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金融赋能新广东:未来可能出现一批“专业化”银行

作为实体经济的血脉,金融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近日,围绕“金融赋能新广东”话题,中国(深圳)综合开发院金融发展与国资国企研究所执行所长余凌曲接受南都·湾财社专访。

在余凌曲看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重心的转变正“倒逼”银行业服务对象、经营理念发生重大转变。未来可能会出现一批“专业化”银行,重点服务特定产业或特定发展阶段等。

更多金融资源将配置到重点领域

南都·湾财社:调研发现,当前国有行将制造业、科创企业作为服务重点客群,信贷数据、信贷产品创新、配套服务措施等方面都有显著提升。这反映出银行业当前怎样的发展趋势?

余凌曲:反映出银行业机构越来越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在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经营风险。

一方面,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重心发生转变,发展动能从基建、房地产主动让位于先进制造、科技创新,“倒逼”银行业服务对象、经营理念发生重大转变,银行信贷资源加快投放到制造业及科创企业;

另一方面,近年来银行业持续加大数字化转型资源投入,通过对业务经营、风险控制、组织架构等各个层面的数字化改造,银行机构对制造业及科创企业的风险管理越来越“得心应手”,在更好满足实体经济需求的同时也降低了自身经营风险。

未来可能出现一批“专业化”银行

南都·湾财社:在您看来,围绕服务制造业、科创企业,银行应如何打造关键竞争力?

余凌曲:制造业、科创企业在不同发展阶段、不同业务场景下的金融需求也是多样化的,银行必须要深入行业、企业内部,更好把握和适应差异化金融需求,提升金融产品市场竞争力。银行业竞争更多是商业模式、创新能力的竞争,未来可能会出现一批“专业化”银行,重点服务特定产业或特定发展阶段等。

虽然银行服务制造业、科创企业的业务规模体量在不断增长,但是与企业金融需求相比还远远不能匹配,这就决定了银行机构发展制造业金融、科创金融仍然是一片蓝海市场,更加强调差异化发展,通过产品和模式创新提升竞争力。

南都·湾财社:布局“投贷一体化”将为银行机构带来怎样的优势?

余凌曲:银行机构布局“投贷一体化”,一方面可以扩大银行的客户和收入来源,从传统大型企业客户扩展到创新创业企业;另一方面可以提升银行的盈利能力分享企业成长的收益,获得更高的回报。

相对PE/VC等领域的专业产业投资机构,银行在为产业、企业赋能方面也有自身独特优势,除了资金实力雄厚之外,银行客户众多、行业分布广泛,可以推动形成更紧密的产业生态圈。

同时,银行风险管理技术更加成熟,可以为企业提供一整套风险管理方案并提供实操指导。

此外,银行拥有其他机构没有的支付清算、现金管理、资产托管等金融业务资质,这也意味着银行可以为产业、企业提供基础性、综合化金融服务等等。

在企业融资方面,银行机构的业务模式更偏向债务性融资,这意味着银行相对其他投资机构难以获得客户成长带来的高额收益。银行机构布局“投贷一体化”,除了贷款利息外,还可以获得额外的股权投资收益,从而分享企业高速成长带来的收益。在更高收益的激励下,银行也能够承担更大风险,把更多金融资源投放到创新领域。

关注国有行产品服务创新、金融资源倾斜

南都·湾财社:您对国有银行在广东地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进一步发挥“火车头”作用有哪些建议?

余凌曲:一是要更加精准对接大湾区优势产业、龙头企业,为产业和企业发展提供综合化金融解决方案,围绕产业并购、科技创新、转型升级、“走出去”发展等重点领域提供创新的金融工具和服务。

二是要进一步下沉服务渠道,在工业园区、科技园区等产业和科创企业集中的地区,设立制造业金融、科创金融等专营性分支机构、事业部等,根据需求变化不断创新金融产品服务。

三是要更好履行社会责任,利用差异化考核等机制,把更多金融资源投放到粤东粤西粤北金融薄弱区域,为广东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金融力量。

执行统筹:徐劲聪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徐劲聪 许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广东   银行   金融   银行业   实体   制造业   收益   需求   领域   重点   未来   机构   产业   专家   更多   资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