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而再,再而三!



第一次下野后不久,1927年12月1日,蒋介石与宋美龄在上海结婚,分别举行了基督教式与中国式婚礼,因为宋美龄受父亲宋嘉树的影响,信基督教,婚后便两人一起去了美国度蜜月。


书接上回,有头有尾,上一篇文章讲了由于由于白崇禧,李宗仁的逼迫,蒋介石第一次下野,有倒是,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说说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其实这次下野与白崇禧关系不大,主要还是“九一八事变”的发生与胡汉民的广州国民政府。


凭借着与宋美龄的联姻婚姻以及在国民党中的军事实力,李宗仁,何应钦对军队没有绝对的领导权。


1928年1月4日,蒋介石再次上任,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二次北伐”,蒋介石再次找到白崇禧,对他说道:“这次北伐还是由你负责,你的军事能力我还是放心地”,就这样白崇禧被任命为第四集团军总指挥,率领三路大军围剿在翼东张宗昌的直鲁联军,经过5个月的拉锯战,最终将张宗昌的直鲁联军全部歼灭,完成了北伐!,白崇禧确实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人才,但是政治上没有远见,不敢恭维,打仗诡计多端,思路清晰,在后来国共合作的抗日战争中也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以小胜积大胜,以时间换空间”的战略方针为抗战胜利做出了贡献!



“二次北伐”,白崇禧从镇南关一直打到了山海关,致使张作霖逃到了关外。


北伐战争结束了,蒋介石便打起了军队的主意,因为各地方军队太多,想缩减整编队伍,提升军队素质提升战斗力,但是李宗仁,白崇禧万万没想到的是,蒋介石首先就是拿“二次北伐”时的功勋部队第四集团军开刀,这令白崇禧愤怒不已,因此,我们熟知的蒋,桂战争爆发!


1929年3月26日,蒋介石命令刘峙与顾祝同率领部队向武汉的桂系白崇禧,李宗仁进攻,还派人策反白崇禧,李宗仁的部下,于是何健,李明瑞,杨腾辉等人没有经受住蒋介石金钱的诱惑纷纷在前线倒戈,李宗仁的桂系无法与之抗衡,放弃了武汉。逃到了湖北。


时间线拉回到蒋,桂战争前,战争爆发前白崇禧并没有在武汉,而是在河北,而蒋介石还是用同样的手段,用花钱,承诺给官位的方法,利用唐生智的关系,因为白崇禧的第四集团军多半是唐生智的老部下,桂系在河北四个军的部队在唐生智的活动下不出意外的投向了蒋介石,白崇禧知道后说道:“蒋介石打仗不行,玩政治手段倒是有一套,若是将国家交与他手,黎明苍生必受大苦!”,白崇禧无奈只能在塘沽乘坐日本轮船南逃,蒋介石也在南京宣布开除李宗仁,白崇禧的国民党党籍,撤销所有职务,在接到特务报告说白崇禧南逃后,立即下了通缉令。


命令上海警备司令熊式辉在吴淞口拦截抓捕,幸好熊式辉的秘书知道情报后,秘密发电报给李宗仁,李宗仁便请求时任国民政府军事部长的许崇智想办法营救白崇禧,许崇智时国民党元老,在孙中山时期就是大元帅府的陆军总司令,还曾在日本陆军军官学校留学,还是蒋介石的拜把子兄弟,他自然有办法,于是他打电话给日本驻上海领事,在轮船到达吴淞口前就把白崇禧接走了,白崇禧死里逃生,不然,蒋介石的两大特务机构的严刑拷打都够他受的。


在白崇禧逃回广西后,李宗仁,白崇禧两人就发表电文“讨蒋”,白崇禧,黄绍竑兵分两路进攻广州,但是在蒋介石,陈济棠,何键的联合下,桂军再次被打败,蒋,桂战争结束。


同时对蒋介石的军队整编不满的还有冯玉祥,阎锡山,之后便与李宗仁等各地军阀一起发动了“中原大战”,最终以蒋介石获得胜利而告终!这里的篇幅过于复杂,今天就不细讲,往后专门写一篇各地军阀联合“讨蒋”的“中原大战”专题。


在“二次北伐”成功后,东北的张学良“东北易帜”,归顺了南京国民政府中央,又加上打赢了各地军阀联合的“中原大战”后,名义上完成了统一,这时骨子里就是独裁者的蒋介石春风得意,军权在握,野心勃勃,想乘势登上最高权利的宝座,想通过自身的实力和在党内的民意成为总统!那怎么办呢?


按照孙中山所定的《建国大纲》规定:“宪法未颁布之前,各院长皆归总统任免而督率之”,简单点说就是蒋介石想通过当上总统来颁布宪法,从而来对抗胡汉民所倡导的“党权”,而不受胡汉民以及党章的约束。这个胡汉民又是什么人?有何来头?


胡汉民,祖籍是江西吉安人,1905年就加入了中国同盟会,成为孙中山的主要助手,在国民党内地位非常高,有着崇高的地位和威望,当时国民政府内主要就是三个人在掌管实权:蒋介石,胡汉民,谭延闿,胡‬汉‬民‬是‬立法‬院长‬,谭‬延闿是‬行政‬院长‬。




所以,胡汉民对于蒋介石想颁布临时宪法的这一做法非常不满,认为蒋介石这是在违背孙中山的三民主义,蒋介石自认为,现在统一了,训军训政都应该结束,自己要约法当总统,而胡汉民认为,还没实现真正统一,训政还没结束,还是党领导一切,其实说的简单点就是,蒋介石想总统,控制一切,胡汉民想掌握党权,与其相互制衡。


胡汉民代表着国民党内老一派,也就是国民党内的传统,派系!,老一派都是广东人,而蒋介石代表的则是新生派,都是江浙人,俗称江浙派!当然,两人都不想将权力拱手相让,不可调和,那就只有来硬的!


蒋介石找了一些国民党的资深元老去劝胡汉民,但是呢,胡汉民态度强硬,寸步不让,蒋介石就直接扣押软禁了胡汉民,又对胡汉民展开了批判,还罢免了他国务委员,立法院院长的职务,可令蒋介石没想到的是,这一举动在国民党内掀起了轩然大波,国民党内亲胡派的孙科,林森纷纷离开南京到广州与汪精卫一起,发表电文要求蒋介石下野,同时,粤军的主要人物陈济棠也发表电文要求蒋介石下野。


1931年5月28日,汪精卫,孙科在广州另令“国民政府”,与南京国民政府对立,再加上“九一八事变”蒋介石没有命令对东北的日军


进行有效的抵抗反击,反而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导致东北基本沦陷,使得民怨载道,社会舆论四起,在这两重压力逼迫下,1931年12月15日,蒋介石宣布下野!


反观蒋介石的第二次下野,就是独裁者的贪婪,野心,使自己迷失了方向,以及对东北日军的不抵抗让民众看清了蒋介石的嘴脸!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吴淞   电文   中原   国民政府   党内   南京   蒋介石   国民党   军队   总统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