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避开网络的时代,该如何主动教幼儿“玩手机”?丨九派时评

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易国祥

火车票、电影票、食品包装袋……一群五六岁的小朋友一人拿着一个手机,找到这些东西上的二维码,兴致勃勃地扫描起来。这一幕出现在3月29日,武汉市黄陂区蔡榨中心幼儿园的科学活动中。谈“机”色变的家长们,看到此情此景,会不会大惊失色?

其实,这是幼教专家和一线骨干老师在组织一场主题为“园际互动,共促幼小科学衔接”活动。“神奇的二维码”是其中的展示内容。这场活动着眼于让幼儿去发现二维码中包含的科学和人类智慧。对于主动教幼儿“玩手机”,现场有人担心“幼教小学化”,但笔者认为更值得注意的风险是幼儿过早沉迷手机。

据统计,全国中小学生智能手机拥有率达68.1%。对于学生而言,拥有手机既可以辅助学习和吸收网络知识,又便于老师开展一些教学活动,还方便与家长联系。但是,不可讳言,手机是网络游戏最为普遍的终端设备。而游戏对于学生具有特别魅力。虽然游戏也可以开发智力,但游戏毕竟不能成为中小学生的“主食”,它必然要冲击学生正常的功课,有的甚至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

孩子手机成瘾成为许多家长的心头之患。去年12月有一个统计:现在小学生手机成瘾的比例达到了17%,初中生是19%,高中生达到40%以上。为此,教育部办公厅等六部门曾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提出了“落实好防沉迷要求”等五项具体措施,体现了国家和政府对未成年人的一种关怀的爱护。

在不可能让孩子们与手机绝缘的网络时代,让孩子们的学习、生活及成长借助手机的有利方面,甚至像上述幼儿园老师教孩子们认识生活中常见的“二维码”,从而进行科学启蒙,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这无可厚非。教幼儿“玩手机”的新闻很容易出圈,教学也不难出成果,孩子们对于电子产品的消化可以说具有成年人所没有的先天优势。对此,我们是否意识到,孩子们从“玩手机”到“手机成瘾”,说一步之遥还是保守的。一旦手机成瘾,必然是学业被耽搁、身心受摧残,不仅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不保,还很有可能引发极端事件。

教幼儿“玩手机”,出发点也是好的,意在“激发他们的探索精神,同时对他们进行网络安全教育,让他们的思维和实践始终聚焦于自觉探索的理性活动”。但是,授予小孩们新奇东西,希望他们“理性”是很不现实的。家长们会对此大惊失色,因为他们有成年人在手机面前也抵挡不住诱惑的深刻体验,何况孩子们。

现代科技知识要学,但是,“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不是自己的东西不拿;东西要放整齐;吃饭要洗手;做错了事情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这些才是幼儿教育最重要的内容,也是人生最根本的东西。幼小衔接还是从这里出发为好。

九派评论投稿邮箱:pinglun@jp.jiupainews.com

【来源:九派新闻】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地址:jpbl@jp.jiupainews.com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幼儿   手机   大惊失色   幼小   幼教   时评   中小学生   主动   东西   老师   科学   时代   网络   二维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