,突然就不好意思说出自己的目的了。

但是,心意已决的魏三最终还是鼓足勇气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老人一开始还担心魏三只是说说而已,但魏三眼里的光让老人知道他是认真的。

于是老人便说:“你可以去二人转剧院看看,在那里或许能找到师傅。”

说罢,老人写了张纸条,让魏三拿着纸张去三岔河的一家剧场,说那里会有人帮他。

魏三听了后很感动,照老人的话做了,他找到老板递了纸条,老板看了纸条后让他明天直接过来。

于是魏三带着一腔热血进了剧院。

刚进剧场的魏三只是被安排扫地打杂,当一名勤杂工。

但魏三觉得不仅有了谋生的机会,还能每天看演员表演,一举两得。

人生巅峰

这样的时间久了,终于到了命运之神眷顾魏三的时候。

有一次,剧团照例安排演出,可临近开场了演员还没来,一问才知道是演员喝多了,就算赶来了也唱不了,这演出是没法演了。

事情发生的太突然,以至于找个替补都来不及。

正当团里的师傅急得团团转,不知道怎么办才好,这时,魏三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

魏三心想,我可以借这个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水平与实力,于是他鼓足勇气,上前和师傅表示自己可以救场。

师傅半信半疑,觉得他一个没有经验的勤杂工能有什么本事。

但是一时又实在找不到人,只好死马当活马医,于是让魏三上了台。

令师傅没有想到的是,魏三的表演很成功,还获得了大众的一致好评,现场的观众都被他逗的开怀大笑,笑的前仰后合。

师傅对魏三刮目相看,便收他为徒。

也就是在这次表演之后,让魏三的人生迎来了转机。

一开始魏三与其他的演员不无二致,无非都是在台上唱唱歌讲讲笑话。

但这样的表演千篇一律,演的多了,观众就会觉得这个演员和别的演员也没有什么不同,观众缘会越来越少,固定的观众也会增长的很慢。

魏三想这样不行,他得有自己的风格。

除了唱歌和表演还能怎么办呢?怎么样才能吸引观众的注意力,抓住观众的眼球呢?

魏三只念过小学,也不懂那些高雅的话术和精湛的表演形式,可是他另辟蹊径,很快想出来一招。

那就是在台上装疯卖傻,戴上假发搞个反串,配上些荤段子。

这些表演内容简单通俗易懂,风格诙谐且贴近大家的生活,人们都能听懂、能够笑出来,只要快乐,观众就会愿意听下去。

果不其然,观众对这样的表演形式很受用,魏三的名气蹭蹭上涨,终于熬出了头。

有了小有名气的开始,想要完全大火就只差一个契机。

在那个年代,魏三有自己的创新表演,想要爆红并不是什么难事。

终于,魏三迎来了自己彻彻底底的大火时光。

2002年,魏三出演了一个节目——《傻男人与坏女人》,出色的表演和通俗易懂的娱乐内容很快就受到了观众喜爱。

这个节目被唱片公司选中,拿去录制成光碟并向市场发行销售。

那时的网络还不发达,人们一般买VCD或DVD,这个喜剧作品一经发售就立马吸引住了观众眼球。

一传十,十传百,短短时间内,《傻男人与坏女人》就创下了六千万的惊人销售量。

那时,据说东北的各大公共场合,只要是有可以放VCD和DVD的地方都在放魏三的作品。

魏三的作品红遍了大街小巷,更有人说,平均每四个东北人就有一人家里有魏三的VCD。

模仿魏三表演的人也是络绎不绝,不论男女老少。

2005年,魏三和孙小宝一起配合李咏登上了央视的春晚,他们一起表演了小品《明日之星》。

央视的春晚有无数的中国人民在同一时刻共同观看,只要上了春晚,魏三可以说是让全国人民都对他有了印象,

也正是有了春晚的耀眼光环,魏三成功从东北三省走了出去,走向了全国。

魏三的事业生涯迎来了人生中的巅峰时刻,风头直追当时的赵本山,成了“东北三宝”之一的人物。

魏三与赵本山都是当时红红火火的大明星,按理说可以形成互相提携的友好合作关系。

那么,魏三和赵本山的渊源又是怎样结下的?魏三又为什么多次拒绝赵本山

拒绝赵本山

当时,刚成立本山传媒不久的赵本山正广纳人才,看到风头正盛且具有创新表演的魏三,便毫不犹豫地伸出了橄榄枝。

但是魏三到底还是太年轻,像幼时一样执拗。

他坚持己见要一个人单干,他不知道投奔了赵本山就会有更多的资源和多的机会,直接是给拒绝了。

魏三还自以为谦虚的说:

“感谢赵老师看得起我,但我觉得我做您的弟子还不够格,让我再闯荡几年,也许啥时候二人转哪天都归您了,咱们也就自然合一块去了。”

赵本山惜才,几次邀请魏三,但魏三始终拿定主意要单干。

实际上是魏三看不起赵本山,觉得自己风头正盛,怎么能做赵本山的弟子,而被人压了一头?

但是拒绝赵本山还不至于是魏三人生走下坡路的开端。

拒绝赵本山一人,不至于一下子少那么多观众人缘,搞得自己被大众所否定。

实际上是魏三接下来犯的事激起了民愤,使他的演艺生涯迅速直角拐弯向下走。

2005年11月底的一天,长春一交警指挥交通时,为了道路不那么拥堵,他连续鸣笛催促前面的出租车。

随后,出租车上的乘客下车,与交警争辩,结果话不投机竟围殴起警察,而最先动手的正是魏三。

几天后,魏三被叫去谈话,原本是要在局里待15天,结果只待了6天就出来了。

当时有人传言说,魏三还收到了央视春晚的邀请。

人们不理解了,殴打警察犯了错误的人、一个留下黑历史和人生污点的人怎么还能上春晚呢?

被殴打的那名交警更是愤愤不平,他直言道:“我觉得一个曾经那么张狂地打警察的演员,不配参加春节联欢晚会演出。”

这样的事情一发生,无论之前有没有被邀请,当群众有了怨言,舆论上倾向于反对批判的声音,那么魏三注定是上不了春晚了。

春晚节目组后来也澄清,并没有邀请魏三参加演出。

魏三一时成了众矢之的。

但赵本山惜才,一直没放弃他,认为魏三只当是一时犯了糊涂,还是有东山再起的可能。

于是他再次伸来橄榄枝,可魏三又一次拒绝了赵本山的邀请。

原因魏三后来做了解释:

“我风光的时候,都没有拜赵本山为师,现在本山老师早已大名鼎鼎,人气直逼一线,我魏三能给人家带来什么?而且那么多徒弟,我在其中排第几?”

和第一次回应一样,魏三话语中带着三分谦虚三分不甘四分自知之明。

随着本山传媒不断壮大,东北舞台渐渐被赵本山占去,一直单干的魏三这才有了危机感。

魏三不仅事业上没有迎来转机,还又一次犯了错误而锒铛入狱。

这次是原则性的错误,碰者与提供者同罪。

尽管魏三本人没碰毒品,但是他给别人提供,害了别人的生命,同样要给予他处罚。

此事一经曝光,观众对魏三的好感度再次下降。

加上时代在变化,市场在变化。

随着喜剧的兴起,喜剧表演方面人才辈出,表演形式与内容变得多元化。

曾经节目新颖的魏三因一直没做改变与转型而逐渐被市场所淘汰。

再坚硬的棱角,终究也会被岁月磨平。

一直不愿寄人篱下的魏三为了生存不得不向现实屈服。

赵本山是不好意思再找了,于是魏三在宴会上下跪献茶拜师潘长江。

潘长江听说过魏三以前的事迹,满脸尴尬的他本不想收这个徒弟,但是在导演李春明的再三劝说下,且宴会上也不好直接拒绝这才同意。

既然喝了茶,那便得帮人家一把。

2020年吉林春晚,潘长江和魏三合作小品《找伴儿》,还是压轴出场。

也许是太久没有演出,也可能是小品并非自己熟悉的领域,在台上魏三并没有一展风采,反而表演生硬尴尬。

失去了靠舞台吃饭的机会,魏三便转场去做起了网络直播。

从魏三拍摄的视频内容来看,虽然风光不及当年,但他过得应该也还不错。

家里的装修看起来并不便宜,视频里魏三穿的服饰也被网友扒出价格不菲。

不过这看似奢侈的生活,不知道哪一天又会化为乌有,因为魏三离初心已经越来越远了。

结语

从曾经的爆红到现在的落寞,大好的前途都被魏三自己一手葬送。

事实证明,一个人的格局太小,只顾眼前的利益,终究是走不长远的。

再者说,魏三装疯卖傻、充满低俗的段子已经不适合时代的潮流了。

观众群体与口味一直在变,魏三的作品充满了刻意与迎合,并不适应新时代的人们。

只有绿色、正能量的作品,才能为大众所接受并经久流传。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7

标签:豪横   大众   师傅   观众   家里   演员   演出   老人   父母   机会   人生   潘长江   魏三   赵本山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