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缘车企海马另辟蹊径,联手丰田造氢燃料电池车能破局吗?

在众多汽车品牌陷入史上最强“价格战”之时,一则非降价类的消息也引发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近日,海马汽车(000572.SZ)发布了《关于公司与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的公告》。该公告称,丰田和海马汽车将在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与产业化领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推动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市场真正落地,并实现商业化运营。

这也是丰田在中国首个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合作项目。第一财经记者获悉,作为上述协议的首个成果,丰田和海马汽车合作打造的氢能乘用车7X-H现已完成工程设计,该车搭载了丰田氢燃料电堆系统,将在今年4月底完成首台功能样车试制下线,年底开始分批投入小批量示范运营。

丰田2022年在全球市场的汽车销量高达1050万辆,已经连续三年蝉联全球销量冠军,而海马汽车属于边缘车企,去年累计销量不到2.5万辆。双方为何能在氢燃料电池汽车上走到一起?

押宝氢能的两家车企联手

根据双方达成的协议,丰田和海马汽车将海南岛整体作为一个大型体验测试场,在海马汽车第三代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搭载运用包括日本丰田第二代Mirai电堆在内的成熟部件及系统,完成整车适应性开发,并结合海马汽车自建的氢能供应体系及出行网络实施测试。双方争取于2023年投入小批量(200辆)氢燃料电池汽车开展示范运营,并于2025年达到2000辆的运营规模。

两者合作的车型是基于海马汽车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7X-H,而丰田主要是提供技术支持。此前,丰田曾向中国的商用车厂商提供氢燃料电池组件,此次是丰田第一次向中国乘用车厂商供应氢燃料电池系统。

除合作打造氢燃料电池乘用车外,丰田和海马汽车还在协议中约定,在完成车辆开发合作的同时,双方将就前述车辆运营测试中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共享。此后,丰田和海马汽车还有计划将氢燃料电池汽车在中国更广阔的市场进行推广及应用。

丰田和海马汽车虽然年销量不在一个量级上,但是双方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新能源汽车路线上着重押宝氢燃料电池汽车。

丰田向来认为氢能才是终极清洁能源,其于2014年推出全球首款量产氢燃料电池乘用车MIRAI,并在2020年推出了第二代MIRAI。

与丰田相似,海马汽车是中国最早开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研发的整车企业之一。海马汽车副董事长卢国纲在签署协议时表示,海马汽车自2013年开始投资研发氢燃料电池汽车,目前已研发出第四代可用于示范运营的氢燃料电池乘用车,车载储氢罐压力由35MPa提升到70MPa,电堆功率由30kW提升到100kW,一次加氢可行驶800公里。

不过,受基础设施匮乏、供应链不成熟等的不利影响,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至今没有大规模发展起来。中汽协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3367辆,同比增长112.8%。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虽然正在快速增长,但基数很小,市场容量和规模都不可与电动车同日而语。

从全球市场来看,氢燃料电池汽车的处境也同样如此。根据SNE Research公布的数据,2022年1~11月,全球注册的氢燃料电池汽车销量为18457辆,同比增长了14.2%,而同期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超880万辆。

在新能源汽车向上、燃油车向下的中国汽车市场,丰田和海马汽车销量双双下滑。2022年,丰田在中国市场的新车销量同比减少0.2%,降至194.06万辆,这是丰田在中国市场10年来首次销量下跌。而海马汽车2022年销量仅为2.44万辆,同比下降17.35%,当年预计净亏损高达12亿元~18亿元。

在真金白银投入后,丰田和海马汽车都亟待开拓市场,特别是全球新能源汽车容量最大的中国市场。“丰田拥有世界领先的氢燃料电池汽车核心技术,掌握氢燃料电池汽车关键零部件供应链,具备氢燃料电池汽车批量使用和维护经验;海马汽车正在进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研发,并筹划在海南省进行包括上游绿色能源制取、中游新能源汽车研发制造和下游共享出行的绿色汽车生态体建设。”在上述公告中,海马汽车介绍了双方此次合作的原因。

政策支持必不可少

丰田和海马汽车在氢燃料电池汽车方面战略合作关系的建立,除了双方在技术方面存在耦合外,政策支持是必不可少的原因。

有知情人士向记者表示,现在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主要还是靠政策驱动,而海南省在经济发展上有独特的定位,在发展氢燃料电池汽车上有很大的地域优势,这对于丰田和海马汽车的合作而言是个重要的着眼点。

丰田(中国)董事长上田达郎在签署协议时表示,此次推进与海马汽车的合作,得到了海南省政府强有力的支持。海南作为自由贸易港,确立了旅游和碳中和两个重点发展方向。为了实现碳中和,在政策层面计划将火力发电转换为风光发电,2030年在海南禁止销售燃油车,都为发展氢能和氢燃料电池车辆营造了绝佳的环境。

海南是国内第一个提出明确禁燃时间表的省份。2022年8月,《海南省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公共服务领域和社会运营领域新增和更换车辆使用清洁能源比例达100%。到2030年,全岛全面禁止销售燃油汽车。

海马集团董事长景柱在今年两会《关于在海南大力发展氢燃料电池乘用车的建议》中表示,海南四面环海,已建成岛内完整的封闭交通体系,这为全岛布局新能源网络提供了良机。

同时,景柱认为,海南发展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潜力巨大。但由于风光发电的不稳定性,对原有的能源消纳体系带来了极大挑战。而氢能能量密度高,应用场景广泛,适合作为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储能介质。用海上风电和光伏发电制氢储氢,既能解决风光电的消纳问题,又能带动海南自贸港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

海南岛得天独厚的条件,是丰田选择率先在此进行氢燃料电池汽车示范运行的主要原因。而海马汽车刚好又是海南省唯一的乘用车企业,也一直是海南省扶持的对象,在此基础上,双方的合作就变得水到渠成。

除此之外,海南岛还有天然的自贸港优势。值得注意的是,丰田和海马汽车达成合作的其中一个条款是,在氢燃料电池汽车市场达到一定规模后,双方探索利用海南自贸港进口料件加工增值免关税等优惠政策,建立更加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

氢能是海马汽车的“救命稻草”吗?

2016年,海马汽车年销量曾突破20万辆,来到历史巅峰,此后便进入了急速下滑通道。2019年,海马汽车全年销量已经不到3万辆。此后的3年,该公司销量也一直在3万辆以下徘徊。在此背景下,2019年5月,退居幕后已经6年的海马汽车董事长景柱宣布重新回归,并分析了海马汽车“开倒车”的原因,包括体制制约、产品投资失败、库存损失、重资产和体制僵化。

此后,景柱带领海马汽车开始变革自救,包括塑造扁平体制、发起品类策略、调整营销渠道、卖房“保壳”等。最终,海马汽车“摘星去帽”。

但在新能源路径上,景柱却优先选择了氢能这个“小众”路线。据悉,这也和景柱个人的经历有关,2013年,景柱在湖南大学任教期间,就开启了氢燃料电池汽车的研究。2015年7月,景柱还曾到日本丰田汽车考察液态氢能加氢站。

在电动汽车市场爆发之际,海马汽车却存在感极低,甚至连其新能源汽车销量都未公布。去年9月底,海马汽车新能源转型后首款高端智能纯电动车型海马7X-E正式上市,售价区间为21.98万~25.98万元。在竞争如此激烈的新能源市场,海马7X-E甚至都未在市场上掀起水花。

此前海马汽车公开表示,“十四五”期间公司积极向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汽车转型,坚持“优先智能汽车、合作电动汽车、死磕插混汽车、深耕氢能汽车”的战略发展规划。

然而,转型新能源需要巨额资金支持,这对于海马汽车而言是个大难题。截至2022年9月末,海马汽车账上货币资金仅剩5.41亿元,相比头部车企动辄几百亿元的现金而言,资金实力不在一个量级上。

2017年,海马汽车曾通过代工模式“傍上”小鹏汽车,2021年底,双方的合作协议到期。一年多后,海马汽车欲利用丰田氢燃料电池汽车的技术,打造在新能源上的差异化优势。

不过,在当前的新能源汽车市场上,主线仍是电动车,氢燃料电池汽车本身发展受到基础设施匮乏、制氢储氢运氢困难、成本高企等不利因素影响。另辟蹊径的海马汽车或许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丰田   海南岛   燃料电池   海南省   另辟蹊径   海南   销量   中国市场   新能源   中国   边缘   车辆   协议   汽车销量   全球   汽车   市场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