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灰撒海能随便撒吗?用花钱吗?为何选择这种方式的人越来越多?

文|宁温

编辑|SHI

从古至今,在大部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人死后还是要入土为安,长眠地下,这样后人还可以扫墓祭祀,祭奠先人。

然而无休止的修建墓地,若干年后留给后世生存的地方就不多了,特别是发展迅速的大城市。

随着城市土地资源的减少,国家不断在号召移风易俗,我国各个省市则响应号召,大力推广海葬、花葬、树葬等等生态绿色殡葬。

此前周总理、邓小平都曾选择过将骨灰撒进大海,不占墓地。

江主席在2022年逝世后,按照他的遗愿,他的遗体在火化后,骨灰在长江入海口撒入大海。

除了这些领导人,现在社会上也有一部分普通市民不再坚持土葬要墓地,而是选择将亲人的骨灰撒进大海。

那么,骨灰撒海是可以随便撒吗?普通人用这个方式需要花多少钱?

骨灰撒海

将骨灰撒进海里其实就是海葬的一种,另外一种海葬方式是将死者的遗体直接放在小船上,沉在海底。

这种海葬方式最早起源于北欧海盗,因为海盗常年都是待在船上,所以有人突然在船上死亡时,他们就会把尸体放到一艘小船上,挂上帆任由其在海上漂游,或自然沉入海底。

后来这种海葬方式又流传到军队里,当军舰上的人员死亡而遗体无法运回陆地安葬时,他们就会在海上举行一个海葬仪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变迁,现在的海葬方式基本就是先把逝者进行火葬,然后再把骨灰撒进海中。

而这种将骨灰撒进海里的方式不免会让很多人担心骨灰会不会对海洋造成污染?这个问题国家海洋局和很多殡葬管理处都曾公开回应过,表示:完全不会。

可能很多逝者生前都患过病,身体多少都会带上一些病毒,但当遗体经过高温焚烧,之后留下的骨灰就属于无机物碳酸钙,不是有毒有害物质,自然不会引起水质污染。

而且即便是骨灰不会污染海域,国家政府部门也是对海葬有具体的环境管理政策,不会让私人随便就将骨灰撒进海里,危害到海洋环境。

有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提到,人体骨灰是我国法律法规明确允许向海洋倾倒的物质之一。

但在进行海葬活动之前,各殡葬服务单位都要向生态环境进行申请,等审查通过,拿到骨灰撒海许可证之后才能进行骨灰撒海活动。

且国家和省市政府部门对于骨灰撒海的的海域选址都有具体要求,通常都会选择水动力足的海域去进行海葬,这样就能把骨灰全部冲入大海,不会引起回流。

而个人私自去海葬,其实是不符合政府部门规定的,甚至是违法的。

根据我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的规定,在国家管辖海域里处理废弃物和其他物质都要向主管部门提出申请,任何单位没有经过部门批准都不能向海洋倾倒废弃物。

另外,如果个人去海上撒骨灰,很多家属可能不了解这些海葬的具体要求,在撒骨灰的时候可能会使用到纸钱这些海洋难以分解的人造材料,长时间下来就会对海洋造成污染。

还有些人并不知道骨灰要撒在哪片海,不知道要撒到海域的什么地方,就会随便将骨灰撒在海岸线附近,这同样会破坏海岸线的生态环境。

最重要的是如果在不了解海域的情况下私自去海葬,碰上突发的海浪、大风就很危险,没有足够的安全保障。

由此,私人海葬一般是不被允许和提倡的,想要选择海葬,大家可以通过民政部门组织的集体公益海葬或者是专门的殡葬公司组织的有偿海葬,这种都比较符合相关规定。

海葬的形式

集体海葬一般都是市民政部门统一组织,市殡仪馆承办,逝者家属可以拿着死亡人员的户口本、身份证、火化证明等相关证明直接报名海葬。

这种公益性的海葬不仅会免去人工装灰、降解盒、租船等等费用,一些城市还会给家属海葬补贴。

但有好处当然也有弊处,所谓集体海葬肯定不是某一家想什么时候海葬就什么时候海葬,通常按照批次来海葬。

当地相关政府部门会规定达到多少户家庭,或者是以月度、季度为单位开启海葬流程,骨灰可以先在服务点进行免费存放,就是要等待的时间比较久。

另外,集体海葬会限制随船去撒骨灰的家属人数,一般是不超过3人,超过就要多出船位费。

因为参加的人数比较多,整个海葬的流程也会比较简单,礼仪人员致完悼词后,家属只要在指定海域将骨灰降解罐撒入大海即可。

而相比于这种集体海葬,殡仪公司提供的海葬服务会给家属更多的选择性,包括免费的公益海葬和包船海葬。

殡仪公司的公益海葬和市民政部门组织的集体公益海葬差不多,都是免费需要等待,区别在于政府部门组织的会有一些补贴。

包船海葬的服务项目就比较多了,如果有条件,很多家庭还是愿意花钱选择殡仪公司的海葬一条龙服务套餐,包括包船一对一、私人定制服务等等,家属可以根据自身的经济能力来选择。

在亲人的遗体火化后,家属可以直接带着身份相关的证明去殡仪公司办理登记或者是打电话预约,确定想要的海葬服务,自行确定海撒时间,随时出海。

到海葬当天,家属可以自己去殡仪公司安排的码头登船或者是直接由殡仪公司派车接送。

可以随船的家属人数一般不会少于10人,登船之后,按照家属所选的服务,殡仪公司的工作人员会准备海葬仪式,念悼词、鞠躬礼、默哀礼、海撒鲜花、祭祀用品等等,甚至还有单独的哀悼时间。

当然,服务越周到,需要花费的资金就越多,礼仪服务、祭祀品、船位费等等都是要花钱的。

至于具体的价钱,选择的套餐不同价格也不同,一般有最低下限但没有最高上限,青岛某个游艇俱乐部曾经还推出过超豪华海葬,收费可以达到一次9万元。

不过这种超豪华的海葬也只是少数,海葬的普遍费用千元级别就足够了,这个价格相比于在城市买墓地性价比已经非常高了。

海葬唯一不足的一点可能就是不留骨灰,不立坟,不立碑,后代祭拜亲人的时候就比较麻烦。

思念死去的亲人时,家属一般只能去海边撒花,或者是在家设置灵位,又或者是在网上的一些纪念平台祭拜,给自己一点心理慰藉。

可能有很多人都接受了这种方式,但到目前,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海葬这种生态安葬,这又是为什么呢?

为什么选择海葬

对于这个问题,一位海葬船长陈琦曾根据自己多年参与海葬的经历,将选择海葬的人群分成了三种,一种是因为情况,一种是因为贫穷,一种则是因为意外丧命。

因为情怀选择海葬,大概是有的人会认为将骨灰撒入无边的大海随风飘去很酷很浪漫,什么海鸥为你悲悲鸣,海风为你哭泣……这确实是一些人对海葬的看法。

因为穷选择海葬,则是很多老人逝世后为了给子孙后代减轻经济负担,选择海葬一了百了,不给后人添麻烦。

毕竟随着国家人口的增多,土地资源的减少,城市的土地当真是寸土寸金,墓穴的价格也是越来越高。

尤其是在北京、上海这些一线城市,最高的墓穴可以达到上百万元,有一些陵园甚至会推出墓地贷,可见墓地价格之高。

曾有记者专门采访了解过各城市墓地的价格,辽宁沈阳天山墓园的墓穴价格售价3万起步,上至20多万不等,北京昌平天寿陵园0.45平方米的墓地最低价格11.88万元.

且这些昂贵的墓地都是有使用期限的,一般为50年或者是70年,只有按期缴纳护墓费用才能继续使用墓地。

如果到期后没有人续租,墓地管理员会把这块墓地按照无主来处理,收回墓穴使用权,再循环使用卖给别人。

这不免会让很多人感觉丧葬成为了一种巨大的经济负担。

而这时国家大力推出的海葬、树葬、草坪葬等等生态安葬方式无疑成了一个更划算的选择,全程不需要高昂的丧葬费,甚至还能拿到一笔补贴。

贵阳市骨灰撒海的逝者每具补贴4000元、陕西和青岛联合举办的公益性海葬活动,给自愿选择海葬的家属5000元奖励,沈阳、广州、浙江等各省市都对生态葬有千元不等的补贴奖励。

所以较于花费高昂的墓地,不需要丧葬费用,而且有补贴的海葬就成了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除了经济原因,选择海葬可能还和很多城市当地的风俗有关,按照一些地方风俗,如果年轻人死在长辈前面,或者是年轻人没有结婚成家就离世了,那他们都不能进墓地,只能选择海葬、树葬这些殡葬方式。

2021年,26岁的童星孙侨潞意外去世后。

她的母亲就将女儿的骨灰撒进了大海,在粉丝评论不该海葬时,孙侨潞的母亲就表示老家的风俗就是未婚不能有墓地。

这其实说的就是因为意外丧命而不得不选择海葬的逝者。

此外,除了这些原因,越来越多人选择将骨灰撒进海里其实也表现出大家对生态安葬方式的接受程度越来越高。

在各省市大力开展的生态安葬宣传工作中,越来越多的市民清楚的了解到了这项新型服务,绿色生态理念也更加深入人心。

未来随着政府部门继续完善改进这种生态葬,组织一些海葬集体祭祀活动,相信会有更多人的选择海葬,为节省土地资源献上一份力。

结语

对于海葬这种殡葬方式,这其实和我国入土为安的丧葬文化是完全相悖的,所以按照传统思想,很多人一开始根本接受不了火葬、海葬、树葬等等。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迁和大家的思想进步,在全国上下坚持移风易俗的政策下,一部分人的思想逐渐发生改变。

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为了给后代减轻经济负担,他们不再局限于过去对墓地的看法,而是秉持着生前认真,死后随意的态度选择这种生态绿色殡葬。

这也是我国丧葬文化的一种新突破,让人从自然中来,又回到自然中去,让更多的人慢慢接受生态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骨灰   海葬   方式   殡仪   逝者   遗体   海域   墓地   政府部门   殡葬   家属   大海   随便   海洋   集体   生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